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拆人力资源部|哈评百年经典重读

2022年07月07日 13:55  

编者按

2014年,拉姆·查兰先生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分拆人力资源部》一文,他提出“是时候跟人力资源部说再见了”,一时在企业界和人力资源界引起轩然大波,令众多CHO和HR们感到不安。回过头来看,查兰先生还持有相同的观点吗?那些分拆和没有分拆人力资源部的企业都怎么样了?全球管理大师拉姆·查兰,以及拉姆·查兰全球唯一合伙人杨懿梅带领我们一起回顾《分拆人力资源部》一文。


#进入 高瞻远瞩的力量 直播间#

杨懿梅:近几年您在《哈评》上发表的文章最具影响力,或者说最具争议性的,莫过于2014年的《分拆人力资源部》,您当时的灵感是怎么来的?成文是什么机缘?

拉姆·查兰:这篇文章确实是最富有争议的。有些很好的朋友以及很有名的学者,都很不高兴,他们把HR视为一种职业。“分拆人力资源部”的提法,会拉低这种职业的身份地位。当时《哈佛商业评论》的一位编辑告诉我,有很多对CHRO这一职位的批评,并问我是怎么想的。于是我就写了《分拆人力资源部》,即HR要区分两类工作,一类是战略性HR工作,聚焦人才发展、人岗匹配,另一类是行政性HR工作,也是非常必要的,比如薪酬福利、会议沟通等等;要高度重视战略性HR工作。

2015年,我在此基础上延展,写了《CHRO新角色》,即CHRO要像CFO一样,与CEO更紧密地合作,更多地承担决策制定者的角色。于此同时,如果CHRO能够承担新角色,创造了更大的价值,那么企业应当给予他们更高的组织地位及薪酬激励。不能只让马儿跑,不让马儿吃草。

此外,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一些琐碎的、重复性强的行政性HR工作也能大幅自动化。这样,行政性HR工作就有了多种选择,一是自动化,二是外包,三是有些不妨交给财务。这样一来,HR就可以更加聚焦战略性HR工作,着重人才发展、人岗匹配及领导力培养。这就是这两篇文章的由来。

杨懿梅:回看那两年,有的批评几乎把查兰视为了HR公敌。其实,查兰是非常重视组织人才,非常重视HR工作的。正因为他的重视,他才希望提醒日常身陷行政性HR工作的同仁,好好思考HR的价值是什么,HR怎样能给组织创造更大的价值?为此哈评还特意邀请我写了《解读查兰:HR要为企业创造价值》,深入阐述了查兰的初心。

一、HR如何实现“全面升维”

杨懿梅:您这两篇文章,在当时的确争议很大;从后续的发展看,哪些是您意料之中,哪些又是预期之外的呢?

拉姆·查兰:CEO们现在大都已经深刻理解了我当时说的很多话,他们在大力招募寻找不同传统的新型CHRO,他们在大力推动业务与HR的双向轮岗。轮岗推行之初,可能响应的人不会很多,尤其是从HR到业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那些从HR轮岗去业务条线的高潜,开始担任起产品研发、销售、生产等关键岗位。现在大家已经看到了业务HR双向轮岗的价值,于是越来越的企业开始加入其中。

杨懿梅:谈到这里,让我们很自然地联想到,您继上述两篇文章后,很快推出的《识人用人》一书。能否给大家介绍下这本书的思想精髓?

拉姆·查兰:归根到底,一家公司其实只有两样资源:人才和资金。在过去几十年中,资金配置已经优化了很多,CFO的角色也相应提升了很多。在这个过程中,投资人及华尔街是重要的驱动因素。当今时代的CFO不仅要做好内部工作,还要能与董事会、投资人及资本市场有效沟通,还要能管理生态系统、参与战略制定,以及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资金配置,是CFO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维权派股东不在被动消极,而是时时刻刻紧盯着公司,不能乱花钱,必须做好资金配置,确保投资回报,这是CFO工作的核心。

那CHRO为什么不这么做呢?CHRO们也应做好人才发展、人岗匹配,要像CFO一样与董事会、CEO和高管团队紧密合作一样。CHRO应该在人才发展、人岗匹配等重要议题上,与董事会、CEO和高管团队紧密合作,有的企业已经开始这么做了。在全球各地我们都有见到,大家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了,这就是新时代需要的CHRO,他们为企业创造了更大的价值,赢得了更多的尊重,也相应地获得了更高的回报。

