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容:用“数字恒力”,建立转危为机的良性循环 | 管理进化论 Vol 4

2022年09月13日 09:55  

编者按

“管理进化论”栏目系列旨在探寻在中国土地上深耕的企业管理进化的基因密码,为在变局中感到迷茫的人们提供管理灵感。每周,《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对话一位企业管理者/管理学界领袖,聆听他们如何将管理理论和现代智慧融会贯通。


新常态带来新挑战:如何积极应变,如何加速数字化转型,如何构建可持续的数字韧性,是这个时代各行各业的必修课题,对科技公司来说更是如此。

作为老牌大型科技公司,微软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在探索和转化自己在时代中的新角色,成为了科技公司转型的成功范例。当大象转身起舞,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本期我们对谈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市场营销及运营总经理康容。供职公司20年,从比尔·盖茨到萨提亚·纳德拉,微软“予力全球,成就不凡”的精神烙印深深刻在了这位“老微软人”的心中。

HBRC:您个人是否有推崇的管理理论或者崇敬的管理大师?学习应用这些理论对您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康容:就我自己当主管的经验来说,我推崇所谓的“公仆式领导”(Servant-Leadership)。这个概念出自1970年美国作家Robert Greenleaf(罗伯特·格林里夫)写的一本书,其中阐释了他对公仆式领导的想法:“我支持服务他人,因为我是一个领导。也正因为我服务于他人,我才是领导。”

从过去几年的疫情中,我们很清楚地看到,所谓的“黑天鹅”来得比我们想象的更多、更激烈。我们也很难预测下一个“黑天鹅”什么时候会来。当全世界处于这种不确定状况的时候,公仆式领导的优势就更加明显:公仆式领导有同理心,可以理解别人的心理、想法和视角;另外,他们会聆听:他们聆听客户、合作伙伴、员工的需求,先听再讲。在不确定的时代,所有人都在寻找方向,因此这都是基本的,也很重要的原则。

一个实行公仆式领导的人并不会把远见推到别人的身上,反而是从别人的心中引出来。这样,他就可以更有效率地带动更多人。我想要团队每一个员工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得到成长,变成最好的自己。如此一来,他们的贡献度和影响力自然而然会增加,公司也自然而然会成功。公司成功、团队成功,当然我也成功。

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上任八年半了,我认为他是“公仆式领导”一个非常典型的代表。他上任之时,也正是微软急需这种领导精神的时刻。他强调我们要把客户的需求摆在中心,客户优先;同时,他也强调我们要怀着同理心去对待客户、合作伙伴、同事,以及各种利益相关方;最后,他倡导我们要有多元和包容的精神,必须接受各式各样的想法,把大家不同的经历和看法都融合进团队和公司中来。

我曾经多次亲身感受到萨提亚·纳德拉公仆式领导的精神。比如我跟他一起去拜访客户,我们跟客户互动半个小时,前20几分钟基本都是客户在说话,萨提亚在聆听。他不会打断客户,可能只会问几个问题。最后,听到客户讲到他们的策略需求和痛点,萨提亚才会提出方案,告诉客户微软怎么可以支持他们,帮助他们。他还会给客户分享我们先前为其他客户做的成功案例,给客户分析我们的解决方案如何能匹配他们的需求。我认为这种先听再讲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HBRC:微软是第一批进入中国的外企。从1992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已深植中国30年。过去30年,微软经历了何种变迁?和过去相比,现在的微软在管理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康容:在业务上,微软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完成了三次大的商业转型。

第一个阶段是从40多年前微软创办之初开始。当时微软是做B to C,是卖Windows、Office这些产品给消费者的厂商。

第二个阶段,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微软就转型到一个企业级科技(Enterprise IT)的公司。比尔盖茨亲自给我讲过这个故事:在微软刚开始转型时,有很多IT科技行业的大咖都在嘲笑我们,说我们“根本不懂企业”。那时候的微软的确不懂怎么做企业,喝了好多苦水,但也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在,全世界当然再也没有谁会否认微软是企业级科技行业的厂商。

第三个阶段,微软转型到了以云服务和人工智能为特征的公司。我们是一步一步从产品转型到软件产品服务再转成云服务的,算是老牌同行里成功转型到云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典范。

