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汽车遭遇上市后股价连跌 核心技术成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关键

作者 | 《财经》新媒体 王婧雅 编辑 | 潘西  

2022年09月30日 17:23  

本文2042字,约3分钟

作为造车新势力中第四家上市车企,零跑汽车(09863.HK,下称“零跑”)自9月29日上市已连续下跌两日。截至9月30日午间收盘,零跑股价下跌12.7%至27.85港元/股,相较48港元的发行价,跌幅达到42.00%。

值得关注的是,从今年6月末起,港股汽车板块整体走弱,并呈现出明显的下跌趋势,已赴港上市的造车新势力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截至目前,小鹏汽车(09868.HK)已从142.8港元/股高点跌至45.1港元/股,下跌幅度达68.42%;理想汽车(02015.HK)则从165.3港元/股跌至90.4港元/股,累计跌幅为45.32%;而蔚来(09866.HK)也由199.2港元/股跌至119.7港元/股,跌幅为39.91%。

市场普遍认为,零跑选择在此时在港上市并非最佳选择,针对上市时机的选择以及后期发展规划问题,零跑接受《财经》新媒体采访时表示,无论是金融,还是国际形势,全球各方面都处于下行的通道。现在上市的确对于众多排队IPO企业而言不是最好的时机。但是对于企业发展而言,目前上市正处在一个合适的节点。零跑上市并不是为了一次性融资,而是为了后续发展备足弹药,所以相对于上市时点的估值高低,零跑未来的长期表现才是更值得关注的。

零跑方面进一步表示,随着上市后规模逐渐扩大,零跑将加大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方面的研发投入。具体来看,零跑将建立更大的AI训练中心,并在智能驾驶等算法方面进行更多投入,这关乎于零跑未来争夺的产品至高点。此外,今年9月,零跑首批T03已出口至以色列。由于欧洲,包括中东,地中海一带是最合适出口的区域,下一步零跑计划进军欧洲。

事实上,造车新势力个股的股价下跌与其财务表现不无关系。艾媒咨询CEO张毅分析认为,港股投资者大致分为香港市场境内资金以及通过沪港通、深港通、在港开户等方式参与交易的内地背景资金,他们普遍都对在港上市的公司具有较高的利润要求。但是,一个公司的价值不能仅以股价高低来判断,而是要以财务关键指标来判断其市值是否合理。

目前来看,已上市的四家造车新势力均未实现盈利。根据2021年业绩表现,蔚来、理想、小鹏分别实现营收361.36亿、270.10亿及209.88亿元,净亏损105.72亿、3.21亿及48.63亿元。而零跑的营收规模则显著低于上述三家车企,2021年,零跑取得营收31.32亿元,净亏损28.46亿元。

而由营收规模、利润规模、资产规模带来的差异也体现在市值表现中。《财经》新媒体注意到,目前在港股,蔚来市值已达到2026亿港元,理想汽车紧随其后为1884亿港元,小鹏汽车与零跑则分别为777.41港元及318.24亿元。

张毅认为,客观来看,相较其他行业,造车新势力的市值并不算低。以零跑为例,按照其2021年营收净利表现,如隶属其他行业或将成为仙股。新能源车企取得目前市值表现的背后,实则是市场对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期待。尽管相关车企亏损严重,但投资者普遍对汽车行业的未来抱有信心。

“不过,对于零跑而言,未来最大的考验还是财务数据表现。投资者的耐心取决于发展方向是否可持续。现在来看,新能源车市场格局尚未成型。可以预见的是新能源车行业中一定会出现巨无霸体量的车企,但同时也会淘汰落后车企。”张毅进一步表示。

《财经》新媒体注意到,今年以来,受政策、消费能力、疫情、产业链等多重影响,新能源市场格局发生了显著改变。比亚迪超越特斯拉成为新能源市场中的巨头;主打10万左右中低端价位车型的零跑与哪吒一举变为造车新势力中的排头兵;理想换代导致内部产品线冲突,进而引发车主维权;小鹏新车被市场评价为尴尬定位,销量尚不及预期。

在此背景下,众车企为了抢夺更多的市场份额,正在不断扩充产品线,零跑也不例外。就在上市前一天,零跑推出了中大型纯电动轿车C01,补贴后售价为19.38-28.68万元,这意味着零跑产品进一步向上冲击中高端市场,将与比亚迪汉、小鹏P7、特斯拉model3等车型同台竞争。

然而,高端市场正是零跑的短板所在。“目前,中高端新能源市场普遍被特斯拉、蔚小理所占据。由于零跑入局高端市场时间较晚,导致其在高端市场知名度不高,如何提高高端市场占有率是零跑亟待解决的问题。”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表示。

不容忽视的是,不管是零跑,还是蔚小理,亦或者特斯拉,它们的发展与新能源市场表现息息相关。张翔表示,新能源市场经过十几年发展,其发展速度并没有达到预期。以特斯拉为例,目前,其销量表现远不及丰田、大众等传统燃油车企。目前来看,新能源车市场热度虽高,但还未到成熟阶段。一方面,从新车占有率及保有量角度来看,新能源车还远不及燃油车。另一方面,新能源车行业还存在例如电池容易衰减、无法达到整车寿命等技术不成熟的情况。未来,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关键在于降低电池成本,提高新能源车的使用寿命,唯有这样才有可能在销量表现上赶超燃油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