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周子学:逆全球化背景下,要开启供应链保卫战

来源 | 《财经》新媒体   

2022年12月17日 19:56  

本文3621字,约5分钟

“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加速了逆全球化进程,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出现反对全球化的声音。这使得过去几十年积累的国际贸易和供应链体系遭到了沉重的打击。”12月17日,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周子学在由《财经》杂志、财经网、《财经》智库、财通汇联合主办的“《财经》年会2023:预测与战略”上表示。

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 周子学

周子学指出,大国之间对供应链主导权的争夺进入白热化阶段,全球贸易正逐渐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北美经贸区、以中国为中心的亚太经贸区以及以德国为中心的欧盟区全球三大经济贸易圈。

他表示,我国高端制造和先进制造领域在全球产业链中还处于中低端位置,供应链存在“安全隐患”,面临被少数发达国家“精准脱钩”的风险。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他建议要加快研究保障我国制造业供应链安全、探索引领制造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对策。第一,要继续旗帜鲜明地用行动反对逆全球化;第二,要主导制定亚太地区贸易新规则、构建新体系;第三,要开启“供应链保卫战”。

以下为发言实录:

周子学: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财经的邀请参加今天这样一个盛会,在这个时候开这么一个会很不容易,所以向财经的各位致敬。

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逆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制造业供应链安全和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探讨”,大家都知道二战以后,以美国为首的少数发达国家建立和主导了全球化产业链体系,并成为最大受益者。2008年金融危机暴发后,世界经济复苏无力,需求不振使得自由贸易对全球经济增长的作用减弱,从而导致一些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并开始启动逆全球化战略。近年来,发达国家国内经济增长普遍乏力, 其中,美国2022年9月核心CPI同比上涨6.6%,其与多国的贸易中处于逆差状态。这导致少部分发达国家政府和部分阶层无法正视“中国的产业崛起是靠全体中国人民自己几十年内勤劳苦干的必然结果”这一事实,错误地认为新兴市场国家才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因此主动加速逆全球化进程。美国通过主导签订《美墨加协定》、成立“欧盟-美国贸易和技术委员会”、与盟友建立“矿产安全伙伴关系”、组织“全球供应链弹性峰会”、组建美日澳印供应链联盟、举办“美国—东盟特别峰会”、召开“2022年供应链部长级论坛”等措施,试图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供应链体系;为抢占区域合作战略先机,日本积极推动CPTPP于2018年成功签署协议并迅速生效。截至2021年2月,仅亚洲经济体与区域内外经济体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就有186个,占全球区域贸易协定总数的54.9%。

2022年,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加速了逆全球化进程,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出现反对全球化的声音。这使得过去几十年积累的国际贸易和供应链体系遭到了沉重的打击,WTO面临诸多挑战,上诉机构停摆,争端解决机制陷入瘫痪,大国之间对供应链主导权的争夺进入白热化阶段,区域化、阵营化竞争手段正取代以往的市场化竞争,全球贸易正逐渐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北美经贸区、以中国为中心的亚太经贸区以及以德国为中心的欧盟区全球三大经济贸易圈。

近几年,美国在关键技术与产业供应链上不断更新对华政策。就在2022年10月7日,美商务部对其《出口管理条例》(EAR)进行修订,针对我国AI、超算、高性能芯片等产业公布了新措施,控制设备、零部件、材料、软件和技术出口。如美方按最严标准执行上述条款,短期内将对我国 CPU、DRAM、NAND 闪存、GPU和超算相关产业产生较大影响。与此同时,美国不断制定战略吸引集成电路等高端制造业回归。2022年8月9日,拜登总统正式签署《2022年芯片和科技法案》,支持美国本土发展芯片代工和研发产业,计划未来5年提供资助527亿美元,试图在短期内影响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此外,美国等国纷纷出台相关人才政策,高端人才竞争愈演愈烈。针对中国的高端产业人才,美国在用各种政策和制度吸引其赴美工作和投资就业的同时,还出台政策限制美籍华人或持有美国绿卡的中国人在大陆从事高端半导体产业。

