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绿色普惠金融:如何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价值双赢

作者 | 《财经》记者 张颖馨 编辑 | 袁满  

2022年07月06日 19:18  

本文3438字,约5分钟

专业人士分析,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的一致性在于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虽然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主体下,两者对于经济发展和环境友好两个方面各有侧重,但两者长期、根本目标一致

“绿色金融还不够普惠,普惠金融还不够绿色。”近年来,中国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发展迅速,但在部分行业资深人士看来,二者发展几乎没有交集,亟待融合。

6月30日,在“2022中国社会责任投资高峰论坛”上,来自监管、学界的多名专业人士,围绕“绿色金融如何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讨论。

与会嘉宾普遍认为,支持绿色普惠金融发展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但当前,在倡导金融机构发展绿色普惠金融的同时,需从完善标准认定、加强政策激励与协调、加大产品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进而推动生态环境与经济价值双赢局面的形成。

但显然,推动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的融合,并非易事。有金融业人士直言,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的融合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是一个动态发展、逐步形成共识的过程。

“绿色+普惠”落地初探

2022年1月,时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桂平在《中国金融》上撰文表示,金融系统要坚定不移地践行新发展理念。其中明确指出推动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的融合发展,强调要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对二者一体谋划、一体推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有何关联?“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在理念和政策逻辑上是一致的。”央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雷曜等人在《当代金融家》上撰文指出,一是两者都需要运用公共政策手段加以引导规范市场行为。二是两者都关注公平,绿色金融强调“可持续发展”,更强调代际纵向公平,普惠金融则强调“金融服务的可得性”,是群体间的横向公平。三是两者都长期面临服务成本高、风险高的问题,都可能面临商业可持续与防范道德风险的难题等。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对上述观点表示认同,她从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的战略与概念可融合,服务标准可部分融合,产品和服务可融合,技术可支撑,人才有基础等角度进一步说明,支持绿色普惠金融发展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的一致性在于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虽然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主体下,两者对于经济发展和环境友好两个方面各有侧重,但两者长期、根本目标一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与会的金融监管人士直言。

对于如何推动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的融合,央行湖州市中心支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郭正江指出,“不管是做绿色金融还是做普惠金融,金融机构能不能真正有内生动力,能不能持续深耕这些领域,决定了我们的金融服务能够走多远。”

2017年,浙江湖州获批成为全国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自2018年起,湖州制定并发布了一系列绿色、普惠的地方标准。在相关实践中,湖州一直积极探索如何“让绿色更加普惠,让普惠更加绿色”,逐步形成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的“湖州实践”,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湖州普惠小微贷款占全部贷款比重达22.14%,绿色贷款占全部贷款比重达24.64%。而在绿色信贷中,投向小微企业的笔数占84%、金额占49%。郭正江直言,这些充分表明湖州市的绿色贷款主要投向了小微等普惠领域。

“湖州实践”的背后,通过加强政策引导,激发金融机构做绿色普惠金融的内生动力尤为重要。郭正江进一步指出,“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的外部性特征明显,追求利润最大化又是金融机构的天然属性,因此在发展绿色普惠金融的过程中也离不开政府这个有形的手的引导。这几年来,我们积极推动政府出台一系列的与绿色普惠相关的财税政策,与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融合,通过减少成本和增加利润的方式来引导金融资源投入绿色普惠领域。”

比如,湖州出台了“绿色金融25条”,每年安排10亿元财政专项资金和1亿元贴息资金,对绿色小微企业融资等进行奖补;同时安排5000万元“绿贷险”扶持资金,3亿元“绿贷保”信保基金,为小微和“三农”的融资提供担保增信。此外,央行在再贷款再贴现、央行评级以及综合评价中,也充分考虑绿色金融因素等。

郭正江直言,湖州通过一系列的财政、货币政策“组合拳”,以及运用大数据技术建设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区域性融资主体ESG评价系统等,让金融机构做绿色普惠的投入产出比提高,后顾之忧减少,做到绿色普惠金融发展更加商业可持续。

求解融合难题

央行披露的《2021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2021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9.23万亿元,同比增长27.3%,全年增加4.13万亿元。同时,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5.9万亿元,同比增长33%,比上年末高12.7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1.7个百分点,全年增加3.86万亿元。

在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发展取得显眼成绩的同时,也需看到,当前两者融合仍存在不少现实挑战。

“中国绿色金融在央行的牵头推动下,已经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框架;同时普惠金融的可得性、覆盖率、满意度也不断上升,但在实践中也存在着绿色金融不够普惠、普惠金融不够绿色的现象。”对此,王遥建议,未来要逐渐完善认定标准,做好政策激励,让两者更好地融合,最终实现二者协同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

郭正江亦透露,随着绿色金改步入深水区,也确实感受到绿色金融存在“绿而不普”的问题。“我们对占市场主体90%以上的广大小微企业、‘三农’这一群体,绿色金融的支持与服务相对欠缺,如果一直这样发展的话,绿色金融的作用和范围可能就局限在一些大中型企业或者项目上,这违背了发展的初衷。同时,普惠金融支持的小微、‘三农’,也还有不少是依靠牺牲环境的代价而生存,这也违背了绿色发展的理念。这也是近几年湖州坚持不懈地推动绿色和普惠融合发展的出发点。”

与会的金融监管人士认为,绿色与普惠存在融合度不够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小微企业和低收入人群,按照相关标准,现在的绿色主要是针对一些项目,涉及绿色的能源、建筑、交通等等,参与主体是大型企业。对于小微企业和低收入人群来说,则面临着更多矛盾,政策应对其给予更多的关注。

“如果是既普惠又绿色,那应该需要一个叠加的政策。同时,对于目前绿色程度不够的这些普惠,要有一定的容忍度。”上述金融监管人士说。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研究员朱贺天戈结合调研中的观察,将中小微企业在绿色转型下所遇到的挑战总结为:行业冲击、成本上升、收益难平,以及支持不够。无论是行业转型的能力与适应性,生产工艺、生产技术革新的成本的可负担,还是绿色产品销售获益的真实商业能力,包括政策支持层面,中小微企业的能力是远低于大型国有企业或者大型企业,这一过程会加速头部化的趋势,中小微企业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基于上述分析,有金融监管人士认为,要推动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更加融合地发展,可从以下三方面发力:

首先,做好顶层设计。“现在已有很多政策工具和监管措施,下一步需要适当地进行整合。比如在绿色方面有碳减排支持工具,在普惠方面也有一些不同类型的再贷款,要推动绿色和普惠更好地融合,那在做顶层设计的时候,可以把这两类结构性的货币政策工具适当地整合,这样能够更精准、更聚焦。”上述金融监管人士表示。

其次,做好监测、识别科学的制定标准等基础性工作。这既是重要政策实施的基础设施,也是保证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再者,加强政策的协调配合。“我认为针对普惠、绿色以及绿色普惠融合共生的那一部分群体,如小微、弱势人群等,要考虑如何加强财政货币政策或者财政手段、金融工具的协调运用,这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上述金融监管人士说。

此前的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金融支持包容性”圆桌会议上,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亦指出,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亟待融合,需要将绿色金融的标准延伸到小微企业、农业和消费活动中的绿色化识别;中小企业农户绿色信息的披露需要完善;要针对小微农户消费的绿色金融产品进行创新;最后激励机制要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