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塔集团中国区总裁詹宏钰: 加强协作分工,增强供应链可持续性

来源 | 《财经》新媒体   

2022年10月28日 18:21  

本文2411字,约3分钟

由民革中央、江苏省政协主办,民革江苏省委、苏州市人民政府、苏州市政协承办,苏州市工信局、民革苏州市委、《财经》杂志、《财经智库》执行的“2022中国实体经济论坛”10月28日至29日在江苏苏州举行,论坛主题为“实体经济的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塔塔集团中国区总裁詹宏钰在发言中分享了他对中国供应链的观点与体会。他认为,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渗透非常之深之广,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强大的基础设施,以及产业集群和统一的大市场,“这个市场不但是消费市场,也是供应链市场,统一的文化,统一的语言,统一的标准,加上不断地升级换代。”

(塔塔集团中国区总裁詹宏钰)

他指出,随着近年本地化生产的发展,以及国产替代产品的发展,现在中国公司可以提供大多数国际市场要求的产品。对印度市场而言,中国产品价廉物美,尤其是一些复杂的机器设备,能够满足印度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

詹宏钰认为,当前,如何优化布局,避免盲目投资,是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如果能够解决好协作分工的问题,投资回报就会大大提高,就会增加国内供应链的可持续性,增加在国际上抵抗风浪的能力。”

以下为发言实录:

詹宏钰:大家下午好。苏州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集中了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仪器厂商等,具有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和产业集群,是中国高端制造业的标杆。

塔塔集团也和苏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先简单介绍一下塔塔集团。塔塔集团是印度最大的企业集团,2021-2022财年销售收入为1280亿美元多,其中2/3是在印度之外,全球共有93万名员工,旗下上市公司的市值超过2400亿美元。集团主要公司是IT服务公司塔塔咨询服务(TCS),塔塔汽车、塔塔钢铁、塔塔化工、塔塔电力、印度酒店集团、塔塔通信,还有最近加入集团的印度航空,它是私有化以后由塔塔集团全资收购的。中国是塔塔集团的重要市场和采购来源地,我们在中国现在有超过十几家公司,超过6000多名员工。

我想分享一下对于中国供应链的一些体会,每年塔塔集团为塔塔旗下在欧洲、美国、印度、中东的塔塔企业采购金额达到20亿美元左右,主要是一些机器设备,零部件备品备件,采购种类不断增多,复杂性也不断增加。在过去,能够满足国际市场要求的公司大多数是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工厂,随着近年本地化生产,国产替代的发展,现在中国公司已经可以提供大多数国际市场要求的产品。当然不同的中国公司管理水平、财务状况、产品价格都不一样。相比其他国家,比如越南、东南亚,大量出口的公司在这些国家多数是跨国公司当地的子公司,本土公司的水平相对低一点,这一点和中国是非常不同的,而且这些国家的产品范围种类相对窄,基本上都是这些跨国公司产业链在当地的布局。如果换了其他产品,一旦采购量增加,成本就会增加的非常多,产能不足,交货期长问题变得愈加严重。

有几个问题,我这里想跟大家沟通一下。第一个,外国公司能不能离开中国市场,能不能和中国脱钩?这个问题可以从宏观数字看一下,在2021年中国制造业GDP约为4.8万亿美元,美国制造业GDP是2.5万亿美元,德国是7700亿,日本是9800亿,韩国是4000亿左右,他们全部的制造业GDP加起来是4.7万亿美元,比中国还少一点。印度越南呢?印度去年制造业GDP是4400亿美元,越南是900亿美元,基本上把所有最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加起来也不过跟中国差不多,这就说明中国制造业渗透是非常非常之深之广,就跟卓贤先生讲的一样。

这些得益于中国内陆基础设施,高速公路铁路,港口设施等等,还有一个潜在的因素就是产业集群,统一的大市场,这个市场不但是消费市场,也是供应链市场,统一的文化,统一的语言,统一的标准,交通货币,法律法规,加上不断地升级换代。

我还想分享另外一个事情,中国从印度进口的数据一般不是变化很大,数量也不是很多,但是印度从中国进口的数量2020年是580亿美元,2021年是970亿美元,2022年头9个月是900亿美元,两国关系经历了很多坎坷,可是并没有影响到印度公司从中国进口产品,这也就是说中国的产品,一个是价廉物美,一个是在印度经济不断发展的时候,它能够满足印度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有些已经是很复杂的机器设备。

既然中国产品这么好,为什么外国公司还在考虑备选方案?这里有很多很多因素,比如说最直接的,新冠疫情以来的港口封港隔离,物流中断,原材料供应中断,成本增加,今年的断电限电,俄乌冲突,中美关系恶化,海运成本激增,去全球化趋势,贸易保护等等。印度政府在2022年4月1日实行了新的对太阳能组件的关税政策,组件40%,芯片25%,芯片供应和上游原材料供应问题频出,导致颠覆性的变化。塔塔作为一个从中国大量采购的公司,不得不考虑备选方案。但是备选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旦选定了供应商要想改变的话,实际上对双方都有较大的伤害。应对的办法,只能说在这种情况下要尽量避免风险,采取备份,和我们国内的供应商共同协商,怎么样解决这些供货问题。

中国市场最大特点就是统一单一的大市场,只有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国家是非常独特,其他国家没有办法和这两个国家相提并论。在这种市场结构下,任何一个产品一旦证明是有需求,它就能迅速推广,企业就能做得特别大,成本又能保持相对较低。一旦这两个国家瞄准了某些产品开始放大的话,其他国家很难竞争。比如说中国任何一个工业制成品可以看到,不断攻克一个又一个细分市场。美国主要是在高端行业,芯片,软件等等。

我们应该发挥这个市场优势,我们现在谈苏州,当然苏州希望这么做,可是你到浙江比如说杭州,它也想要跟苏州竞争,其他省,市也有同样的想法,怎么样在全国范围内最优化布局,避免盲目的投资,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解决好协作分工问题,我们的投资回报就会大大提高,就会增加国内供应链的可持续性,增加在国际上抵抗风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