当前,中国制造业仍具有较强竞争优势,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供应链规模庞大,有巨大的国内市场,产业政策具有高度应变能力,在劳动生产率、数字基础技术与数字人才体系建设、物流基础设施等方面具备全球竞争力,对跨国公司投资仍然具有较强吸引力。

但同时,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高端制造和先进制造领域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中低端位置,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关键材料、工业软件、关键零部件被卡脖子,供应链存在“安全隐患”,面临被少数发达国家“精准脱钩”的风险。而我国人口红利和劳动力成本优势等传统优势正在消失,缺少领军型人才、一流工程师、和优秀技术工人。此外,与少数发达国家相比,相关数字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立法和制度建设相对落后,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要加快研究保障我国制造业供应链安全、探索引领制造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对策,我们建议:

一是继续旗帜鲜明地用行动反对逆全球化。2022年初至今,在美国主导推出针对我国半导体产业的一系列制裁政策后,美股费城半导体指数(SOX)持续大幅震荡,截至2022年11月3日,全年整体下跌36.14%;韩国半导体2022第三季度生产指数环比减少11.0%,迎来14年来的最大降幅。这表明,当今世界各国命运紧紧相连,逆全球化不可能解主要矛盾,反而会将全球产业的发展推向艰难境地。为此,我们更要旗帜鲜明反对逆全球化,用制度、政策和产业基础优势吸引全球中高端制造业来中国投资兴业。二十大报告也将“制度型开放”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2022年10月25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并提出:健全重大和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机制,推动一批重大和重点外资项目尽快落地,重点鼓励外商投资高端装备、基础元器件、关键零部件等领域,支持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在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

二是要主导制定亚太地区贸易新规则、构建新体系。为继续促进地区及全球贸易增长,我们应更加坚定地通过主导制定亚太地区贸易新规则、全面推进中欧合作来构建新体系。目前,中国积极推进RCEP协定落实并取得显著成效,同时申请加入CPTPP、积极推进落实《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并通过申请加入《数字伙伴关系协定》(DEPA)推进深度参与数字经济等国际合作。截至2022年10月20日,我国已同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9个自贸协定,我们要继续主导制定亚太地区贸易新规则、构建新体系。

三是开启“供应链保卫战”。供应链建设存在难度,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我们也应加快推进供应链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化发展,倡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供应链改革”,重视龙头企业的“链长”作用,利用国内区域间的资源禀赋差异和比较优势形成不同的产业链集群,积极采取措施打赢供应链稳定保卫战。同时,继续出台措施重点鼓励德国、日本、美国等国高端装备、核心材料、工业软件等企业到我国投资。进一步,针对他国的恶意制裁和打压,出台有针对性的反制措施,在全国人大立法层面健全相关法律制度,进一步提升应对国际经贸冲突的能力。

四是更加重视数字技术、发展数字经济。我们应集中精力解决数字经济中的“卡脖子”问题,更加重视集成电路产业背后的基础科学、数控机床、关键原材料和基础软件的发展,加紧完善和更新集成电路产业中长期发展顶层规划,针对EUV光刻机、光刻胶、EDA软件等每一个尚无国产替代的细分领域,加大基础研发投入和创新政策支持力度,夯实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基础。同时,加快数据确权,解决数据流通问题,采用创新机制提高制造业大数据质量。

五是制定中长期顶层规划,引导制造业健康有序发展。通过加强科技教育体制的现代化,实现“工业强基”和“产业基础再造”,摆脱以往追赶式、模仿式的发展模式。继续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实行强链补链,鼓励颠覆性创新的技术和产业发展。

六是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机制、扩大人才交流渠道。及时出台针对性政策,主动解决国内制造业外籍领军人才的后顾之忧。同时,更加重视高端制造业本土人才的培养力度,大力度宣传制造强国、工业文化和工匠精神,改善制造业的就业环境,增强制造业对年轻人的就业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