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的“吴江版”

《财经》杂志 文/《财经》记者 张寒 王延春 编辑/张燕冬  

2022年10月24日 13:47  

本文6372字,约9分钟

吴江发展趋势有两个方向:一是由生产制造为主转向生产服务为主,二是以开发增量为主转向以更新存量为主。吴江正率先走出一条生态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的新路

吴江区太湖新城。

 

撤市设区已十年,吴江融入了大苏州。

吴江在大隐中修炼自我。没有多少地方能像吴江这样受到上天的眷顾。地处江南水乡,位于江浙沪“金三角”,河道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历史文化绵长,江南文化滋养,吴江,犹如镶嵌在长三角经济圈的一颗珍珠,成为三地联动的关节。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丰饶鱼米地,幽雅水云乡。江南何处好?乐居在吴江。”李白、杜甫、白居易、王安石、苏轼、陆游、杨万里,无数诗人在这里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

这里也是江苏经济最强区,2021年全国十强区的榜单中吴江位居第十,这年,吴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24.53亿元,全年实现增量超200亿元,是2020年当年增量的5倍。全部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增长19.0%,增速超苏州平均1.8个百分点。除丝绸纺织、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光电通信四大主导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作为新的增长点,重构创新产业链。

“中国的实体民营经济看苏州,而苏州的实体民营经济看吴江。”恒力、盛虹、亨通、通鼎、永鼎、东方恒信资本控股六家企业再上“2022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金榜。吴江经济的最大特色和根基在于民营经济,40年前这里就是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渥土壤。民营经济优势在变革中不断厚植,也使吴江的产业链、创新链更具活力和韧性。目前吴江已有27家上市企业、2家世界500强、4家“中国企业500强”、6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50多家“小巨人”企业,25万家市场主体。

 

韧性吴江

漫步同里古镇,你会发现,这里的古镇不是景点摆设,而是活着的古镇。在弄堂穿行,约有1.2万名原住民,“景区社区化,社区景区化”使这里的古镇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

腹有诗书气自华。吴江的气质因江南文化润泽而睿智聪慧。

吴江,三国时吴越争霸的核心区,同里、黎里、盛泽、七都、桃源、震泽、平望,七大古镇让吴江文脉绵长,“醇正水乡,旧时江南”几千年的从容让人安宁。“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中间是吴江”,由于区位独特,东临上海,西濒太湖,南接浙江,北依苏州主城区,吴江以开放的空间结构接纳周边城市的辐射。

20世纪80年代,吴江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苏南模式”是浓墨重彩的历史,曾以“全国百强县”第二声名鹊起。90年代末,乡村集体企业、乡镇工业通过改制为现在的吴江工业经济打下基底,形成了诸多特色产业集群。如今,每个镇都有2个-3个产业集群,如北厍镇皮鞋、盛泽纺织、平望羊毛衫、庙港太湖蟹水产等。与此同时,吴江90年代开始不断导入外向型经济,外资企业扎堆吴江与民营经济相呼应。当时的外向型经济主要是给苏州的台资电脑企业进行配套,那时称为“电脑周边企业”,现在发展成为占比超30%的以台资企业为主的外向型经济。

梳理吴江的经济史,可以发现这里不断自我变革的历程。吴江发改委副主任吴志祥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总结了四个变革阶段: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乡镇工业拔地而起,“村村点火,镇镇冒烟”,打下了吴江工业经济的基底。那时候哪个村镇有集体经济,现在就会以哪个地方为发源地形成颇具规模的特色产业集聚。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的改制,吴江民营企业改的最彻底,形成了一批有实力的民营企业。第三个阶段是千禧年前后,外向型经济不断涌入,以吴江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代表的经开区,引进了大量外资。现在的龙头企业中,过百亿的外资企业不少,主要聚焦在3C行业,给苹果、富士康配套。第四个阶段,从2010年至今是实体经济转型阶段。苏州的实体经济转型比其他地方提出的更早,2010年苏州就提出了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通过一些考核指标体系推动各个部门或者各个片区优化产业结构。

在吴江区调研中了解到,坊间也有争议,吴江的发展模式究竟是苏南模式还是温州模式?吴江的干部多数认为,“吴江在践行苏南模式的同时,又融入了温州模式”。在吴江,有大量温州企业进入,各种企业文化交融共生。这里的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争先意识强,加上这里是一片创新土壤,众多企业都保持了持续创新,彰显了吴江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吴江区属于吴越文化范畴,吴越文化使吴江具有“海纳百川、聪慧机敏、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的内涵特质。正是这一文化内涵,吴江的企业家身上有种崇文睿智、开放包容、争先创优的精神气质。亨通集团副总裁孙中林对《财经》记者表示,作为民营企业,公司从老板到每个高层、中层以及普通员工,工作起来都激情满怀。公司董事长崔根良已经60多岁,依然保持着创业时的激情。