与此同时,我们公司内部的管理也在转型,比如,我们的前线销售在分公司一步一步转型,他们的薪资比例进行了调整,从云服务盈利的比例越来越高。过去我们只要看到营收的大数据就可以了,但后来我们发现,客户必须上线,才能真正享受到我们服务背后的价值。因此我们向员工和销售强调,客户要真正使用我们的云服务,才能真正给公司带来价值,员工的薪资才能得到提升。

这些是比较“硬”的管理方式,我们的软实力也在不断变化。

萨提亚.纳德拉很重视文化上的转型。他上任时曾说过一句我永远不会忘记的话“我们所处的行业并不推崇传统——它只是尊重创新。”创新就要求每一个员工都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刷新自己。

第二是成长型思维。我们愿意去尝试新的做法、新的方案,不惧怕失败。前南非总统纳尔逊.曼德拉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只会赢,或者我会学习。”他的意思是,失败是个学习机会。如果一个人真正拥有这种精神,那他是不会被打败的。这是萨提亚强调的成长型思维。

第三是多元化和包容的精神——D&I(Diversity and Inclusion)。萨提亚上任的时候把我们的使命更新为:“予力全球每一人、每一组织,成就不凡”。这就是说,微软将全世界的人和组织都视为自己的客户,或是未来的客户。因此在面对这些客户时,我们必须秉持多元和包容的精神,来应对他们多元的需求、文化、背景、经济状况等等。D&I对我们来说不只是口头上的一句话,而是已经植入业务使命和策略的基础。

除了以上这些转变,其实在微软还有很多多年未变的东西。

我很荣幸曾有机会在微软创办人比尔.盖茨身边工作过一段时间。他是非常有远见、注重长期发展的一位领导者,对中国市场一直非常看好。三十多年前,他就发现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我们承诺在中国市场深耕投入,对中国的员工、中国的客户、中国的市场、中国的生态都是如此。

在过去两年疫情期间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微软是少数还在招聘新员工的跨国企业。目前,微软在中国拥有超过9000名全职员工,未来一年,我们还将继续扩大在中国的招聘,预计员工总数将超过1万人。如今,在中国的创业公司里,有很多创办人都是微软的校友。我觉得这也是体现了微软对中国员工和人才的承诺。

另外一个承诺是我们对客户不间断的服务。2014年,首个“国际品质、本地运营”的公有云服务平台Microsoft Azure在中国投入商业运营。随后,有越来越多的友商采用了同样的模型。到今年3月,微软智能云在华新增数据中心区域已正式启用,服务能力再次翻倍扩容。

对于合作伙伴生态,微软也一直坚持不间断的维护。从40多年前创办到现在,微软一路跟全球和中国本土的合作伙伴一起成长、共同发展。

这些就是微软对于中国市场、员工、人才、客户及合作伙伴生态几十年都未改变的坚持。

HBRC:过去三年受疫情以及全球经济复杂形势变化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现在选择出海。微软在助力中国企业出海方面做出了什么样的努力?中国客户在出海过程中遇到的普遍挑战是什么?

康容: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海外发掘机会。据我们观察,中国企业出海会面临这些普遍的挑战:

第一是基本技术的挑战。中国企业到海外发展,都想确保在海外的系统、平台跟国内的是相同的,是他们习惯使用的,是安全、合法、合规的。这就牵扯到第二个挑战,即各国合规要求是多元的。比如,有的客户想去欧盟营业,但欧盟有很多针对数据隐私、安全的不同法规、法律。需要怎么去克服这些事情对他们来说是个难题。第三种挑战是招聘人才和寻找合作伙伴:中国企业在生态方面需要当地的合作伙伴支持;而没有当地的优秀人才,也很难成功。   

微软全面支持我们的客户应对这几个方面的挑战。

首先,我们的技术平台是最广的:微软智能云服务覆盖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微软Microsoft Azure公有云服务、Microsoft 365 云办公服务、Dynamics 365智能商业和Power Platform低代码应用平台组成的智能云矩阵,是全球功能最全面的云服务之一。

其次,微软是合法合规的企业。比如微软花了三年多的时间来处理欧盟的数据管理和隐私的问题,我们的1000多个律师和工程师确保了微软全部产品服务和公司内的流程都符合“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我们不但自己会调整,还会把经验分享给客户。

另外,微软在全球有超过40万家合作伙伴,在全球 19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无论客户去什么地方,都会有微软的员工、合作伙伴生态来支持他们。招聘人才更是不在话下:微软拥有全球最大职场社交平台领英(LinkedIn),帮助企业客户在全球高效招聘人才。

HBRC: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技企业之一,微软在ESG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您对于ESG在中国的前景有什么样的展望?

