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昆山之路”

《财经》杂志 文/《财经》记者 苏琦 编辑/张燕冬  

2022年10月24日 13:47  

本文5895字,约8分钟

凭借过去40年的积累沉淀和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契机,昆山正在构建一条含金量更高,在全球价值链、生产链及供应链中位阶更高和前景更为广阔的新路径

先进制造业企业——萨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昆山研发制造基地全貌。

 

提起“昆山之路”,人们脑海中浮现的是改革开放初期昆山人筚路蓝缕、白手起家的故事,当时的昆山人凭借“唯实、扬长、奋斗”的精神,紧紧抓住全球电子产业转移的契机,开创出一片新天地。如今,昆山人又喊出“敢闯敢试、唯实唯干、奋斗奋进、创新创优”的口号,凭借过去40年的积累沉淀和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契机,正在构建一条含金量更高,在全球价值链、生产链以及供应链中位阶更高和前景更为广阔高远的新昆山之路。

在全国普遍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的大背景下,昆山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的表现可谓过关。据统计,1月至8月,昆山市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6771.6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8月完成产值977.8亿元,同比增长12.7%,规上工业总产值已连续三个月单月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为锚定全年目标实现最好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前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2赛迪百强县榜单》,昆山再次拿下百强县第一。2021年,昆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4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6.9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进出口总额分别冲过万亿元和千亿美元大关,实现了两个历史性突破。在此过程中,主导产业集聚度进一步提升,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产业产值分别超5600亿元和2800亿元,综合实力连续17年居全国百强县市首位。

 

双轮驱动

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是驱动昆山高歌猛进的两个主引擎。这两大主导产业工业产值占比超全市规上工业产值的80%,13家龙头企业产值占比约45%。8月,昆山电子信息产业和装备制造当月产值分别同比增长14%、18.1%,为昆山的增长继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据介绍,昆山的电子信息产业起步早,产业链完备,产业基础雄厚,产值已接近亿元。昆山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打造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的优势产业,正全力打造新型显示、智能终端、先进计算三个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高地,加快推动产业规模向8000亿级攀升。

昆山电子产业的勃兴,得益于全球电子产业版图的上一轮重组和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契机。

以开放浦东和1992年南方讲话为契机,20世纪90年代初苏州依托乡镇工业崛起形成的巨大加工生产能力,提出“从五湖四海走向五洲四洋”战略,外贸、外资、外经“三外齐飞”,合作、合资、独资并举,各级各类开发区并进,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逐步嵌入全球产业链,实现了“内转外”的根本性转变,形成了外向型经济的“苏州模式”。苏州所辖各县各显神通,其中昆山市“以台引台”“以商引商”,迅速成为台资的聚集地,10万台商台胞在此安居乐业。

“昆山电子产业的发展有一个关键节点,就是昆山2000年做了中国第一个出口加工区,这个业态我们是从中国台湾地区学过来的,正好赶上那一轮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转移,当时台湾地区的十大笔记本电脑的代工厂商有六家落到了昆山,也就奠定了昆山目前的基础。”昆山市发改委副主任万继民介绍说。

昆山是中国大陆对台湾合作“第一城”,是大陆台商投资最活跃、台资企业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对广大台商台胞来说,昆山就是他们的第二故乡。据统计,昆山的两岸婚姻家庭超过500户,近4000名台商台胞子女在昆就读,10万台商台胞也积极参与昆山城市建设发展。2013年国务院批复设立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在两岸产业合作、投资贸易便利化等方面至今已累计探索134项先行先试举措。

截至2022年8月底,昆山全市累计批准台资项目5708个。从1990年首家台资企业落户以来,昆山与台企并肩拼搏,走出一条具有昆山特色、时代特征的两岸融合发展之路。“并肩拼搏”意味着昆山的电子产业已经融入了全球产业链,并在价值链的微笑曲线上不断向上攀升。“昆山的电子信息产业至少跟全球并跑,我们是个开放型经济,虽然很多环节是代工环节,但老早就已经超越了原来简单的OEM,已经走到了ODM,比如平板电脑的代工厂商跟品牌商一块商量东西该怎么做的问题。电子信息产业未来一定是数字经济的主赛道,这也是我们既有的优势所在。”昆山市政府相关人士表示。

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还产生了诸多溢出效应。装备制造业是昆山另一个主引擎,而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精密机械制造,就是围绕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起来的。

