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数字化发展初探

《财经》杂志 文/邓赛赛  

2022年10月24日 13:47  

本文4181字,约6分钟

苏州以产业创新集群为主要发展思路,一方面通过“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方式实现工业经济到数字经济转变;另一方面,依托优质资源禀赋集聚创新要素,探索创设生成数字经济新模式,增强产业链发展韧性,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苏州工业园区,赋能“一流产业新区”数字经济专题培训班。

 

随着数字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资本、智力、信息、物流等生产要素已经成为区域产业结构最核心的竞争力,而构筑具有竞争力的区域产业结构最有效的路径,就是通过培育产业创新集群探寻新的发展模式和增长极。今年苏州明确提出要全力打造全国“创新集群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成为未来一段时期苏州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工业经济转变数字经济的特点

整体上看,苏州以产业创新集群发展为主要发展思路,一方面通过“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方式实现工业经济到数字经济转变;另一方面,依托优质的资源禀赋集聚创新要素,探索创设生成数字经济新模式,不断增强产业链发展韧性,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通过《财经智库》专家组的苏州调研,我们发现苏州在发展数字经济的过程中显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产业政策向数字化转型倾斜。苏州所有区(市)都出台了数字经济相关的产业政策和工作方案,特别是“智改数转”相关的工作方案或产业政策,并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格局,“智改数转”投资稳步提升,项目数量稳步提高。以张家港为例,市级财政每年投入数亿元资金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通过“线上远程问诊+线下实地调研”的模式,面向制造业企业开展免费智能制造诊断,为企业“私人定制”转型方案,帮助企业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智改数转”路径,2022年预计完成“智改数转”项目1200个以上,这将极大提升张家港在“智改数转”方面的核心能力。

二是完善产业生态并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格局。苏州各区(市)依托产业发展基础,结合产业发展特点,重点围绕产业链发展的薄弱点,争相在平台和载体建设、优秀服务商引育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面发力,不断完善产业发展生态,已初步形成较为明显的、以区(市)为区域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以吴中区为例,通过外引内育的方式围绕5G、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致力于构建“标杆试点+行业覆盖”的发展格局,不断丰富吴中数字经济赋能工具库。张家港为提升智改数转的服务能力,引入了包括风云、卓远在内的60余家知名服务商,部署的工业App超过300个,核心能力已位列苏州市第一梯队。

相比于传统的信息化,数字化转型在转型能力上采用全局化、组件化平台,使得公司业务解构、协同和贯穿,实现把生产数据价值化和智能化运营,达到效率和效益的平衡。

在进行数字化转型之前,苏州瑞得恩光能科技有限公司和大多数制造业企业一样,在转型能力、转型价值(成效)和转型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困惑。为此,企业专门搭建了符合公司发展特点的“数字化转型评价模型”,制定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总体架构,引入定制化的MES系统,实现了全车间生产全流程的数据采集、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并实现了设备间的互联互通,以及生产数据的可视化,并能及时准确地通过智能决策系统对于关键数据进行分析,挖掘数据价值,反馈生产流程控制,切实实现了经济利益的增长。

三是建设新型数字经济基础设施。近年来,苏州积极完善以工业互联网、5G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编制完成了《苏州市5G空间规划(2017-2035年)》,相继出台了《关于全力打造“工业互联网看苏州”品牌的若干措施》《“工业互联网看苏州”品牌创新提升行动(2023-2025)》等一系列政策,通过构建“八个一”的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支撑体系,提出了“1-2-3-4-5”思路框架,逐步破解“做什么”“谁来做”“怎么做”等现实问题。此外,苏州率先发布工业互联网区域评估指标体系,推动全市一盘棋、一股绳,均衡化、差异化发展,持续提升工业互联网创新能力,逐步形成具有苏州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发展模式。

截至去年底,苏州已建成5G基站2.7万个,签约启动5G应用项目817个;建成并上线运营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13个,累计标识注册量、解析量均超过20亿条,培育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1个,十五大双跨平台已有12家落户苏州,全市工业互联网平台累计服务企业超7万家,连接设备约94万台。

四是深化人才引育政策。近年来,苏州通过不断深化人才引育政策,依托本地资源禀赋和优质创新载体,引进了包括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内外知名专家在内的多层次人才和团队的进驻,并不断推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以及产业要素集聚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以常熟为例,通过多层次人才引进,创设生成了“苏州·中国声谷”,并向长三角地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现代化产业示范区稳步迈进。