这就是为什么,我在《识人用人》一书中,提出了G3机制,即由CEO、CFO和CHRO组成的三人小组,他们三人应当每月开会,分析上个月的经营情况。首先是要请CFO从财务角度,CHRO从人力角度,分别分析。通常CFO侧重财务数据,CHRO侧重人员表现,然后俩人一起讨论,之后再请CEO加入,共同探讨哪里做对了,哪里要改进,制定下一步行动计划。在这样的讨论中,CHRO学习了财务,CFO学习了人才管理,这样的三人小组,就构建了一个能同步推进企业高绩效的增长引擎。

杨懿梅:总结而言,G3机制有两个关键,一是全局思考,二是面向未来。核心就是要通过CEO、CFO和CHRO的每月讨论,要把公司从业务、到财务、再到组织人才打通,从全局思考;不光要复盘,还要面向未来,思考可以如何改善,怎样可以做得更好。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企业需要持续的业务创新、组织刷新,所以特别需要HR全面升维,全面支撑越来越大的组织挑战。为此,我还为客户专门做过“HR升维四步法”的主题分享。在分享、探讨及后续支持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企业在这个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提升。

二、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化领导力

杨懿梅:前面谈到的两篇文章,是您2014年和2015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最近几年,您的关注点转向了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化领导力。能否给大家介绍下,您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和洞见?

拉姆·查兰:首先第一点就是,放眼未来,任何抗拒数字化的公司都会被淘汰。数字化意味着你需要获取数据,然后将这些转化为包含着许多0和许多1的计算机语言。但是简单物理上的转化是不够的,真正的改变,是人们在做决策时的思维方式。

现在的企业规模都大大扩张了,领导者光凭大脑无法为这么庞大的企业做出决策。因此我们发明了数字化,有了人工智能专家,他们会给你做需求预测,帮你平衡产能及成本,你可以做到这里提到的所有事情。而且时至今日,数字化的成本并不高,你可以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逐步推进。

到今天大家都知道,全球所有人都会用到数字化。所有手机都可以实现数字化,客户在哪里数据就在那里,所以即便是小公司也需要数字化。数字化能改善业务、开阔思路,帮你思考你还能做什么。今天的数据就像石油一样,是一项重要的的资产,每个人都应该做数字化,不做就会落后。

杨懿梅:2019年,我们一起研究亚马逊,研究真正数字化的企业是如何经营业务和构建组织的,并在此基础上合著了《贝佐斯的数字帝国:亚马逊如何实现指数级增长》一书,今年还会出版《决胜数字时代的六大法则》。能给大家讲讲您的研究心得吗?数字化企业究竟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拉姆·查兰:我们研究亚马逊是因为它是地球上速度最快的公司,它与客户保持着最紧密的联系,它拥有最好的客户数据,它使用这些数据并且改变了世界,同时亚马逊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他们改变了传统商业模式,并向所有人宣告。

《决胜数字时代的六大法则》一书则关于这个世界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进行了探讨。在新的商业模式下,如果你能为消费者提供价格更低、最为便捷的服务,你就有机会赚钱,这是新的理念。数字化企业使用软件、人工智能、数字化方面改变了整个领域,在某个临界点到来之前,你需要持续投资,但一旦超过临界点,利润便会大幅增长。习惯于以既定思维方式取得竞争优势的人,除非更换思维方式,否则必将遭遇困境。

杨懿梅:我们一起服务过好几家大型传统企业,帮助他们走上了数字化转型的道路。如果要给传统公司一些建议,他们该从何入手,开启这段伟大的旅程呢?

