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点名后,多地紧急纠偏

作者 | 《财经》记者 姚佳莹  张剑 编辑 | 鲁伟  

2022年11月07日 19:36  

本文2245字,约3分钟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要求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切实保障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坚决整治“层层加码”。

在被点名防疫存在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等问题后,郑州、呼和浩特等地区先后表态督导整改上述问题,重申疫情防控措施需科学精准实施。

11月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除明确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会议强调,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切实保障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坚决整治“层层加码”。

发布会指出,黑龙江省大庆市、山西省太原市对来自低风险地区人员采取强制劝返、隔离等限制措施;山西省运城市、河南省郑州市随意将限制出行范围由中高风险地区,扩大到其他地区;广东省深圳市则是随意扩大采取隔离管控措施的风险人群范围。

此外,发布会还提到了一些新问题。如贵州省毕节市、四川省南充市对隔离场所实施收费;郑州市存在随意静默、封城代替管控的问题,还有个别地区以赋码弹窗的形式限制人员出行等。

在被点名后,郑州、呼和浩特、运城等地相继“纠偏”,对“无差别封控”等问题作出回应。

11月6日晚,郑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李慧芳表示,郑州的防疫工作出现封控管控不精细、转运隔离不及时、资源储备不充分、物资供应不均衡等问题,对市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李慧芳称:“我们深感不安并深表歉意。”

为保障患者救治,郑州在当地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发布会明确,将根据医疗资源使用情况,建立完善转运调度、分配收治机制。增配重症患者转运车辆,全力保障有基础病、高龄、幼儿、孕产妇等患者能够及时转运、及时救治。

对于此前饱受争议的无差别小区封控,郑州在上述发布会上明确,将管控区域细化为高风险区和风险单元、中风险区和风险小区、防外溢临时管控区三大类,将风险区域进一步精准到社区、小区和楼栋,明确新增感染者小于2例且在同一单元的小区,仅对该单元进行封控管理,不因个别疫情燃点无差别封控整个小区,尽可能管住极少数、放开大多数。

针对防疫政策存在的“一刀切”等问题,郑州方面表示,目前大多数区域能够做到“应解尽解”,但仍有少数小区执行政策“一刀切”、简单化,比如个别防外溢临时管控区内的无疫小区依然执行不进不出防控措施。对此,郑州市督查组已要求立行整改,并将严肃处理整改不到位的相关责任人。

同样在11月6日,呼和浩特市委书记包钢主持召开市委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会议强调,不准随意延长各类风险区管控时间,及时调整小区风险等级,实施分类精准防控,防止简单化、“一刀切”,用精准的“管”,保障有序的“放”。

呼和浩特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总指挥贺海东表示,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绝不允许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拒绝群众的正常就医需求,绝不允许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拒绝群众的正常就医需求。

被国务院点名的黑龙江省大庆市、四川省南充市、山西省太原市、山西省运城市等,也相继更新了新的防控措施。大庆、太原、运城均在11月5日更新了新的防控措施,大庆发布公告调整市外抵(返)庆人员相关政策,提出包括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落地核酸检测等措施;太原发布公告称,全域恢复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运城有关负责人要求,强化政策落实,慎终如始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做到能力建设再提升、核酸检测再规范、外防输入再严格、应急处置再提速、督导检查再强化,坚决守牢守好运城阵地。11月6日,南充疾控中心发布最新版健康提醒,其中已没有集中隔离“费用自理”的相关表述。

11月7日,浙江省委宣传部公众号“浙江宣传”发布《“层层加码”与“动态清零”完全相悖》一文。文章称:“‘层层加码’的现象之所以频频上演、屡禁不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干部自身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防疫工作中,一些干部只要‘短平快’,出于不正确的政绩观,简单加压群众、对付上级。‘层层加码’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极端负责,实际上却是缺乏担当的体现,是懒政怠政的表现,既没有把中央的政策吃透做好,也没有把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心上。”

上述文章称:“一些地方对‘动态清零’理解有偏差,在防疫过程中私自搞了不少‘土围子’,比如隔离场所收费,随意以静默、封城代替管控,用赋码、弹窗的形式限制人员出行等。这些做法,既缺乏严谨的科学依据,提高了全社会的防疫成本,又严重干扰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工作秩序,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动态清零’大局。”

最新数据显示,11月6日0-24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569例。其中,本土病例535例,包括广东224例,内蒙古57例,河南42例,重庆42例,北京41例,新疆30例,山西22例,四川19例,湖南10例,云南10例,黑龙江9例,陕西7例,福建5例,山东5例,青海3例,甘肃2例,宁夏2例,天津1例,河北1例,江苏1例,江西1例,湖北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