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能源转型提速

作者 | 《财经》记者 江玮 编辑 | 郝洲  

2023年01月01日 18:55  

本文5495字,约8分钟

如果欧盟能够比较好地应对能源安全危机,中长期而言这一次危机将会成为“一场不被浪费的危机”,因为它将利好清洁能源转型

这个冬天,意大利人需要把供暖温度调低1摄氏度,并将每天的供暖时间减少一小时。在法国,家庭和办公室的供暖温度将被限制在19摄氏度。德国不再为了美观而点亮纪念碑或者公共建筑,西班牙商店的橱窗灯光在晚上10点之后必须关闭。

所有这些节能措施都是为了应对发生在欧洲的能源危机,而引发这场危机的直接导火索是俄乌冲突。在过去多年来,欧洲国家依靠俄罗斯的天然气用于工厂运转、电力生产和家庭供暖,欧盟消费的天然气中有40%来自俄罗斯。但自从俄乌冲突于2022年2月爆发后,欧盟加速了摆脱对俄能源依赖的步伐,如今俄罗斯对欧盟的天然气出口已经削减了75%。

面对失去俄罗斯后的天然气供应缺口,欧洲国家在过去几个月进口了更多液化天然气,开始筹划建立新的管道,对核电的态度也发生了部分转变,并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速度。

欧洲改革中心能源和气候政策高级研究员伊丽莎贝塔·科纳格对《财经》记者表示,由于俄罗斯减少对欧洲的天然气出口,欧洲出现天然气短缺,导致天然气价格创下新高,并推高了电价,使消费者、企业和政府公共预算都付出了代价。但积极的一面是,欧洲已经为这个冬天做好了准备,90%的天然气库存已满,尽管为之付出了昂贵的代价。

在2022年8月创下历史新高之后,欧洲天然气价格逐渐出现回落,然而这一变化并不会立刻体现在消费者的账单上。

欧洲也许可以安然度过这个冬天,但2023年会是更难的一年,因为在2022年储备的天然气中仍然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俄罗斯。而随着俄罗斯通过“北溪1号”管道向欧洲输送的天然气全面中断,欧洲2023年储备天然气将变得更难。

要解决这场能源危机,短期而言,节能至关重要,这也是为何欧盟提出在2022年冬天将天然气需求减少15%的目标。科纳格指出,长期而言,能源短缺会加速欧洲从化石燃料向零碳能源的转型,尤其是可再生能源,同时加速对建筑、工业、供热和制冷系统的节能投资。

在2019年12月发布的《欧洲绿色协议》中,欧盟提出要在2030年之前将二氧化碳排放量较1990年的水平降低至少55%,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如果欧盟能够比较好地应对能源安全危机,中长期而言这一次危机将会成为——借用丘吉尔的话——一场不被浪费的危机,因为它将利好清洁能源转型。但如果处理不好,欧盟的气候议程会受到影响。”德国智库博众智合(Agora)能源转型论坛中国区总裁、国际能源署中国合作部前主任涂建军对《财经》记者表示。

突破能源基础设施瓶颈

在过去几个月里,液化天然气成为欧洲国家替代俄罗斯天然气的救命稻草。

惠誉评级欧洲自然资源及大宗商品评级主管安吉丽娜·瓦拉维娜对《财经》记者表示,欧盟层面的天然气市场将普遍实现平衡,即使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全面中断也不会导致各国采取严格的定量配给制度。“这主要得益于天然气供应的替代方案,尤其是创纪录的液化天然气进口额”。

根据欧洲天然气基础设施组织(GIE)的数据,欧盟天然气库存已经接近存储上限,储气率接近94%,欧盟此前设定的在2022年11月之前将储气设施填满80%的目标已经提前超额完成。

在决定减少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之后,欧盟加大了从美国和卡塔尔购买液化天然气的力度。欧盟委员会的统计数字显示,美国在2022年一季度成为欧盟最大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商,占据了欧盟进口液化天然气将近一半的份额。

“但不确定性仍在,这将取决于2022年冬天的温度,液化天然气能否及时交付,欧盟成员能否协调克服基础设施的瓶颈。”瓦拉维娜说。

进入10月以来,由于气温偏高,欧洲国家开始供暖的时间来得比往年晚。有预测显示,大部分欧洲国家2022年冬天的温度将高于过往。在暖冬的情况下,欧洲对天然气的需求相比寒冬可以减少7%-8%。

进口液化天然气缓解了欧洲的燃眉之急,但同时欧洲不得不面对另一道难题:缺乏足够的基础设施来接收液化天然气。2022年10月中旬,多艘装载着液化天然气的船只在西班牙和地中海的港口外排队等待卸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欧洲港口接收液化天然气的能力已经接近极限。