日前,C919大型客机完成全部适航审定工作,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将于2022年底交付首架飞机。C919大型客机研制成功,获得型号合格证,标志着中国具备自主研制世界一流大型客机能力。大型客机被认为是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不包括机载系统,仅大飞机自身的部段、部件,如果全部拆成零件,总共约有100万个小零件。在业界看来能成为大飞机的供应商,就意味着对自身技术段位的认证。

包括昆山开信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厂商入选C919供应商,表明昆山的装备制造业进入了一个新的位阶。昆山开信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落户昆山巴城镇,企业主要为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工业,提供金属表面喷丸强化技术设备。喷丸强化是一种利用高速运动的弹丸流冲击金属表面提高其使用寿命的工艺技术,对高端制造工业有着重大意义。这一技术在国外已有近百年历史,而中国在改革开放前一直是空白,大大限制了高端工业国产制造的发展。除了填补国内空白,开信精工的产品已出口欧洲、美洲、中东等地区,拥有来自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行业的1200多家全球客户。

汽车零部件是昆山装备制造业另一个举足轻重的板块,在上半年的疫情中通过了压力测试。“上半年上海的疫情暴发以后,我们明显感觉昆山的汽车零部件产业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在疫情最严重的4月份,工信部天天在协调,我们一方面在抗疫,一方面给国内相关的产业做保障,包括特斯拉在内,因为很多关键零部件和组件都在昆山。这个领域(我们)大概有大几百亿元(产值)。昆山除了没有整车以外,不管是轮胎还是轮毂,都有一批企业在细分领域国内做的比较领先。”昆山工信局人士介绍说。

此外,在工程机械和机器人领域,昆山也有着不俗的表现。

 

制胜之道

日前,《财经智库》中国实体经济苏州课题组在总结包括昆山之路在内的苏州发展经验时指出,尽管早期外资在苏州是典型的“两端在外”模式,但外资仍然对苏州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正外部性,这其中昆山模式居功至伟。通过《财经智库》的调研专家总结出,外资对于苏州本土制造业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产生溢出效应:一是带动更多本土企业为外资企业提供配套服务,例如昆山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提升了其生产制造基础能力;二是有许多外资企业出身的企业家在苏州创业,将外资在当时相对先进的技术水平、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带给苏州民营经济界,比如昆山的“台干效应”;三是外资和港澳台投资企业为本地制造业转型服务,如昆山的博世、纬创资通、友达光电等输出解决方案和管理经验,为苏州企业提供专业的数字化转型服务;四是在政府治理、对外开放等制度创新方面,给苏州以借鉴,例如让昆山打开外资引进之门的全国第一个封关运作的出口加工区,即来自台资的经验。

可以说,外资为昆山的腾飞打下了制造能力和管理理念的软硬件基础。而昆山市政府对昆山产业发展的精准定位和与时俱进的因势利导,则是昆山之路胜出的另一个有力保障。

2022昆山市元宇宙产业发展战略咨询会。

 

“昆山的特点在于,我们做0到1做不了,至少从目前来看能做的非常有限。0到1就是知识创新,是全球一流高校院所,清华、北大、中科院能干的事情,不是我们能干的事情,因为我们现有城市的能级和现有机构承载不了这种东西,当然这不代表不能为我所用。1到10是技术创新的范畴,昆山能不能做呢?我们认为1到6、7都不怎么能做,但7到10我们可以做,偏产业我们是可以做的。10到100,讲到工程创新,这是昆山的强项。”说起昆山的优势,昆山市政府人士如数家珍、信心满满,“如果你是做电子信息领域的某个部件或者组件,不受装备和材料限制的东西,就一张图纸在昆山有的是人能帮你干出来,这是基于昆山三四十年积淀形成的能力。”

在昆山人看来,长三角周边做0到1最有条件的一定是上海,而做1到10最有条件的则是苏州工业园区,而做10到100、100到1000、1000到10000则是昆山的强项,因为昆山产业基础好,有产业集群。

“0到1的人不一定能做得了1到10,1到10的人不一定能做得了10到100。我们做了这么多年产业集群看得很明白,往往是企业作为主体,市场化、成果转化的效果会更加明显,而大学教授来创业,有技术但做不成产品的多了去了。”昆山某企业负责人对此深有感慨。

“智改数转”是江苏全省上下正在力推的工作,但实践证明智能制造不能盲目追求“智能”,要以效果和结果为导向,即是否可以通过智能制造,提升生产效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降低研发周期、运营成本和产品不良率。在电子信息产业占到半壁江山的昆山,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品迭代更新速度日益加快,如果在智能化改造方面无法做到模块化、柔性化制造,产线很难应产品迭代的速度。

