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涉农就业空间|《财经》社评

作者 | 苏琦  

2022年07月12日 19:37  

本文1597字,约2分钟

日前,人社部、财政部印发通知,部署推进2022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通知明确,今年将招募高校毕业生3.4万名,招募计划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脱贫县、易地扶贫搬迁大型和特大型集中安置区所在县倾斜,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行计划单列。通知要求,要优化选拔招募结构,紧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深入挖掘基层事业发展急需紧缺岗位。促进服务期满流动,拓宽基层留人、用人渠道,鼓励服务期满人员扎根基层、成长成才。

据悉,第四轮“三支一扶”计划于2021年启动实施,当年选派3.8万名“三支一扶”人员到基层服务,对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一方面可以缓解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可谓两全其美。除了基层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就业岗位的拓展,假以时日,乡村振兴本身也将提供巨大的就业空间。

提起基层涉农就业,人们都会联想起历史上曾经实行过的“上山下乡”运动。新时代新环境新条件下的“上山下乡”,将迥然不同于以往的经验和实践。当年的“上山下乡”,更多是将城市难以涵纳的就业压力向农村转移,在缓解城市就业压力的同时,并没有带来农村和农业生产力的提升,也没有实现知识青年与当地生产和生活的有机融合。这也是改革开放之初大量知青返城的根本原因。

新时代的涉农就业,则以提升农业的现代化、专业化、产业化和职业化为目标,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并实现农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城乡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的一体化和均等化。

长期以来,农村和农业被不少人视为所谓的回旋空间和减压阀,言下之意是一旦经济下行,就业岗位稀缺,农民工还可以回去种地,还可以靠手里的一亩三分地获取生活和养老保障。一些学者甚至公然提出农民手里的一亩三分地就是在城里奉献了一辈子青春的农民工的养老保险。

时代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已经将这种保守僵化的思维抛在身后。农村粮食生产已经实现机械化,已经无需太多的劳动力,需要的是进一步提升规模化水平,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粮食安全。

小农户经营有自身的局限。其收入在很大程度上靠成本的内化,靠亲情基础上家庭成员的无偿劳动。这不利于进一步提升各种要素的投入水平,不利于提高农业生产与市场的接入程度和抗风险能力,不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当然也不利于产生较多的涉农就业岗位。

涉农就业岗位的提升,要靠特色种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观光农业等还有很大潜力可挖的产业,靠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市场化、产业化、职业化,而不是靠抱残守缺的小农经济。这些都需要有着专业知识、组织管理能力和市场意识的年轻一代。此外,新生代生产者和消费者更容易沟通、更容易共情。

此前通过电商平台进行的农产品销售已经显示出相关潜力。除了农产品销售本身,农产品的深加工和包装,配套的物流、仓储、营销和运维,也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涉农电商及其配套产业的勃兴,对不少地方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也作出了较大贡献。

为进一步提升涉农就业岗位吸引力,除了提升农业本身的产业化和职业化水平,还需要在涉农就业的社会保障上下功夫,加大相关财政投入。短期可将涉农就业视为灵活就业,靠电商平台、个人和国家等为涉农就业人员分担社会保障,中期靠农业进一步产业化、职业化和就业规范化,长期靠城乡社会保障的并轨,将农地和农业生产本身与社会保障退休养老等脱钩。

扩展涉农就业空间,将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消费市场。农民富起来,农业活起来、火起来,才能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全国大市场。农村富裕文明程度的提高,才能进一步夯实城乡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供给一体化的物质基础,而进一步提升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供给本身,又能提供很多投资和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