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起港澳与内地通关,核酸阴性政策有差异

作者 | 《财经》特派香港记者 焦建 编辑|苏琦  

2023年01月05日 18:08  

本文1773字,约3分钟

在目前的通关安排基础上,香港方面将会与内地一起持续关注并及时更迭安排,例如增加其他口岸、开通高铁及增加配额等

1月8日起,中国香港与内地的通关渠道将包括3个陆路口岸,以及港澳码头、机场、港珠澳大桥等。图为2022年末跨境人员稀少时香港港澳码头内停泊的运输船只。《财经》记者 焦建/摄

1月5日下午,中国香港特区、中国澳门特区与内地双向通关的政策细节先后浮出水面。

按照当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相关记者会上公布的细节:通关从1月8日开始,首阶段通关会开通7个口岸,为确保安全、有序及顺畅,通关初期将设置人数限制。

同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亦宣布优化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措施,并自1月8日起实施,即自香港入境人员凭行前48小时新冠病毒感染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入境,将检测结果填入海关健康申明卡。不再对自香港入境人员实施全员核酸检测。对健康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者,可放行进入社会面。

这意味着,为降低通关可能带来的风险,由香港入境内地的港人,以及入境香港的内地人士,均要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同日,澳门特别行政区社会文化司司长欧阳瑜则透露:澳门将于1月8日零时放宽多项入境、过境防疫措施。包括取消所有口岸的强制入境健康申报措施及入境后的健康管理措施。由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入境的人士无需出示任何新冠病毒检测证明。

具体而言,中国香港与内地的通关渠道将包括3个陆路口岸,以及港澳码头、机场、港珠澳大桥等。其中,每日可由香港北上单向人数约为6万人(约5万人经陆路口岸,约1万人经其他渠道)。

值得注意的是:每日经3个陆路口岸(深圳湾、文锦渡及落马洲支线)北上及南下的配额共有5万个(分别为3.5万个、1万个及5千个名额),跨境人士需要在网上预约陆路通关名额,只有在成功预约指定日期、时段、口岸后才可过关。

新冠疫情传播期间,深港两地以往频繁的人员往来受到极大限制,因此亦积累的大量往来需求被形容为“堰塞湖”。据《财经》此前报道:在相关政策的推出方面,香港特区政府近日一直在强调“逐步、有序,安全、稳妥”原则,亦考虑三个元素:一、初期考虑每天的人数和口岸;二、兼顾两地疫情的变化和风险管理;三、尽量取得最有利平衡。

针对目前的安排,“这是出于两地商讨得出结果,其中陆路口岸需有序,亦因为内地部分有口岸正进行工程,暂不宜运用,特区政府亦有考虑市民习惯、汽车通关的需要。”李家超在相关发布会上称,“每日有6万人可经香港进入内地,相当于每月可有近180万人次过关,两个月就有超过360万人次,差不多是香港人口的一半。香港特区政府会密切留意通关情况,确保安全有序。”

对于内地入境香港的人士,香港特区政府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指出:虽跨境人士抵内地或香港后不用在当地做检测,但建议所有入境香港人士每日做快速检测及留意身体状况。而假如入境香港后验出阳性,均要网上呈报。

据香港卫生署公布的隔离政策:目前患者在有需要的时候可以点对点外出求医。非香港居民可自费使用私营服务。私营医疗机构已可直接向药厂购买新冠口服药,如相关病人到公营设施求医,必须付全额费用。在疫苗注射方面:短暂来港的非香港居民不可免费接种疫苗,最快于1月上旬则可到私营机构自费打针。

在配额限制的具体执行方面,为方便在内地的港人回港,以及在香港的内地人返回内地,他们将不会被计算在配额当中。此外,春节过后香港方面将恢复跨境学童参与面授课堂,跨境学童亦不需要进行网上预约。除陆路以外的其他4个口岸之所以不设立人数上限,则与海、空与港珠澳大桥可按照运载能力设定最高旅客量有关。

在目前的通关安排基础上,中国香港方面亦将会与内地一起持续关注并及时更迭安排,例如增加其他口岸、开通高铁及增加配额等。其中,香港特区政府运输局长林世雄表示:高铁停运已3年,需进行演练、重新熟习系统,将不迟于1月15日复运。

在医药物资供应方面,中国香港目前市面上已出现了部分退烧药被抢购的现象。但卢宠茂表示:市面上有756种药含有扑热息痛,除个别品牌外,其他品牌供应稳定。公营医疗机构有维持5至6个月的使用量,足够病人使用。特区政府会继续提升采购量,且正考虑按情况动用“特别药物储备库”,用额外采购药物预留弱势社群,有需要会立法规管买卖药物。

1月5日,中国香港新增18422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其中164宗为输入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