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设计:企业面向复杂和未知的创新式变革

2023年01月12日 17:00  

Thoughtworks推出面向复杂和未知的创新式变革——“变革设计”白皮书,从意识、结构、机制、策略等方面为企业构建应对不确定体系提供思路。企业所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而不是一个工程问题。变革设计给企业带来的竞争力提升可能会是前所未有的。

我们生活在高风险、不稳定的时代。全球化、新技术和更高的透明度,彻底改变了商业环境。环境的不确定性也越来越高。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一系列颠覆性技术在不断模糊行业间的边界,重新定义行业的运行法则和企业的竞争规则。客户认知升级持续加速,远超产品、技术、管理等更新的速度。企业准确定位和捕捉客户需求的难度是前所未有的。经济全球化与大国博弈加剧了国际企业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与外部环境越发不确定相比,企业的内部改变非常缓慢。企业家会沉湎于成功经验埋设的陷阱,无视不确定性的激增。即便是表现较为成功的企业也通常会陷入思维定势,没有意识到经验的作用已经弱化,组织结构、流程、文化等多年保持不变,简单地复制着过往的成功经验,忽视动态变化的用户需求。

更甚的是,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缠绕。每一个问题都会让偶然出现的危机更加严重,而趋势的叠加,加大了挑战,让很多CEO深感不安。2019年华为事件等教科书式危机表明,在频繁并且突如其来的危机面前,许多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企业也无法免于被冲击。面对不确定性越来越高的外部环境,企业如何提高危机应对能力?如何免受危机冲击并从中受益?

Thoughtworks推出面向复杂和未知的创新式变革——变革设计白皮书,从意识、结构、机制、策略等方面为企业构建应对不确定体系提供思路。Thoughtworks认为,面对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企业需要具备更强适应力和预见性,审时度势,捕捉环境变化,做出更具杠杆作用的决策。这也契合了VUCA时代领导力转型与发展调研报告中的研究。据该调研报告显示,VUCA 环境正在驱使领导力从相对独立的“行为”能力转向面对VUCA环境带来的挑战,对领导者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最显著变化是要求领导者具备跨界思维能力。此次推出的变革设计白皮书核心理念是,一种融合了设计思维、系统思维和未来思维的新型设计范式和思考框架,它不只关注用户,同时也纵观整个系统,关注用户所处的环境,与社会变迁的趋势,从而以全局的视角来重新解读设计问题,以长远的目光来提出解决思路,并最终落到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中。(见图表“变革设计”

图:“变革设计”

设计思维暴露出局限性

企业一直以来采用的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在1980年被提出,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创新领域极具代表性的思维范式。然而随着商业环境复杂性的递增,设计思维也暴露出其局限性。

局限一:设计思维的静态呈现。设计思维更关注当下静态的现状,并以此为出发点寻找解决方案,忽略了在更长久时间维度上对变化的理解。企业在运用设计思维时对于用户需求的挖掘,更多基于以往累积经验,只针对当下现状的需求切片。比如汽车行业,整车开发周期较长,长则四、五年,短也需要两年左右,企业要做的不仅仅是准确识别出用户需求,而且要把握用户需求的变化趋势,甚至要预测和引领市场未来需求。静态呈现会潜意识中让企业领导者在做决策时认为当下所面临的危机或机会比未来更重要,因此放弃更长远的考量。这种短期思考模式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柯达就是典型案例。该公司在1975年研发了第一台数码相机,却过度依赖成功经验、沉湎于满足既有客户的需求,将大量资金用于既有技术和既有客户的身上,挤占了对新技术和新市场的投资,失去了引领数字革命的机会。

局限二:设计思维的分析性思考。这种思考模式使得企业在解决复杂问题时过于侧重从用户视角进行问题拆解,分析用户所面临的问题,按优先级进行筛选,逐个击破。分析性思考本身没有问题,但忽视了其背后可能隐藏的关键假设,即被拆解的多个简单问题之间相互独立。倘若这个假设被打破,这种解决问题方式就无法获得全局最优,甚至可能给全局带来负面影响。以Thoughtworks曾面临的真实问题为例:自闭症儿童项目。为了让自闭症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依据设计思维以人为本的准则,自然是定义用户面临的问题,但随着深入的了解,研究不得不转换方向,这是因为与用户相关联的角色十分庞杂:医药、干预机构、公益组织,以及相关学校和企业等等。诸多子问题相互影响,彼此制约,形成一个异常复杂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此情景下,只是简单地线性划分问题是不够的,需要动用全局视角。

新型设计范式变革设计问世

在一个不断加速的社会中,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展,企业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从单一产品或服务、到商业组织、再到更复杂的社会甚至生态系统。经验作用的式微以及设计思维的局限,引发企业领导者反思,迫切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思路。Thoughtworks针对之前的一些实践经验进行全面复盘,找出实践工具对应的不同设计思维和设计理念,补足现有四维框架的短板,拟定出框架,同时结合学术研究领域的理论基础,进行多次探讨,找出目前实践中比较切合的方向,即系统思维和未来思维。通过结合实践经验提出新的设计思考范式。Thoughtworks将其称之为——变革设计。因此,变革设计是融合了设计思维、系统思维和未来思维的新型设计范式和思考框架。