康容:微软在碳排放方面做出了巨大承诺。我们承诺将在2030年实现全球营业、运营和供应链的负排放。到2025年,微软全球所有自营的数据中心、建筑、园区的全部能耗,将100% 转换为零碳排的可再生能源。目前在绿能源的使用率方面,微软智能云Microsoft Azure新增数据中心区域已经成为了国内领头羊。

在国家出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后,许多中国企业客户都在探讨ESG、可持续发展、排碳等方面的计划,但很多客户不知道怎么精准衡量自己在这方面的挑战。因此,我们除了自己的承诺,还用自己的技术做出了一套解决方案提供给企业客户。比如,我们推出了微软可持续发展云(Microsoft Cloud for Sustainability),让企业机构可以记录、报告和减少碳排放,从而更有效地实现净零排放。

除此之外,我们还与江森自控、远景能源、台达电子这些专业的伙伴一起合作,一同成长,为企业客户可持续发展路线提供更多解决方案。

HBRC:在如今如此复杂多变的环境当中,中国企业要生存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企业应该怎么来应对面临的挑战和风险?

康容:在这个充满了“黑天鹅”的环境中,每一个企业、每一个组织都需要想办法克服各种状况。因此,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观念:数字恒力(Digital Perseverance)。意思是说,不仅每一个企业要有弹性和韧性,而且我们数字化的能力要强到足以去应对未来的“黑天鹅”。

这其中包含了几种必要能力:第一是要回应,要有方法尽快反应和调整;第二要恢复,疫情给企业带来大量负面影响,要想办法来增强恢复运营和执行的能力;第三是用想象力来创新,每一种危机都是机会,疫情的挑战也是一种机会。

一个有数字恒力的企业,一定能有这样良性的循环:意外发生了,他们立刻会回应,很快就会恢复,然后会想办法把这个危机变成一个机会来发展和成长。

企业面临“黑天鹅”的时候,数字化的韧性和恒力越强,企业生存和成功的几率就越高。

微软的工作就是利用数字化,在设备、解决方案、沟通能力、协作、生产力、创新等各个方面帮助和支持客户来建立这种数字恒力,这样,无论将来发生什么事,我们的企业客户都能够克服。

HBRC:微软的未来将走向何方?

康容:微软接下来将继续转型,开启我们的第四个发展阶段:行业创新。

在疫情期间,我们观察到一个明显的趋势,即每一个行业都会变成数字化的行业。拿汽车行业来说,在六七年前,奔驰最大的竞争对手可能是宝马、奥迪、雷克萨斯等等;但现在,它的竞争对手可能是特斯拉,甚至苹果等技术公司。金融行业也是一样,在过去,农业银行可能要跟工商银行、花旗银行竞争;现在,它需要和支付宝、ApplePay来竞争。

目前,几乎各个行业的企业都在做数字化转型。它们不需要成为微软这样的技术公司,但是要变成自己行业内的数字化公司。因此,它们需要微软这样的合作伙伴来进行支持。

我们的产品、服务都是具有恒性的。比如Microsoft 365、Teams作为生产力、线上办公、增加协作能力的工具,各个行业都需要。而每个企业客户,不管是金融、医疗、教育、零售或者其他行业,他们都有自己的行业语言,要与自己的友商竞争。所以下一步,我们的目标就是帮助企业客户,在它们的行业内走得更深、更远,支持它们的行业转型。

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微软就要更深入了解不同行业的需求。为此,我们在这一财年会着重进行两种转型:

第一,微软会在全球,包括中国,把越来越多专注某一些行业的部门组织在一起,比如汽车行业、互联网行业、金融行业、制造业、零售业等等。

第二,微软会对客户互动原则进行全面布局和转型。过去,面向不同的产品线和企业级客户,微软有不同的培训内容。今年,我们统一了原则,用以培训全球前线员工。这种培训贯彻了刚才谈到的公仆式领导精神,强调跟客户互动的时候首先要聆听他们的需求,真正理解客户行业的趋势和客户优先顺序的业务策略;最后提供恰当的行业解决方案。


# 下期预告 #

叶世源

万物梁行CEO

2022年9月15日周四19:30

更多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