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冬:超预期冲击下的应对思考——回顾2021“中国财富论坛”

作者 | 张燕冬  

2022年07月28日 12:15  

本文4529字,约6分钟

希望“青岛·中国财富论坛”能继续为青岛以及中国财富管理的发展贡献智慧与资源。

2022,相较于2021年,国内外形势更趋严峻与复杂。俄乌战争带来的国际形势动荡,国内防疫持续的大范围、长时间的封控以及对经济和百姓生活的影响,都超出了去年对今年困难形势的预期。结合当下局势,回顾2021年青岛·中国财富论坛嘉宾的发言内容,让人颇感沉重。 

(一)

2021年上半年,在疫苗接种逐渐落地、主要经济体货币和财政政策强力支持的背景下,全球经济正在走上复苏之路,并呈现出分化、不平衡和不稳定态势。与此同时,中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压力依旧复杂棘手,“双循环”和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尚不牢固,保经济、稳经济压力增大。

金融业作为经济的血脉,如何在遵从监管与防范风险中加快创新与转型,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更好地配合和推动“双循环”战略,既是金融业的新任务、新挑战,也是发展的新机会。财富管理作为中国金融行业未来的主战场,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持续高涨、监管新规加速落地、数字化浪潮推动行业不断创新的背景下,中国财富管理行业正迈向全新发展阶段。

在此背景下,2021第七届“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以“新时代•新财富•新管理”为主题,围绕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与风险、金融开放与跨境金融合作、期货衍生品与航运贸易金融创新、资本市场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下的财富管理升级、金融赋能更安全供应链产业链、财富管理与资产配置新业态、数字货币落地与展望、券商财富管理转型助力居民财富增值、金融科技赋能金融新生态等话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发言嘉宾贡献了诸多具有思考性和前瞻性的观点。

尽管全球经济迎来不平衡复苏,但经济持续恢复面临多方面挑战。世界经济与国际秩序仍将经历一段后疫情时代的迷茫期。从国际层面,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克尔•斯宾塞认为,疫情爆发后,世界和以前已大为不同,出现通胀的可能性极大,但全球经济复苏或许高于预期。他认为有三个高增长领域:一是数字经济,全球经济正在转向数字经济;二是生物医学和健康医疗,这是一个规模巨大的市场,非常值得投资,出现了大量的成长性企业;三是环境和气候变化领域,很多国家和企业都做出了雄心勃勃的承诺,而且未来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在解决方案方面需要大量的投资,这会促进一些新兴企业的成长。

从国内宏观层面,更多专家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提出了宝贵建议。中国经济延续了稳定复苏的态势,但还需进一步巩固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包括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的金融与财政支持力度,通过提振消费实现供需双向发力促进国内经济循环。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提出要从宏观、总体、公共角度去制定和调整政策,降低不确定性带来的成本;金融专业人士朱云来认为未来挑战在于提高经济管理质量,提前化解金融风险,才能让经济发展和财富管理进入良性轨道;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认为相比出口和投资,消费复苏仍然滞后,并对防疫政策、房地产政策等提出了若干建议;美国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乔虹指出,2021年在三季度增速将进一步放缓,应尽快放松对房地产和基建的信贷管控。这一建议颇具前瞻性。近期信贷数据不乐观,很多房地产企业困难重重,有关部门开始加大放贷力度。多倾听市场声音或许是决策的基本前提。

“共同富裕”成为了2021年关注的话题,议论颇多。2021年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提出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在去年7月份的“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就这个话题开展了详细论述,强调自2012年以来,随着中国人口越来越接近零增长,大概在2025年之前,中国越来越遭遇到需求侧的制约,也就意味着中国面临双重制约。他认为,要把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两个阶段和两种手段结合,即在供需两侧同时发力,故提出共同富裕三途:一是处理好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关系;二是促进和扩大社会性流动;三是社会福利全覆盖均等化面临双重制约。

而财富管理是“中国财富论坛”最核心的主题。资管新规在2021年过渡期将结束,资管即将迎来“新常态”。多位嘉宾就资管市场和财富管理提出观点。央行副行长陈雨露认为,资产管理行业风险化解取得重大进展,转型成效显著,应该抓住历史性机遇。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对资管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五点期望。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提出期货市场是居民财富管理的重要途径。上海交大兼职教授、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则从居民财富、资本市场、社会融资三大结构的变化展望了财富管理的新机遇。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提到“应着力增强老百姓对财富管理服务的获得感”。在“券商财富管理转型助力居民财富增值”中,嘉宾重点探讨了券商如何转型,聚焦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

嘉宾们在发言中还对青岛寄予期望,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与合作方向。陈雨露副行长认为青岛财富管理试验区“不仅为青岛经济金融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全国财富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人民银行将一如既往支持青岛资产管理行业和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方星海副主席也表示“证监会将一如既往支持青岛金融业发展”。屠光绍先生从六个角度对青岛如何借助和顺应社会责任投资的大趋势促进财富管理中心建设提出六点建议。深圳证券交易所首席风控官张兆义提出“服务青岛是深交所的责任,更是深交所的机遇”,并从五个角度提出了对青岛资本市场的支持。