不同于石油,在缺乏管道的情况下运输天然气需要先将天然气的温度降至零下260华氏度进行液化装入储存罐,抵达目的地之后还需进行再气化才能使用。

目前在欧盟国家中,只有西班牙、法国、意大利、葡萄牙、比利时、荷兰、克罗地亚、波兰、希腊和立陶宛拥有在运行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长期依赖管道天然气的德国至今没有一个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尽管这一事项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但建设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需要时间,在那之前,德国将租借浮式接收站。截至2022年10月,德国政府已经宣布将租用五个浮式液化天然气接收站。

西班牙是欧洲拥有最多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的国家,共有六个,占据了欧盟44%的液化天然气储存能力。由于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程度较低,西班牙是此次欧洲能源危机中受影响较小的国家之一。但由于目前只有两条容量有限的天然气管道,西班牙无法将天然气输送至急需天然气的国家。

西班牙和德国一度希望新建一条穿越比利牛斯山脉的管道MidCat,将西班牙的天然气管道与法国以及欧洲其他地区连接起来,这样西班牙将可以向德国出口天然气。但这一建议未能得到法国的支持,法国认为这一项目成本过高且缺乏盈利前景。MidCat管道项目在十年前启动,但于2019年搁浅。

10月下旬,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与葡萄牙总理科斯塔、西班牙总理桑切斯会晤后宣布将建设一条绿色能源走廊,以一条连接巴塞罗那和马赛的海底管道BarMar取代MidCat管道。BarMar建成后将首先用于运输天然气,但最终将过渡到运输氢气。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德国依赖于俄罗斯稳定且低价的管道天然气供应,这些天然气主要经由“北溪1号”管道输送。但2022年9月底,“北溪1号”遭人为破坏,恢复供应遥遥无期。在爆炸发生之前,这条管道已经在制裁与反制裁的较量中停止供气。已建成但尚未投入使用的“北溪2号”管道则因为俄乌冲突的爆发而被德国弃用。

“通过管道天然气和从美国等地进口液化天然气,欧盟的储气库达到很高水平。我的判断是2022年跌跌撞撞可以过去,但2023年和后年会更困难,因为现在储气库里很多天然气其实还是来自俄罗斯的管道天然气。”涂建军指出。

对核电态度的反复

欧盟决心要在2027年之前停止使用来自俄罗斯的化石燃料。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前,欧盟大约40%的天然气、27%的石油和46%的煤炭要从俄罗斯进口,这意味着欧盟需要寻找更多的替代方案,一度被边缘化的核能也因此重新成为一个选项。

欧洲长期以来对核能的态度存在分歧,法国、英国和波兰积极发展核电,以德国、比利时和西班牙为代表的国家则选择退出核能。但面临俄罗斯能源供应减少留下的缺口,一些国家不得不改变了原有立场。

2011年之前,核电以25%的占比在德国供电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当时德国共有17个核电站。但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制定了退出核电的计划,决定逐步关停境内所有核电站。目前德国的核电站数量仅剩三个。2022年一季度,这三座核电站的发电量约占德国总发电量的6%。

仅存的三座核电站原定于在2022年底全部关闭。但如今德国总理朔尔茨已经要求它们运行至2023年4月中旬。

围绕核电的去留,德国执政联盟内部产生了分歧。对于从20世纪70年代反核运动中诞生的德国绿党而言,要求核电在2022年底前彻底退役是其核心政治诉求。

但面对可能出现的电荒,绿党做出妥协。绿党出身的德国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罗伯特·哈贝克曾在9月表示,三座核电站将在年内关闭,但其中两座可能需要“待机”至2023年春天,一旦德国遭遇电力供应短缺将被重启。

比利时则决定将核反应堆的寿命延长十年,而它原本决定在2025年退出核能。

为了减少对进口天然气的依赖,荷兰政府早于2021年12月提议建设两座新的核电站。波兰政府也加快了发展核电的步伐,选择与美国合作建设本国第一座核电站。

“为了去俄罗斯化,发展核能成为欧洲的过渡选项,但核电在欧洲仍然面对民意和经济性上的挑战。”涂建军说。

在欧盟委员会2019年推出的《欧洲绿色协议》中,核电未被纳入绿色清洁能源,欧盟核电行业一度跌入低谷。直到2022年1月,欧盟才重新将核电纳入可持续投资类别。

法国是欧盟成员里最支持发展核能的国家。分布在欧洲境内的133个核反应堆中,法国拥有的数量最多,达到56个。2022年2月,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将从2028年开始建造六座新的第二代EPR核反应堆,并启动对新建另外八座核反应堆的可行性研究。

