随着白酒“新国标”的即将实施,行业乱象或将得到整治。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发布的《白酒工业术语》、《饮料酒术语和分类》两项国家标准(被业界称为白酒“新国标”)将于今年6月1日正式实施。新国标最大的变化是,白酒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这也就意味着过去通过添加食品添加剂调香的白酒归属为配制酒,与白酒类别区分开来。
从市场来看,牛栏山42度500毫升陈酿白酒、老村长42度450毫升的香满堂酒等“调香白酒”将不再属于白酒范围。在业内看来,“新国标”对原料及酿造工艺等进行了规定,提高了行业的准入门槛,大众光瓶酒将受到一定冲击,加速了中国酒类向高端化、高品质化转型。随着低端酒成本上升,新一轮低端白酒涨价潮不可避免。
整肃行业乱象 重新定义白酒
近年来,食用酒精冒充纯粮酿造事件频频被曝光,虽不涉及质量问题,但也引发了公众对白酒行业诚信度的质疑。在这背后反映的是,白酒企业经营中的不规范现象,为降低生产成本,酒企打出“擦边球”。
永丰二锅头相关人士告诉《财经》新媒体记者,在新国标出台之前,白酒是可以添加某些符合规定的添加剂,造成了部分不法制造企业非法添加形成了行业乱象。新国标的出台,对规范行业乱象,促进白酒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整顿市场的作用,
“若使用了食用酒精为原料,就不该被笼统地称为白酒,这对其他品牌不公平。”多位白酒行业人士在接受《财经》新媒体记者采访时如是称。
按照新国标,原料由此前的粮食改为粮谷,严格规范了粮谷的范畴,将勾兑改为勾调,明确了酒曲种类,非纯粮酿造,如地瓜、薯类、大小曲以外的糖化发酵剂酿造的酒,则不在纯粮酒的范畴里。
在新规中,要求液态法白酒也必须以粮谷为原料,只能加粮谷为原料的食用酒精,不可加任何香味、增色类的添加剂,并采用液态法工艺。此外,新规中取消了固液法白酒需要加入不至少30%固态法白酒的规定,并不可加入任何增香增色的物质,凡添加都被称为“配置酒”。
“新国标对白酒、调香白酒等做出准确定义,对品类特点进行清晰化确立,相当于从国家标准的层面将纯粮酿造作为了中国白酒的底层编码,规范了行业的相关标准。这对带动国内白酒行业的品质提升、规范白酒企业的生产经营有着重要作用,也让消费者读得懂、看得明白。 ”江小白方面如是称。
红星股份相关人士指出,对于行业来讲,“新国标”是一次良性大洗牌,使得“纯粮固态发酵”所代表的品质价值发挥更强的市场调节作用,引领白酒价值回归。对于白酒企业而言,这是一个重要分水岭,符合固态法酿造工艺的品牌纯粮酒无疑将更具优势,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周期。
低端酒涨价压力凸显 行业迎来洗牌
值得注意的是,“新国标”出来之后,俗称“白牛二”的牛栏山42度500毫升的陈酿白酒、老村长42度450毫升的香满堂酒、枝江大曲等将不再属于白酒范围。
在白酒细分市场中长期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光瓶酒,在即将离开白酒阵营后,消费者还买不买账以及企业如何应对,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虽然有些品牌也有涉及添加食用香料的白酒,但收入占比较低。但是,白牛二、老村长都是企业的主力产品,受到白酒新国标的影响较大。”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数据显示,2021年顺鑫农业白酒业务实现营收102.25亿元,其中,高档酒、中档酒、低档酒营收分别为10.6亿元、13.0亿元、78.7亿元。毫无疑问,牛栏山以低档酒为主,占据白酒营收的七成以上,也是顺鑫农业白酒业务的主要利润来源。
而在白酒高端化趋势叠加新国标出台后,“白牛二”能否得到消费者认可仍待观察。对此,牛栏山母公司顺鑫农业在业绩说明会上称,不管是固态法、液态法还是固液法的白酒,产品本质上没有优劣之分,只因工艺而异。而该公司白酒产品线丰富,纯粮固态发酵和固液法产品都有覆盖,将通过牛栏山传统酿造,在光瓶领域实现“纯粮固态”与“新工艺技术”的双轮驱动。并且,在“珍牛”系列产品基础上补充了牛栏山一号、金标陈酿等产品,进一步丰富了光品酒产品线。
随着新国标的落地,中低端白酒也在加码建立护城河。江小白方面表示,新国标的实施,有助于消费者更多地了解纯粮酿造。目前江小白在江津白沙镇建立了自有的酿造产业链,自有高粱种植面积逾万亩。
红星股份相关人士告诉《财经》新媒体记者,目前,众多酒企纷纷布局高线光瓶市场,但在10元-30元的大众光瓶酒市场,拥有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志的产品比较少。而红星旗下大小二系列、蓝瓶系列、纯粮兼香系列等主流光瓶产品均获得了“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志”认证,在10元-30元价格带的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放大。
不容忽视的是,在粮食价格普涨的大背景下,加上“新国标”的明文规定,低端酒的成本增加已是必然,是否会造成终端价格震荡?
知趣咨询总经理蔡学飞表示,新国标中鼓励纯粮酿造,并且不允许使用调香调味,会增加企业在原料采购、工艺难度、用工成本等方面成本,导致成品酒价格上涨。通过涨价来提升品牌价值,拉伸产品结构,进而配合企业的品牌高端化的策略。
在他看来,“新国标”还将加速光瓶酒向高质量发展、消费升级。伴随消费者品质意识的觉醒,品质成为消费底线,并呈现基线抬高之势,高品质的纯粮酒正迎来更广阔的增量空间,成为大众消费“向上”、“向高”发展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