随着时代变迁,吴江产业不断跃迁,呈现出转型的强大韧性。近年来,吴江一手抓智能化改造和信息化融合,提升传统产业,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经济发展动能的加速转换。其中,丝绸纺织、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三大产业实现千亿能级规模,新材料产业迈向千亿级。来自吴江统计局调查局的信息显示,吴江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增上市公司数量持续攀升,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智能车间数量均居全省前列。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江苏省首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都在吴江。

据了解,吴江早在2015年就启动了两轮智能工业行动,明确“智能工业是吴江工业发展的方向与未来”的转型路径,通过政府补贴奖励,引导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2021年,吴江提出 “工业互联网看吴江”品牌,开启了智能化数字化引领转型的新征程。

由于“智改数转”,在三年的疫情冲击下,经历过数字化改造阵痛的企业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劲。

傲林科技有限公司“新一代工业数据智能平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模拟仿真、决策优化核心算法,已积累400余项工业领域人工智能模型,成为吴江区用数据赋能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优质平台企业。亨通集团的亨通力缆投资近2亿元,建成了资源消耗减少、质量效益提升、运营成本降低、环境生态绿色的现代化智能工厂。

的确,对于部分传统产业而言,转型意味着打通堵点、突破痛点,也意味着要克服惰性,走出舒适区,面对各种不确定性。从产业链来看,吴江的相关部门也坦言,目前吴江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还有部分单兵突进,上下游联动较少,一定程度限制了数字化发展整体效益。此外,中小企业尚未完成基础性设备数字化改造,数字化处于单点试验和局部推广阶段,行业间整体数字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截至目前,吴江区已完成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项目1552个,完成投资140亿元,获评7家省级智能工厂、144个省级智能车间,数量连续七年领跑全省,创建省级上云企业1002家。

以新兴产业成长带动产业能级提升,以服务经济培育助力传统产业转型。这是吴江经济发力的另一路径。

借助苏州的政策优势,吴江成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下称“一体化示范区”)重要组成部分,一体化示范区将在中国探索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模式和区域一体化路径。

这样的特殊政策涉及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规划、土地管理、财税制度、要素自由流动、公共服务政策等多个领域。吴江有大量的传统文化古迹,又是“百湖之城”,因此,基于政策定位和自身的环境,吴江不能像其他城市那样,而必须在生态环境、产业、空间、交通、人居环境、社会文化等方面平衡协调。

于是,吴江近年来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生产服务功能,从根本上缓解区域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造成的压力。凭借自身在长三角的优势区位,主要发展研发、创新、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另外,按照吴江发改委、工信局、科技局等部门的分析,目前仍有一些中、低端制造业以及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产业,大约有30%左右产业的提升空间。吴江科技局副局长陈红梅对《财经》记者介绍,传统行业不可能一棍子打死,政府需要帮助引导,工信局和科技局等部门联手,对工业企业质量进行评价打分。工业企业评价在2016年、2017年左右由吴江率先提出,后来在苏州及全省推广,从四大领域对工业企业综合打分,亩均税收、创新指标、创新主体培育、研发强度等,一共15个分值,对企业进行画像,并分为ABCD四个等级,优等生企业,本来水电煤气价格受限,政府部门也会想办法扶持。目前大约有1.4万家工业企业接受评价,引导工业企业往科技创新上靠拢。

通过这些办法,存量产业及其空间结构不断优化。生态重构和文化传承在优化产业和空间布局中相得益彰。

《财经智库》专家组在调研中提出,吴江发展趋势有两个方向:一是由生产制造为主转向生产服务为主。随着示范区的建设,吴江的产业将快速地由目前以生产制造为主的发展模式,转向以生产服务为主的发展模式。这对那些过去只关注产业发展而忽视城市环境、文化传承、生活品质的县域经济来说,是一个探索“样本”。另一方面,以开发增量为主转向以更新存量为主。目前吴江新的空间增量有限,空间更新将成为主流。

正如吴江区委书记李铭所言,吴江将率先走出一条生态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的新路子。坚持用最好的生态环境集聚最优创新资源。大力发展功能型总部经济、特色型服务经济、融合型数字经济、前沿型创新经济和生态型湖区经济,在“有风景的地方”嵌入“新经济”。

 

在开放型空间中“做道场”

从区位来看,昆山、常熟、太仓、张家港距离苏州主城区相对太远,苏州主城区扩张的版图自然延伸到吴江,一来距离苏州主城区近,二来对苏州强化南北一体化发展布局,以及长江三角洲区域融合都极有战略意义。于是,2012年9月6日,吴江撤市设区, 以“吴江区”的身份融入苏州。

而今,吴江撤市设区已十年,吴江和苏州正慢慢融为一体。这里拥有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两个省级高新区,市级开发区十个,占据着苏州主城区面积最大的板块。