昆山的实践证明,他们已经找到了一条相对有效的“智改数转”之路。纬创资通(昆山)有限公司根据自身2010年开始从精益生产到智慧制造的经验,成立服务机构纬技智能,提供从诊断到最终落地成效的智能化改造解决方案,以及全周期的长效服务。

再如以消费类电子代工起家的博众精工,通过较好地将工业自动化底层技术方面的积累,与相关领域生产流程技术诀窍的结合,迄今已将消费类电子智能解决方案、新能源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作为其主营业务领域。

当前作为中国市场庞大主体的中小企业如何实现升级换代,成为人们瞩目的话题。在这方面,昆山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中小企业的发展除了依靠政策扶持,突破资金、技术等发展瓶颈,市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昆山依托13家龙头企业(集团)为中心,做好延链、补链、强链工作,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专精特新发展。同时,构建供应链中占主导地位的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一体化的金融供给和风险评估体系,利用核心企业的“大而强”实现上下游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快而廉”。

 

新产业 新赛道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从30年前代工起家的昆山,如今已经有了利用全球资源突破前行的视野。

“定义产业创新集群的建设,如果仅仅眼睛局限于苏州本地,这个事情是讲不明白的。如果眼界放宽一点,至少是长三角,再宽一点,至少放眼到国家或者全球。像华为这样的企业,它一定有全球布局。昆山或者苏州要做产业创新集群,也得要放眼全球考虑,怎么做产业创新,怎么发挥本身要素资源禀赋的优势,整合相应的要素资源,然后为我所用,这应该是重点要考虑的事情。”昆山市政府相关人士表示。

当前,昆山正在加速“耦合”产业链与创新链,培育形成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2个千亿级和6个百亿级产业创新集群,加快构筑“2+6+X”新兴产业布局,全力打造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

在业界看来,新能源汽车几乎是为昆山量身定做的新赛道。

日前,中国电动车百人会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陈清泰在一次论坛上表示,新能源汽车正在由一个典型的机械产品转化为机械产品基础上的电力电子产品、互联网产品、电子信息高科技的数字产品。未来汽车的新物种使汽车零部件的概念和范畴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电池、电机、电控、功率半导体到网联化、智能化设计的芯片系统软件、计算平台、视频传感器、激光雷达、控制器、执行器到车载控制系统、高清地图、互联网通信、云控平台、AI算法和软件硬件等等,都成了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次汽车颠覆性变革的底层是可再生能源,是电动化、数字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高度融合。而这些方面,恰恰是近年我国发展状况良好的新兴领域。在网联化、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人工智能和5G通信等等方面,我们都处在全球第一梯队,广泛的跨界融合、协同创新是走向成功之路。”陈清泰指出。

拥有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双引擎的昆山,已经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占据了先机。这也正是市场经济的魅力所在:一个产业的发展轨迹和应用场景并不能通过计划事先得到完全精准的预测和规划,但是当契机来临的时刻,各种耦合效应便会带来腾飞的契机。

2022年9月9日,昆山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元宇宙技术应用及产业发展”专题学习会。市委书记周伟主持并讲话,强调要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准确把握数字化转型特别是元宇宙策动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机遇,深化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快构筑“2+6+X”新兴产业布局,全力打造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

一段时间以来,元宇宙正成为昆山打造产业创新集群的关键词。在昆山政商两界看来,元宇宙承载着数字经济的新场景、新应用、新生态。昆山产业基础雄厚、创新资源丰富,在新型显示、集成电路、先进计算、智能制造等产业领域及相关配套方面具有较强竞争优势。

“全市上下要强化机遇意识,找准切入点、突破口,迅速行动‘抢先机’、加快布局‘新蓝海’,切实以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做深做透元宇宙技术应用及产业发展这篇大文章,为昆山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县域示范注入澎湃动能。”昆山市政府人士表示。

2022年9月7日,在昆山举行的新兴产业发展大会上,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对昆山提出新的要求:作为江苏对接上海的桥头堡,昆山要争当长三角一体化和市域一体化发展的排头兵,并完成苏州市委赋予昆山“六个示范”的使命,即成为区域一体发展、产业创新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现代化城市建设、社会综合治理、实现共同富裕的县域示范,力争交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昆山之路”新答卷。

昆山,任重道远,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