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外贸韧性

《财经》杂志   

2022年08月15日 10:44  

本文1633字,约2分钟

7月外贸荣景再现,充分表明了出口这驾马车的韧性,也再次验证了学界所说的中国供给之于世界的不可或缺性。

此前,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曾指出,全球面临高通货膨胀和低增长挑战,如果脱离中国来治理本轮滞胀,答案是无解的。原因很简单,人们不可能在供给端再制造一个替代中国这样的制造业的中心。因此,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国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在产业升级、数字化发展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化,通过全方位的改革形成新动能,保持中高速的增长。

稳外贸稳外资,一方面要靠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另一方面更要靠中国自身的发展,靠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给外资提供新的市场机遇,给外贸拓展新的市场空间,而这个市场既包括国际市场,又包括国内市场。

除了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可能会导致外需不振的挑战,中国外贸出口当下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因为各种因素导致的生产链和供应链重组,需要人们冷静分析、沉着应对。

对于因市场因素导致的生产链和供应链重组,宜以平常心视之。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徐奇渊指出,产业过度外移将导致产业过度空心化,而区域重组也可能会导致生产网络减少对中国的依赖而向北美收缩,但适度、合理的外移是产业升级的自然过程,有助于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生产网络,而合意的国际区域重组可以发挥中国市场和技术优势,形成以中国为主的格局,推动区域的产业链合作,在产业链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更加深入的经贸、金融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刘元春也认为,中国和东南亚形成替代竞争关系的看法是错误的,目前整个东南亚和东亚体系的贸易一体化、垂直分工体系,互补性在全面提高。因此,发展中国家更离不开中国的市场,离不开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

而对于因地缘政治因素导致的非市场化生产链和供应链转移和替代,则要避免过度反应。一方面要在划定底线的情况下保持斗而不破的局面,避免包括东南亚地区在内的企业被迫选边站,造成多输的局面;一方面也要采取主动,加紧培育本土跨国链主型企业,并着眼全国统一大市场进行适度的产业内迁和产业链重塑。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部副部长卓贤看来,只有培育出本土跨国链主型企业,在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中才能赢得主动。跨国链主型企业拥有产品定义权、技术标准制定权、商品和要素定价权以及品牌影响力、资源聚合能力等,是全球资金网络、物流网络、创新网络、人才网络的主导者。中国需要结合“走出去”和“引进来”,在开放竞争的环境中,运用税收、金融、产业基金等政策工具,鼓励有潜质的大企业牵引配套企业发展,以本土跨国公司为枢纽构建协同上下游企业的产业平台,推动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国际供应链体系。

不过,在学界和业界看来,相关各方也要避免过度“以我为主”的倾向。如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董洁林所言,现代产业体系数量很多,彼此犬牙交错。每个国家都在很多领域存在技术短板,这正是全球贸易和合作的价值所在,各国互通有无、优势互补以实现各自的利益最大化,如果过度追求“全产业链”、不依靠他人,其他国家也会自成体系不依靠你,双方的技术、产业链、市场、人才和资金池就自然脱钩了。事实上,一个国家无论实力多强、追赶多长时间,也不可能穷尽所有技术短板,在每个产业的各环节都做得性价比很好。比较可行的是在某些领域形成自己长项,以对冲其他国家对自己短板的掣肘,这样彼此都可拥有安全感,也可长久地保持商贸和科技交流合作。

此外,业界和学界也普遍认为,产业链内迁过程中,如果遵循市场、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区位落差优势,因势利导有助于实现产业承接,可以形成新产业集群,但在产业内迁和产业链重塑方面也要避免过度行政干预,以免会导致资源低效配置。

总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注重内外双循环,主动积极充分维系产业链、生产链和供应链安全,中国外贸的韧性将得到进一步巩固,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对冲经济下行压力赢得更多时间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