此次吴江被纳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域,可谓是站在了国家战略的前沿。一体化示范区使吴江未来不断融入区域发展的开放型空间结构,更加突出区域联动,助力实现苏州的产业创新集群。目前与吴中联手推进“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与虹桥枢纽及虹桥商务区对接。为支撑长三角参与全球竞争的需要,未来将依托上海虹桥,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的科创、研发、总部经济落户吴江区。

江苏自贸试验区苏州片区和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叠加效应,助力吴江提升区域发展的站位,打开了吴江的区位腾挪空间。

为配合这样的占位,吴江今年不断推行制度改革,扣住 “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全力推动一体化示范区建设。被纳入先行启动区的汾湖高新区,突出先行启动区重点,引入了恒力长三角国际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大基础设施联通力度,沪松湖铁路江苏段等项目加快推进,对接青浦东航路的康利大道完工通车。此外,生态共治、政务互通、民生共享等一体化项目都按下启动键。

吴江发改委相关人士告诉《财经》记者,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起来,需要一个典型示范区,初步规划投入600亿元,打造世界级人居环境典范区。示范区承担的任务是做出新的探索,把生态环境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把以前的项目协同上升为一体化发展优势,突破行政地属,打破行政区划,更多进行制度的创新。据了解,目前已经建议两省一市共同成立理事会,具体做法包括各地联合治水、创新工业生态、对鼓励类和淘汰类企业采用不同发展政策,以此促进产业不断迭代升级。

上述吴江发改委人士透露,吴江所在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不仅成立了理事会和执委会,而且从三地抽调干部集中办公,采取实体化办公的方式,做一系列的研究,分五个部门推进各方面的一体化工作,包括跨域项目、公共服务、人才合作、科技创新等。

吴江公开信息显示,吴江区新引进苏州湾国际企业总部中心、中泰长三角绿色创新中心等重大项目,中车城市捷运总部基地、东华大学苏州纺织产业研究院、上海大学(汾湖)新材料研究院等项目陆续签约,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区(医疗器械)挂牌。出台十一条措施支持汾湖先行启动区建设,推进生态、创新、人文融合发展,统筹推进吴江北部“智造组团”、吴江南部“新时尚组团”、沿太湖片区高水平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同时,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机遇下,吴江探索示范区科技创新政策一体化机制,设立科技创新券支持企业跨区域购买科技服务。科技创新券自设立以来,首批纳入的服务机构、高校院所共计464家,服务资源达8975项。目前,吴江已有51家企业申领科技创新券,总金额约2550万元,借此降低企业科研成本。

不过,站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角度来看,产业规划和布局的一体化绝非易事。

在调研座谈中,吴江政府部门负责人对《财经》记者介绍,长三角的区域一体化共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公共服务和交通的一体化;第二层是项目合作,各方一起成立投资公司,共同开发交界点的三个片区,比如联合治水、大气环境治理、土壤治理,还包括一些区域间的沟通交流。最难实现的是第三层,即资源要素的一体化,资源自由流动、产业协同、创新资源协同等,目前实施起来阻碍颇大。

调研中发现,吴江跟上海高校合作,引入研究院,但是在项目落地或资源导入过程中,存在着利益分配以及管理体制限制等具体问题。

“尤为困难的是,过去区域之间的企业上下游合作,上海可能负责从0到1的研发,吴江负责从1到10或者1到100的技术孵化,双方慢慢向合作方向推进,但疫情一来,往往又回归原点,回到了行政区划的限制当中。”吴江一位人士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剧锦文对《财经》记者表示,不同区域在行政问题上的联系,比如税收问题,政府应当出面解决。部分重要的产业链有断裂,政府也可以去帮助。现在的问题在于,在各地政府换届期间,执行力相当有限,所以很多问题没办法急于求成。

在产业协同方面,很多时候政府能做的事情相当有限,更多是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商。涉及到不同区域的产业链,地方政府可以去协调,但是技术上的联系更多是企业之间的事情。

据悉,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合作机制有一定基础,目前也在定期召开协调会议,探索了一些市场化的利益分配机制。剧锦文说,“只要政府的营商环境好,政府官员对待企业不是高高在上的态度,区域合作机制和产业集群建设就能够逐步实现。”

企业的诞生与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制度和文化环境。吴江是一个对于企业家的商业创造比较包容的地方。从制度上保障企业家长期经营的信心,社会文化对于企业家是一种“推崇”尊敬的态度,进而让民营企业生生不息、做强做大。政府所营造的营商环境是江南文化浸润到骨子里的那种儒雅敬畏姿态。

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含新量”,走内涵式、集约化发展之路,围绕“空间重构、资源重组、品质重塑”的总体思路,统筹城市更新和成片开发。吴江正在华丽转身,在长三角经济圈嬗变成中国经济新型的发动机。吴江样本,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