法德两国相互输送电力,法国通常是供电更多的一方。但2022年9月,法国向德国出口的电量还不及从德国进口的电量,原因在于法国超过半数的核电机组因为维护或管道应力腐蚀问题处于停运状态。

惠誉评级欧洲公用事业高级董事安东尼奥·托塔罗对《财经》记者表示,欧洲现有的核电机组的平均使用年限已经有35年,总体已经老化。“在过去15年到20年里,核能的主要问题是采用EPR技术新建的核电厂经历大规模的延误和成本超支……这阻碍了新的发展,即使法国正在尝试发展改进版的EPR技术”。

“总体而言,核能在欧洲的能源构成上仍然发挥着作用,但它的贡献很大可能是平缓的,或者开始下降……太阳能和风能预期将有很大提升,这应该是电力结构中取代化石燃料的关键来源。”托塔罗说。

加速可再生能源部署

与充满争议的核能相比,可再生能源被认为是更经济和稳妥的替代方案。

自俄乌冲突2022年2月爆发以来,欧盟成员加速了可再生能源的部署。作为欧盟从俄罗斯进口最多化石燃料的国家,德国计划在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比例从原计划的62%提高至80%。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程度仅次于德国的意大利则决定将可再生能源的发电份额在2030年增加至70%。 

2022年4月,意大利首个海上风电场投入使用。这一项目总装机容量为30兆瓦,并网后可以满足近2万个家庭的用电需求。意大利在2022年还批准了六个新的陆地风电场项目。

德国则在2022年7月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等一揽子能源转型法案,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速度。根据新的规划,德国陆上风电装机容量到2030年将翻一番,达到115吉瓦;海上风能发电量在2030年达到30吉瓦,2035年达到40吉瓦,2045年扩大至70吉瓦;光伏发电则将从2021年的60吉瓦提高到2030年的215吉瓦。在碳中和目标实现之前,扩大可再生能源被列为是压倒一切的公共利益,优先于其他问题。

两家能源与气候政策智库Ember和E3G在10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3月至9月,欧盟的电力供应有24%来自风能和太阳能,高于前一年同期的21%。增产的可再生能源相当于为欧盟节省了8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进口,节省了110亿欧元的成本。

在欧盟27个成员中,有19个国家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创下历史新高,包括法国、意大利、波兰和西班牙。其中波兰创下同比最高增长,达到48.5%;西班牙则实现了太阳能和风能发电量的最大绝对增幅。

“面对俄乌冲突和这场能源危机,欧盟成员加快了在电力行业去碳的进程。”科纳格说。

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是欧盟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路径。2022年6月,欧盟将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目标份额提升至40%,这一目标还可能进一步被提高至45%。

加快部署新的风能和太阳能项目是欧盟REPowerEU计划中的重要内容。REPowerEU于2022年5月出台,旨在帮助欧盟尽早结束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并更好地应对气候危机。

在太阳能和风能之外,氢能也将是取代化石燃料的关键选项。欧盟计划在2030年实现2000万吨绿氢的供应,其中1000万吨在欧盟本土生产,另外1000万吨从域外进口。与使用化石燃料生产的灰氢不同,绿氢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制氢,从源头上杜绝了碳排放。

尽管目前绿氢与其他能源相比在经济上不具备优势,但它仍被视为在未来取代天然气的最优选择。

英国已经开始了世界上第一个家庭氢能供暖网络的尝试。苏格兰天然气管网公司(SGN)在苏格兰东海岸的莱文茅斯进行试点,使用海上风力生产的绿氢用于家庭供暖。首批将有300个家庭加入,之后再推广到更大范围。

苏格兰天然气管网公司方面对《财经》记者表示,之所以选择莱文茅斯是因为这里有海上风力发电机,可以生产绿色电力;它所邻近的法夫能源公园为生产和储存设备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氢气可以直接在能源公园生产和存储,然后向附近居民输送。

尽管处于起步阶段,但氢能未来将在英国乃至欧洲的能源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2022年8月,德国首条运行氢能列车的铁路路线启用。德国早在2020年就发布了国家氢能战略,在国内打造绿氢生产网络的同时扩大进口。在德国总理朔尔茨2022年的多次海外访问中,寻找氢能是一项重要任务。

在涂建军看来,欧盟在清洁能源转型上押宝绿氢,取决于欧盟在未来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能否让绿氢产业链实现规模经济性。“这需要技术突破、好的标准和管制环境,再配合强大的制造业。有很多工作要做,也有很多不确定性。”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