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为何要学习理财?

文|王胜  

2014年12月06日 07:49  

本文2041字,约3分钟

我们教孩子学习管理“金钱”,真正目的是教他们学会管理自己

经常有人问我两个基本的问题:

小孩子为什么要学习理财?穷人的孩子没有钱,为什么要学习理财?

说到“理财教育”,人们往往认为就是教人学习如何投资赚钱,如何“钱生钱”。 既然是赚钱的事情,那就是大人的事情,小孩子的中心任务是学习和考试。穷人的孩子根本没有钱,就更没有必要学习理财!

这种观念看上去有道理,但实际上,对孩子的成长和适应未来的社会,极其不利。原因就在于他们不了解什么是“理财教育”。

我们在6-15岁的儿童中推广阿福童理财经济公民教育,在16-22岁的年轻人中推广青年行理财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践。几年下来,现在很多人已经认识到了儿童学习理财的必要性。

很多家长反映,和孩子一起分析家庭的日常开支,参与家庭的生活计划,孩子就有机会真实地体会到父母为这个家庭所做的贡献,感受到父母的辛苦,感恩父母的付出,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感恩教育。

随着人们对待理财教育态度的转变,很多人已经意识到“理财教育”不仅仅是教人投资赚钱,还教孩子学习如何认识与发现自我,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通过小组实践学习团队合作,如何与他人相处;学习从小做计划与预算,科学地管理钱财……

当“理财”不再是赚钱的同义词时,家长的态度也在发生着可喜的转变。

那么,那些城市打工子弟,和贫困地区的孩子,他们根本就没有零花钱供他们管理。这些孩子,为什么要学习“理财”?学习“理财”对他们又有什么好处?

坦率地说,我也是花了三年的时间,才找到答案。

2011年,经朋友介绍,百特的教师和志愿者去贵阳的一所打工子弟学校教“阿福童”小学生社会理财课程。

这所学校坐落在贵阳城郊铁路边上的一个楼房里。很小的校园,如果还可以称的上是校园的话,挤进了三百多个儿童。校园里面没有运动场,也没有厕所,小学生上厕所要穿过旁边的铁轨去铁道对面远处的厕所。

学校的学生全是周围农民工的子弟。这些孩子即使坚持上完小学,初中到哪里去上,没有人知道。但有一点人人都明白,就是这三百多个孩子很少有人能去上普通高中,更不用说上大学。

这所学校的校长很有爱心。他自己也是一个农民工。打工几年后看到很多老乡的孩子没有学上,整天在铁路边野跑。于是租了这处随时有可能拆迁的房子,买来一些桌椅,就办起了这所农民工学校。

校长告诉我们:“我们学校只需要教给孩子们两样东西就行了:一样是如何做人,如何待人接物;一样是如何管钱,也就是理财。”

校长很朴实,他认为他的学生长大之后,有了这两样本领,至少可以独立谋生,甚至可能因此改变命运。这位校长的话让我震撼,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阿福童课程对于孩子们的重要意义。

尤其是我们的 “阿福童社会理财课程”,教学方式是采取小组学习,教学内容中已经包含了教学生如何认识自我,学习沟通、合作、管理钱财等基本的内容。

这些看似简单的内容其实正是这些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迫切需要的。

再后来,我去荷兰阿姆斯特丹参加了一个国际金融教育会议,会上有同行分享一个案例。在巴基斯坦,有一个公益机构在监狱里教青年人学习理财。这些年轻的犯人身上没有钱,监狱为他们建立了“行为银行”,专门给他们设计了存折,让他们记录他们每天的美好行为,例如一天下来没有打架、没有骂人之类。然后通过积分换取一些优待的机会。“行为银行”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很多犯人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都发生良好的改变,效果出奇得好。

这让我一下子想通了一个基本的道理:在面向儿童及青少年开展理财教育时,“钱”不仅仅是钱,钱其实只是一个教育的道具!

我们教孩子学习如何管理“金钱”,其实真正的目的是教他们学习如何管理自己!自我管理的能力是让孩子终身受益的本领。

我的朋友刘航是成都人,2009年去美国卡耐基学院留学,同时在一家留学机构兼职。这个机构主要帮助那些在中国读完初中或高一的学生去美国读书。几年下来,他得出一个宝贵的经验:这些中国的学生到了美国之后,成长的情况和国内的学习成绩并没有多大关系,但和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关系极大。

凡是那些在国内娇生惯养、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会和人相处、不会独立和自我管理的孩子,到了美国主要靠自我管理的校园,就像放养的羊一样,很多人结局很惨!

从事理财教育(包括经济公民教育)这几年,我们很清楚地知道儿童是需要学习理财的,穷人的孩子更需要学习理财。“财”这个概念对于儿童而言,是金钱、是时间、也是资源;也是他们的整个人生。通过学习理财,进而学习如何管理他们自己,管理他们的时间、资源和人生,让他们有机会成长为于社会有益的公民,也有机会成为改变自己命运的天使。

这就是我们工作的价值,也是我们能够一起为孩子做的一点点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