此外,嘉宾们对航运贸易金融、产融结合、数字货币、金融科技、ESG投资等发表了精彩见解,在此不再一一表述。

(二)

2022,极不寻常。上海在封控中度过了两个多月并开始解封,北京前期也基本在局部封控、限制交通、员工居家办公中度过。尽管本轮疫情在逐步得到控制,但从全国范围来看,经济已付出了较大代价。

2022年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暴降11.1%,去年4月,这个数据是正增长17.7%;2022年4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46.6%,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9%,销售均价为9325元/平方米,相比于去年同期下降12.5%,全国房价均价已经跌回2019年时的水平;2022年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上升至6.1%,16-24岁的城镇青年失业率高达18.2%。在企业裁员的背景下,今年1076万高校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不得不面对“毕业即失业”的困境。

可以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5.5%的经济增速面临严峻挑战。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已经比我们预期的更为严峻。多家国际机构也下调了中国年度经济增速的预测。IMF4月份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将中国2022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1月份的4.8%下调至4.4%;5月下旬,摩根大通宣布将中国全年经济增长预期从4.3%下调至3.7%。瑞银将中国全年GDP同比增速预期从4.2%下调至3%。

决策层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峻性。5月2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要求把稳增长放在更突出位置,着力保市场主体以保就业保民生,努力确保二季度经济实现合理增长和失业率尽快下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国务院还向12个省派出督查组,对政策落实和配套开展专项督查。

政策能否落地,经济能否稳定,还需时间来检验。令人担忧的是,人们对未来的预期转弱,信心不足。在这个节点上,有几点感想,与大家共享。

首先,应该寻求防疫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尽可能让老百姓的生活回归正常,分清疫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防疫政策可能由此带来的对经济的冲击。各种防疫措施,旨在保证人民的生命安全。如果防疫措施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影响超过疫情本身带来的危害,就值得商榷。当前,很多地方的疫情防控措施的严格程度甚至超过了2020年,大范围、长时间的封控,外地人员进入本地要隔离,进入公共场所要求48小时内的核酸,在这些要求下,旅游、餐饮、娱乐、会展等很多行业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如果人员不能流动起来,产业链供应链面临断裂,经济将会失速,失业率将攀升,带来恶性循环。在疫情进入第三年,且疫情不可能导致重症以及严重病情基础上,全世界已经基本回归正常生活的情况下,如何尽量降低疫情带来的冲击,是当前的关键问题之一。

第二,各种稳经济的措施,最终的落脚点要提高民众的收入和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从公共财政中尽可能是公共支出向民生问题倾斜。当前的消费数据、信贷数据的暴跌,表明普通民众已经没钱消费,也不敢借钱消费了。例如当前的各种降房贷、取消限购等,似乎已经很难再拉动房地产,大家最缺的已经不是房贷利息、首付款、购房资格,而是已经失业或失业预期下的缺钱。长期来看,发展经济不能竭泽而渔,只有藏富于民,才能让经济良性发展。

第三,一定要给市场稳定的预期,才能提高市场的信心。过去两年,国家对平台经济、教育培训等行业进行整改,对房地产行业也进行了严格的限购限贷,一定程度规范了市场秩序。在中国城市化进程还未完成,房地产等行业的限制或许还为时过早。这些政策是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和保障社会民生的重要举措,并非是针对相关行业的限制和打压。如何保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给市场长期、稳定的预期,是未来努力的方向。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魏加宁提出的“设法拥有长期主义,是我们当前的最大课题。制度上我们要确立竞争中性原则,即使反垄断也应该一碗水端平;舆论上一个市场友好型政府一定要善待资本、善待人才、善待创新。”

(三)

希望我们能尽快走出疫情影响,回归正常,回归常识,走上经济发展的正轨。也希望“青岛·中国财富论坛”能继续为青岛以及中国财富管理的发展贡献智慧与资源。

在此,我代表《财经》杂志、《财经智库》,感谢始终对“青岛·中国财富论坛”给予高度关注和支持的郭树清主席;感谢央行副行长陈雨露、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亲临青岛讲话,也感谢所有现场与在线出席的中外发言嘉宾;感谢山东省政府、青岛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支持,感谢时任山东省副省长汲斌昌和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感谢青岛金融局的专业支持和具体指导,感谢青岛金融局局长王锦玉、副局长王锦玲以及李鸣处长等,也特别感谢时任崂山区长王锋的大力支持; 感谢“2021青岛·中国财富论坛”的合作机构,包括青岛崂山区、山东港集团、青岛意才基金、联储证券、中航产融、中信证券、数金公服、青岛西海岸新区、鲁信集团等区市与机构的支持;感谢所有现场出席以及在线关注论坛的听众嘉宾;感谢人民出版社编审鲁静、编辑刘松弢的专业编辑。

最后,再次对所有“青岛·中国财富论坛”做出贡献的嘉宾及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2022年6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