拉姆·查兰:第一,公司至少前100的领导干部,要学习了解数字化能做什么,如何提升业务。他们不必知道数字化的具体技术是什么,但他们需要了解数字化能干什么,对提升业务有什么用。这些内容、这些课程、这些专家都有,就在那里。理念变化先于行动变化,这些学习是必做不可的。在培训时,举的例子要确保贴合实际,让参加人员有直接感触,这样才能使数字化和他们真正形成连接。第二,要区分传统IT与首席数字官。有些IT,虽然做技术出身,但其实并不理解数字化。作为CEO你必须明白,你需要的是数字化专家,如果内部没有,可以通过外部机构帮你找、技术外包公司帮你做。找到合适的公司后,先让他们看看你的现有数据,请专业人员花时间分析数据、清洗数据,并创建系统、持续清理数据。

在这之后可以与客户建立直接联系,实现互联互通,并将数据用于预测,比如客户需求预测等。许多人没有先考虑与客户的连接,而是完全眼光向内,这样做会让员工因潜在的裁员,而感到恐惧。实现客户连接后,你要做的第二件事是连接供应商,这样会帮你节约大量运营资金,供应链效率及变现周期将得到极大改善。相比完全目光向内的数字化,连接客户及供应商,会让你更快看到数字化的成效。

杨懿梅:谈到选人,您认为数字时代对领导力的要求有什么变化吗?优秀的数字化领导人,有什么过人之处呢?数字时代选人的新标准是什么呢?

拉姆·查兰:第一,是CEO,对一把手的基本要求从未改变,他要持续为企业,把握新的机会;第二,是招人,要找对人、用好人,把正确的人放到正确的岗位上;第三,是关注新技术和外部变化,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提升经营业绩。

对比十年或十五年前,当今时代最大的不同是速度。借助科技,你才能加速,除了速度,不确定性也远超以往,公司面临着方方面面的各种变量。还有就是人的变化,他们能力更强,认知水平更高,渴望更多的自主权和更高的薪酬。此外,监管也是重大的变化,面对越来越严的监管,我们必须以更灵活的方式组织公司。没有数字化就无法做到这一点。我们应把每位员工都视为客户,把员工放到最适合他的岗位上,一定要在人岗匹配方面下功夫,让有才之士有施展的空间。相比过去,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杨懿梅:很多时候,我们的研究都是客户问题驱动的。最早我们对亚马逊感兴趣,是因为企业家问:为什么亚马逊做什么成什么?为什么他们的创新往往是颠覆性的、开天辟地似的?不仅是成功,而且是大成。当我们沿着这个思路去想的时候,发现原来亚马逊的创新依托于正确的人,原来它的创新依托于正确的指标体系能够承载它的日常运营、高效的运营,原来还依托于它的决策机制、组织文化价值观。所以当把这些串在一起的时候,你才知道,原来亚马逊的创新不光是怎么做创新,而是这个整个体系的支撑。当我们以这种结构化、体系性的方式去做深入的挖掘,去全面展现亚马逊管理体系的全貌,再去挖掘数字化企业的底层逻辑的时候,会给大家带来很大的启发。

亚马逊的管理体系,有两个关键词:速度和规模。对于亚马逊而言,只有充分利用数字化的技术,才能实现与客户的深度连接,才能真正做到痴迷客户;才能够真正把组织和人才从日常的经营当中解放出来,让最具创造力的领导人和核心骨干能够参与创新的过程。

亚马逊强调,日常经营的数据指标要“聚焦于因”。美团深以为然,并提出要“猛学亚马逊”。他们在设计指标体系的过程中,依照亚马逊的增长飞轮,先把驱动业务的关键要素列出来,然后针对每个关键要素层层拆解成一个“指标树”,确保真正做到“聚焦于因”。

刚才查兰讲到,我们要对数字化有正确的认知。尤其要认识到,数字化不仅是一个业务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组织的问题。就像张一鸣讲“Develop a company like a product”,就是企业和企业家其实同时在做两个产品,一个是服务客户的我们叫做业务,还有一个是服务员工的我们叫做组织。对于企业来讲,数字化业务必须要有数字化组织的承载,要不然业务的创新、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就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两件事都要做好,这才是数字化的全貌。(详见相关阅读:《企业数字化,从选对人开始》、《数字化停滞不前,该如何破局》)

三、艰难时刻应该怎么办

杨懿梅:接下来想请您谈谈如何共克时艰?由于新冠病毒和地缘政治,许多人感到未来增长乏力,压力很大。针对目前的困难挑战,您有什么建议想跟我们分享吗?