设计思维指引我们找到问题切实可行的切入点,帮助解决方案快速落地。(见图表“设计思维的‘双菱形’模型”)。系统思维得以帮助我们从关注单一系统元素(用户),切换到关注与设计问题相关的各个相关元素与其中的关系,给与全局化视角。从全局出发,多维度看待并客观分析问题,梳理挖掘出问题与问题、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到最重要的核心元素,构建系统的运转规则。系统思维考虑系统的整体结构、模式和周期。这种广泛而全面的视角使组织能够确定解决尽可能多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在系统思维中,这些解决方案被称为杠杆点,因为它们利用整个系统的改进。未来思维帮助我们从目前对于当下问题的关注,扩展到对该问题过去的模式以及未来趋势的关注,以发展与动态的目光解决问题。它是一种系统性的探索多元未来的思考方式。变革设计并非拼图、机械地绑定在一起,而是深入融合,相互驱动。运用设计思维和系统思维解决复杂问题,运用未来思维在不确定中创造可能性。每种思维方式都有其特有的看待角度和认知局限,只有深入理解其理念和思考方式,互相取长补短,才能做到灵活变通。

图:设计思维的“双菱形”模型

总结来说,变革设计为宏观尺度的创新而生,它融合人之需求、系统关系、变化趋势这三种视角,通过一系列的设计方法来演化现有系统,在复杂和未知的环境下,使其朝着我们倾向的方向发展。

准确落实到方案中

尝试转变整个组织朝向变革设计方向进行转型,企业所面对的则是一个超大规模的复杂系统,传统的思想、框架、方法论也许都需要改变。无论如何,理解这个复杂系统、尊重这个复杂系统、和它共生、不期待用一个简单化的方法解决,是尝试的第一步。因此,Thoughtworks 为变革设计量身定制了应用框架。(见图表“变革设计的应用框架”)。

图:“变革设计的应用框架”

整个框架保留了设计思维“双菱形”的基本架构:左侧聚焦问题域的实践、右侧聚焦方案域的实践。同时,Thoughtworks对双菱形进行了整体升级:左侧问题域引入黄色扇形模块,强调了问题探索的新维度;右侧方案域引入蓝色扇形模块,强调了方案落地的更多考量。在作为衔接问题域和方案域的中间部分,强化了愿景定义在设计过程中的作用。整个框架由探索、重构、愿景、创造和催化五大环节(菱形部分),以及问题域、方案域两大范式转变(扇形部分)组成。整个框架并非“线性的设计流程图”,按照框架按部就班地应用也并非该变革设计想要表达的本意。实际上,变革设计过程中,企业极有可能从其中一个环节切入,并在其他环节之间反复跳转,来寻找方向。实践者应该避免落入“一味地按照图表从左至右的顺序来线性执行”的误区。

企业在实践过程中要给与探索和重构(扇形部分)充足的耐心和时间。因为执行中,企业为了追求成就感会希望尽快推进到解决方案部分。但其实在面对复杂性问题时,我们往往需要投入70%-80%的时间去重构和定义问题。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愿景部分也需要给与充足耐心和时间,把所有问题思考清楚,各个利益相关者达成共识,才可推进到实施阶段。

企业竞争力获得提升

变革设计的发展和创新在各个领域的渗透,创新对象也日趋发展,从最刚开始的设计工业产品实物的样式、单一数字产品的交互界面,到设计线上线下结合的服务,再到设计提供服务的组织和流程,设计对象从一个个孤立的产品,转变为复杂的系统。在所有这些复杂度背后,是错综复杂的人事关系、组织形式、流程指标、文化和能力。这些同时也拥有极高的不确定性,除了来自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更来自组织内部的变化,因此企业所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而不是一个工程问题。但变革设计给企业带来的竞争力提升也可能是前所未有的。

Design deeply。企业会更关注更深度的一些设计,关注那些隐藏的、不可见的系统内部的联系和制约。比如Thoughtworks曾与之合作的医药企业,为了解决患者用药依从性低的问题,如果仅着眼于患者本身,问题看似简单。但置身于整个系统,会发现影响患者持续用药的因素涉及方方面面。

Design dynamically。企业会关注可能的变化趋势,用动态的眼光思考当下的需求、环境以及组织本身,做到未雨绸缪,甚至在行业里保持领先地位。例如在为财富管理品牌进行旗下APP体验升级时,变革设计除了基于当下设计补足体验上的痛点,更是系统性地研究了多层级的体验趋势,了解该品牌APP在业内的体验定位,利用异业的趋势结合其自身特色构筑差异化的体验功能,并延伸规划了未来短期内产品的体验发展方向与支撑设计的体验策略。

Design holistically。企业会时刻将各方需求放置于更大的系统中重新思考与其他元素的关系以及影响。例如Thoughtworks合作的门店体验优化项目,经过用户、竞品和市场等多个维度的探索,对于该品牌的未来门店,Thoughtworks提出了“打造一家品牌调性凸显的,沉浸式生活方式的体验门店,激发人们对家居生活的美好想象”这一愿景。同时,基于此愿景基调,从品牌、产品、服务以及空间环境等多位维度提出了策略支点,每一个策略支点都从不同的维度帮助愿景的实现。

同时,变革设计可以顾及现今许多CEO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对企业而言,是责任更是价值。以Thoughtworks合作的制造企业为例,变革设计可以帮助企业找到一个足够具有杠杆作用的切入点,比如上下游的产业联盟,践行可持续发展的企业通常期望尽可能的降低每个环节的成本和消耗,拿运输为例,该制造企业与联盟中的其他材料企业探讨了共同运输、机会共享的解决方案,最大程度的降低该环节重复的运输成本,并能够让客户一次性及时收到货物。

在一个行业动荡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企业和组织如何才能看清环境、市场、客户的易变性,在竞争频出的新环境下抓住客户摇摆不定的需求,面向未来做设计和提前布局,是每一位企业领导者都绕不开的议题。正如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在《反脆弱》一书中指出,最成功的企业就是懂得接受事物的内在不可预测性并利用它的企业,启发企业建立反脆弱体系,确保企业与持续变化的环境一起进化,来享受黑天鹅现象带来的好处。

点击此处,下载报告。


时青靖|文

更多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