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储户健康码莫名“变红”,有人近期并未去过河南

作者 | 《财经》记者 金贻龙 严沁雯 刘畅 编辑 | 朱弢 袁满  

2022年06月14日 19:52  

本文2068字,约3分钟

“河南多家村镇银行无法取款”事件波澜再起,近日,有多名外地维权储户的健康码因不明原因“变红”

山东聊城储户宋女士告诉《财经》记者,6月12日晚上,她所在的多个储户群内,有群友称在前往郑州后,扫健康码时发现自己被赋“红码”,因此被要求隔离14天,或是直接买票返回。随后有群友将郑州的二维码照片发到群中,有群友扫码后发现也变“红码”。

6月14日上午8时,宋女士在使用自己的“健康山东”微信小程序扫码进入工作单位时,发现也显示“红码”。同时页面显示,“异常信息由河南省推送,来自高风险地区未满14天,或未检测到第14天后阴性核酸结果”。

随后,宋女士咨询了聊城的12345政务热线,对方称“这事不归我们管”。宋女士遂致电郑州市12345热线,对方提供一个电话号码,并告诉她,有关健康码的问题,可以拨打此电话咨询。但当宋女士拨打此号码时,并无人接听。

6月14日中午12时左右,宋女士发现健康码由“红码”变为“绿码”。在此之前,“河南储户被强行赋红码”的消息已经在网上流传。

此前的5月22日,宋女士从山东驱车前往郑州,在当地银保监局登记了姓名、存款方式及金额等信息。据她称,当时现场有四五百名储户。工作人员给出回复是,“合法存款一定会受到法律保护,我们需要甄别哪些账户没有问题,哪些账户涉嫌非法集资,但是还需要时间。”两天后,宋女士返回聊城。

宋女士所在的储户群中,有群友约定6月13日再次前往郑州沟通取款事宜,当他们在6月12日到达郑州后,便发现健康码“变红”。

宋女士表示,自5月24日返回聊城后,她再没有去过外地,6月13日也并未前往郑州,而聊城当地也无新冠感染病例,不知为什么被赋“红码”。

宋女士称,群里的“红码”储户来自全国各地,自己的一位江西储户朋友两次都没有去郑州,也遭遇了类似的情况。

针对储户被赋“红码”问题,6月14日下午,《财经》记者致电郑州市12345热线,对方并未解释原因。只强调了当地防疫政策,入豫人员需提前三天向(目的地)社区报备,并按要求持有“两码一证”,即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行程码和健康码,如果未按要求进行核酸检测,需要在72小时之内进行两次常态化核酸检测,待阴性之后会自动转变为绿码。

华东政法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院院长高富平表示,健康码本质上是对人行程的记录,当不涉及公共利益、不触及国家安全时,属个人隐私范畴。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三条第四项规定“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者紧急情况下为保护自然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所必需”时,个人信息处理者方可处理个人信息。

“如果使用健康码不是为了上述目的,那无疑属侵犯了个人信息权益的违法行为。”高富平指出,“一是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二是变相限制个人人身自由。”

高富平认为,无论问题发生在哪个环节,“都应立即查明原因,恢复当事人健康码,并作出赔偿及道歉。”

2022年4月下旬,多名储户反映,自己在河南几家村镇银行的存款无法提现,包括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上蔡惠民村镇银行、柘城黄淮村镇银行以及开封新东方村镇银行。这些储户既有通过银行小程序、第三方互联网平台的线上渠道购买存款产品,也有在线下办理存款业务。

一位储户告诉《财经》记者,其办理存款业务的上蔡惠民村镇银行于4月18日发布系统维护通知,随后便发现无法提现,至今尚未恢复。

“现在只有本地储户在银行柜台办理的存款才能预约取现,外地储户通过线上、第三方平台购买的,二类卡和一类卡都不能提现,本地人线上买的也不能提现。”上述储户表示。宋女士则称,即使是本地人在银行柜台存入的存款每天的提现限额只有5万元,如果通过预约途径,最多也只能提现20万元。

有储户告诉《财经》记者,当时考虑到有银行做背书,操作和收益方式灵活,很多外地人都选择了加入其中,投资金额从数万元到数百万元不等。

无法取现事件发生后,相关监管部门曾作出回应。

4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其官网“公众留言”板块中回复称,央行高度关注此事。目前,有关部门已开展调查,央行将配合有关部门,依法尽责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5月18日,《财经》记者从银保监会处获悉,银保监会与央行持续关注河南四家村镇银行线上服务渠道关闭问题,已责成河南银保监局和央行郑州中心支行切实履行属地监管职责,密切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稳妥处置。

当时,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还表示,涉事四家村镇银行的股东——河南新财富集团通过内外勾结、利用第三方平台以及资金掮客等吸收公众资金,涉嫌违法犯罪,公安机关已立案调查。

有储户反映,目前尚未收到河南相关部门对处理情况的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