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
-
胡胡Luke8年前经常说谎,善于说谎的人,情商很高的人,说谎虽然是他们的标配,他们知道自己在说谎,所以,他们更多愿意不说话,更愿意衬托别人 隐藏自己
-
zhjd20108年前莉亚•明森(Julia Minson)、妮可•鲁迪(Nicole Ruedy)和施韦策的研究表明,相比从积极角度提出的问题(“设备状态良好,对吗?”),从消极角度提出的问题(“公司很快需要更换设备,对吗?”)更容易获得诚实回答。相比肯定虚假陈述,人们似乎更难否定正确陈述。--------巧妙的提问
-
改了我也能找回来8年前你还可以参考一个方法,引导谈判对手无意中露出底牌:要求增加意外条款,让对方的主张附带财务责任。如果对方不同意,那可能是因为他在说谎。至少,对方的这种反应能让你继续追问。 设想你的
-
rootyan8年前你要做的不是识破谎言,而是抑制对方说谎。
-
Galel8年前朱莉亚•明森(Julia Minson)、妮可•鲁迪(Nicole Ruedy)和施韦策的研究表明,相比从积极角度提出的问题(“设备状态良好,对吗?”),从消极角度提出的问题(“公司很快需要更换设备,对吗?”)更容易获得诚实回答。相比肯定虚假陈述,人们似乎更难否定正确陈述。
-
boa4878年前如何和撒谎者谈判 莱斯利•约翰(Leslie K. John) 2016-08-24 15:51:23 防止在谈判中被骗的方法:不是识破谎言,而是抑制对方说谎。 社会心理学研究已发现,人们会说谎,而且经常说谎。 一项重要研究显示,人们平均每天说谎一到两次。谈判者也不例外。根据1999年到2005年期间的研究,如果具备动机和机会,做交易时大约一半人会说谎,希望借此占得上风(虽然实际上可能起负面作用,阻碍双方找到创造性的双赢方案)。因此在准备谈判时,你必须采取措施防范可能的欺骗行为。 很多人认为,为此应提高识破谎言的能力。而一项元分析(针对研究的研究)发现,人们正确识破谎言的概率只有54%,不比掷硬币好多少。即便专供在可控环境下测谎的多种波动描记器,也有很多无解难题,判断错误的概率达1/3。人们尤其无力识别包裹在奉承话语中的谎言:老板承诺随时可能给你升职,供应商保证你的订单最优先等等。对于符合固有观点或内心愿望的信息,我们习惯于照单全收。 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防止在谈判中被骗?有的:你要做的不是识破谎言,而是抑制对方说谎。 1促进良性互动 人类对于交换信息有显著的互惠倾向:当别人分享敏感信息,我们会本能地报以同等的坦诚。实际上,仅仅告诉对方有人(甚至是无关的陌生人)泄露了秘密,也会促进良性互动。在笔者与亚里桑德罗•阿奎斯蒂(Alessandro Acquisti)和乔治•卢文斯坦(George Loewenstein)针对《纽约时报》读者进行的一系列研究中,我们向实验参与者列出一些不道德行为,如骗保、偷税等。相比被告知只有少数人承认有过类似行为的参与者,被告知“大多数人”承认有过类似行为的参与者,透露自己有类似行为的概率高出27%。 在面对面交流中,互惠心态的作用更明显。在亚瑟•亚伦(Arthur Aron)和康斯坦丁•塞迪基德斯(Constantine Sedikides)主持的实验中,参与者随机分成两人小组,其中有些组合只是闲聊,有些则须共同回答一系列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结果后一类组合成为朋友的概率更高(有一对甚至喜结连理!)。谈判的主要目的当然不是结成紧密关系,但根据莫里斯•施韦策(Maurice Schweitzer)和蕾切尔•克罗森(Rachel Croson)的研究,相比陌生人,人们面对熟悉和信任的人时较少说谎。 推动良性互动的一个好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