五是金融支持数字化转型。金融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在苏州市数字经济发展中并未完全发挥其应有作用。从调研情况来看,可以看到,苏州所有区(市)均出台了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金融政策,有些地区还成立了产业发展基金,专门用于支持数字经济发展。但也存在金融管理人数少,备案私募基金规模小;投资区域以外地为主(有的地方甚至这一比例超过了80%),对本地产业的支持度不高;投资领域分布零散,针对性不强,与本地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匹配度不高等方面的不足。

六是推动新业态培育成长。数字经济新时代“智改数转”是对制造业的新要求,对于地方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机构调整也起着“催化剂”作用,苏州通过“智改数转”积极探索数字经济发展新业态,并已经发展成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极。以常熟为例,首创开发了“市采通”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通关、跨境物流、收汇结汇、免税申报等一站式服务,正在积极打造市场采购方面的“江苏模式”,目前该平台已输出到广西凭祥、云南瑞丽等地方,相关模式和经验多次获得省部级领导现场视察肯定和中央媒体的报道。

 

数字化转型出现的问题与建议

近年来,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苏州产业发展的普遍共识,苏州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业生态和探索新模式,在这方面成效显著,走在了全国前列,但也要看到苏州智能化和数字化改造存在的问题:

首先,顶层设计还有待加强。苏州各区(市)工业基础和产业发展方向有着明显的差别,有“大而强”的产业,也有“小而美”的产业,从苏州各区(市)出台的产业政策和工作方案内容看,各板块都在积极打造“大而强+小而美”的产业发展格局,限于区(市)的发展能级和产业资源的有限性,这种布局显然会造成诸如创新载体的重复性建设在内的优质产业资源的浪费,从调研结果来看,尤其是在电力资源、生态保护等方面问题较为突出。因此,苏州在统筹规划各区(市)的顶层设计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苏州吴中区太湖新城数字经济创新港。

 

其次,转型意识需进一步提高。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能够有意识或者已开展智改数转的企业都是行业头部企业,这些企业数量少且有专业的战略部门进行转型研究,会抢先捕捉转型先机。但是对于数量庞大且占市场主体地位的中小企业而言,由于资金有限或者缺乏关键技术,也由于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造成了中小企业智改数转的意识普遍较弱。

再则,品牌意识有待加强。一方面,主要表现在品牌意识较弱,品牌打造手段不足。以昆山为例,根据调研数据,近30%企业从更高创新力和更高附加值角度出发,有打造自身品牌的强烈意识,有近20%企业具备一定品牌意识但不掌握科学有效的品牌建设方法和有效传播的手段与资源;其余企业出于短期经营考虑有一定的品牌意识,但没有具体的品牌战略和行动计划。另一方面,品牌宣传力度不够,品牌企业占比低。长久以来,昆山制造企业对品牌更多关注产品质量、企业的质量管理、创新发展、品牌建设、社会责任等诸多方面,但社会传播力度不足,这对昆山制造企业打造品牌标签构成了市场认知层面的阻碍和不利影响。根据2021年统计数据,对比昆山全市2411家规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13家龙头品牌企业合计完成产值占比近45%,品牌企业产值高、数量少,品牌企业占规上企业比例畸低,仅为0.5%。

为此,基于产业发展规律和苏州数字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建议:第一,完善顶层设计,加快出台市级层面的协调政策。顶层设计可有效避免重复规划、重复建设等同质竞争导致的优质产业资源的浪费,通过摸排各区(市)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从市级层面着手,以产业创新集群的发展思路,制定具体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方向,在确保各区(市)发展目标的同时,协调全市资源做大做强各区(市)数字经济。

第二,迭代创设齐头并进。一方面,持续深化智改数转进程,通过工业互联网、5G和区块链等手段不断赋能传统制造业,加快制造业迭代升级,做大做强数字经济规模和质量。在加快集聚创新要素的同时,注意传统产业的智改数转。另一方面,依托苏州优质产业载体和资源禀赋优势,持续通过外引内育的方式,积极对接北京、上海、深圳等数字经济较强城市,集聚更多优质创新要素,发挥好现有政策成效,创设生成更多的数字经济新业态。

第三,树立苏州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一是以打造产业链优势企业品牌到产业链集群品牌为主要思路,完善促进工业品牌发展的相关制度,充分运用政策、法律等手段,创建品牌创争梯队,保障工业品牌健康有序发展。二是建立工业品牌建设组织协调机制、评价体系。三是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媒体的放大作用,深入开展工业品牌多元化宣传,树立工业品牌典型示范。四是指导和支持产业链头部企业把品牌战略纳入企业发展战略,编制品牌战略年度规划,不断夯实工业品牌发展基础。五是实施品牌产品动态管理,保障品牌产品品质。

(作者为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编辑:张燕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