拉姆·查兰:第一,领导者在经济标准中造就了今天的我们,那现在有什么不同?我们还是要像以前一样穿越逆境,在这个逆境时期,我们首先应当共同合作,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能满足每个人的选择,我们必须合作、齐心协力,否则疾病无法根除;第二,在合作、治疗及根除疾病的过程中,难免需要我们做出妥协和让步,要想解决问题只能坦然面对。我们需要接受,现实一些、积极一些,在此期间增长将非常非常低,如果做得好,未来将有更多的增长,如果做不好,不能齐心协力,我们将无法消除不利影响。我们将克服这些困难,然后回归正常,我们将创造增长,增长是由人类创造的。敢于大胆想象,发现新技术、新材料,把它们创新地结合在一起,开创未来——这才是真正的领导力。

杨懿梅:那么,对于企业和企业领导人,具体而言能做些什么呢?

拉姆·查兰:第一是心态,要坚信可以赢得胜利,无论这场比赛是什么,我们都必须合作;第二是士气,在业务和组织方面,当务之急是要保持员工士气,告诉他们事实以及问题是什么,让他们与你一起解决问题;第三是韧性,不要放弃解决问题,管理好现金流。现金是企业的生命线,如果你必须减小规模,那就变小,然后在合适时机再变大。

杨懿梅:上次我们与企业家讨论这个议题时,您提到,我们应该以一种“外科手术的方式”来分析业务。一是,应当深入拆解每个业务,看看其中究竟哪些在创造利润和现金流,哪些其实亏损严重,在费用方面 我们不能搞一刀切;二是,应当细致分析每项支出,看看其中究竟哪些是费用,哪些是投资。能给大家讲讲吗?

拉姆·查兰:核心是管好现金流。首先,要尽可能降低负债,千万别做股权质押,在不确定性很强的当下,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第二,公司可以变得更小,需要对产品线和客户进行分析。你可能不得不丢失一些销量,不得不共享一些设施,如果这么做,能让你降低整体费用水平,降低达到盈亏平衡所需的收入要求,那就这么做吧。先活下去,才有发展的机会。病毒终将离去,阳光总会到来,人类创造的灵感还会持续迸发。现在的确有些停滞,现在看来是有点糟糕,但请相信人类的创造力。

四、查兰奖的关键词:实践&创新

杨懿梅:您在中国设立了拉姆·查兰管理实践奖这个奖项,并从一开始就与《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展开了合作。能给大家讲讲,当初为什么设立这个奖项,为什么选择了《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吗?

拉姆·查兰:儿时的教育告诉我,我们一无所有地来到这个星球,并将一无所有地离开这个星球。所以我拥有的任何东西,都无法保留,必须给予他人。我做这个决定是为了让那些做得好的人得到认可,他们之间还要相互角逐,通过这种方式激发有着极强创造力的人多为社会创造价值。我正在全球做这件事。

选择哈评,是因为我曾在哈佛商学院求学任教,《哈佛商业评论》能触达并影响所有的企业领导人,而《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能够影响中国广大的领导者们。

杨懿梅:记得之前《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曾问过我,查兰设立管理实践奖的初心是什么?我想,他的初心有两个关键词,第一是实践。查兰和我经常私下开玩笑,问“什么是世上最远的距离”,答“从知道到做到”。知道的再多,如果不践行、不实践,结果还是等于零。所以查兰是非常看重实践的。

第二是创新。很多人问查兰,如何在您这个年龄,依然可以精力充沛、充满活力?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生命之源 juice of life就是创新,每一天都在学习新知,每一天都在颠覆自己。其实,每一位企业家、每一位读者都在自我更新、持续学习的过程当中。希望查兰的精神,能够激发每一个人。

我坚信,今天的中国企业在全新的数字化时代,一定能够创造出引领未来、引领全球的全新管理实践。

今天的访谈即将结束了,最后您还想说点什么吗?

拉姆·查兰:我要提醒所有人,包括我自己。领导者点燃了每个人的火焰,领导者能为所有人创造机会。我们都经历过艰难时期,我们也正在经历,但我们会克服困难。我们应该继续,我们都应该记住:世界总在变化,我们可以创造变化。让我们一起,创造积极的变化。

内容来源:「案例周」哈评百年经典重读系列直播

公众号文章编辑|马天舒

更多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