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没有老婆,小菩萨哪里来!?”这是三师兄的“狮吼”,令鲁迅彻底省悟了和尚有老婆的必要,以及一切小菩萨的来源,不再发生疑问。(见《我的第一个师父》)
然而在日本,我们还是发生了疑问:和尚为什么有老婆,而且还吃肉喝酒唱卡拉OK?日本和尚大多数结婚,生下小菩萨继承寺庙,这是和尚的家业。和尚不过是三百六十行之一,跟俗人一样过日子,像鲁迅说的那样,只是“穿起袈裟来做大和尚,或者戴上毗卢帽放焰口,‘无祀孤魂,来受甘露味’的时候,是庄严透顶的”。日本人大都认为日本是佛教国家,我们觉得像一个笑话。以前曾听说,中国佛教界派三五僧人去东天取经,但回国后一个跟一个还俗,有的又回到日本,做起了快活和尚,此后就只往戒律森严的东南亚派遣了。
日本佛教是中国传过去的,大约在公元538年,钦明天皇七年。岛上自来有土著信仰,第一次看见百济圣明王赠送的一尊释迦佛铜像,钦明天皇问群臣,拜不拜呢?
公元6世纪末至7世纪前半,都城在奈良盆地南部的飞鸟地方,推古天皇登基,圣德太子摄政,他深信并大力兴隆佛教,建立法隆寺等寺庙。作为外来文化,佛教起初就是由国家主导的国家宗教。出家当和尚要经过国家考试,有名额规定,分配各寺庙。他们是国家公务员,镇护国家,不可以聚众说法。未经国家批准的,叫私度僧,就犹如私人企业的员工。都城在奈良的时代(710-784)虽然出现了所谓南都六宗,但尚未形成正规的宗派及教团。以平安京为都城的平安时代(794-1185)出现了两颗巨星,那就是最澄和空海,他们到唐土取来了真经,分别开创了天台宗和真言宗。平安时代也到了末叶,私度僧多达三分之二,“山川草木国土悉皆成佛”这句话广为流传。
镰仓时代(1185-1333),法然、亲鸾、道元、日莲等宗祖辈出,致力于改革,贵族置庶民于不顾的旧宗教变成救济民众的新宗教。率先有法然开创净土宗,将整个佛教凝结到一点:只要口念“南无阿弥陀佛”,死后就能去阿弥陀佛的净土。用不着修行,谁都做得来,佛教日本化,变成为大多数日本人的了。
历史的虚像
现在日本佛教主要有六宗:天台宗、真言宗、净土宗、净土真宗、曹洞宗、临济宗、日莲宗。宗下有派,净土真宗奉亲鸾为宗祖,有十派之多,其中,净土真宗本愿寺派(西本愿寺)与真宗大谷派(东本愿寺)是两大教团。日本寺庙约77000座,四分之一属于这两派。净土真宗是日本最大的佛教宗派,门徒有1300万之众,日本人十个当中就有一个。经济高速度发展后,南都(奈良)六宗的寺庙以观光立寺,信徒共计60万。
京都火车站建筑很现代,巍峨壮观,对面有两座森严的院落,庙檐飞出围墙,那就是西本愿寺和东本愿寺。1262年亲鸾入灭,火化之后土葬。十年后改葬,女儿觉信尼修建了一座六角形草堂,木雕其影像祭祀,即大谷庙堂。1321年祠堂变成了寺庙,号本愿寺。
传到第八世莲如时,本愿寺还没有独立,隶属于青莲院。日莲辗转各地,布教通俗易懂,壮大了教团,打下净土真宗发展的基础,被奉为中兴之祖。亲鸾则作为宗祖,其存在及思想广布开来。1591年丰臣秀吉批给十一世法主显如一块地皮,今天说来就是在京都站前,兴建本愿寺。显如传位给长子教如,但丰臣秀吉对他不放心,把显如三儿子准如推为十二世法主。教如投靠了德川家康,1602年家康赐地,在本愿寺东边又建了一座本愿寺,从此有东西之分,也免得它势力过大,啸聚造反。西本愿寺基本保留了原来的模样,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寺有寺规:本愿寺传灯相承为世袭,顺序是住持嫡出的长子,住持嫡出的长孙,住持嫡出长子的子孙,住持的子孙,住持兄弟及其子孙,属于住持最近亲系统的人。与天皇家的皇位继承顺位大致相同。由子孙延续香火,当然得娶妻。和尚生儿育女,可真像鲁迅说的,“他们一定早已各有一大批小菩萨,而且有些小菩萨又有小菩萨了”,无穷匮也。
食肉娶妻使净土真宗有别于所有宗派,创下或闯下这规矩的亲鸾在日本佛教史上可算是另类。不过,他当年在贵族社会或佛教界默默无闻,完全没留下记录,以致明治时代史学家认为实无其人。
1921年在西本愿寺宝库里发现亲鸾妻惠信尼写给女儿觉信尼的十封信,这才认定了亲鸾的存在。法名亲鸾取自他选定的七高僧中的龙树(印度)和昙鸾(中国)。描述亲鸾的生平事迹基本上依赖亲鸾曾外孙觉如的《亲鸾传绘》。他没见过老祖宗,亲鸾死去33年后写此传,可能都是听老奶奶惠信尼回忆。亲鸾至今也不过是一个虚像的存在。既然对后世的现实产生影响的是虚像,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也就不大有意义罢。
僧人亲鸾
亲鸾生于1173年,京都人,父祖以汉学为官。时当平安朝末世,贵族争权,武士借机跻身于朝廷,凭武力掌握了政治实权。兵荒马乱,灾害频仍,一场大火把京都烧掉了三分之一。亲鸾六岁那年发生大饥荒,据《方丈记>记载,饿殍不计其数。贵族和庶民无不惊恐“末法”之世来临。
可能因家境中落,九岁的亲鸾得度出家。披剃之日,因天色已晚,青莲院的慈圆和尚说且待明日。亲鸾便吟了一首和歌:赏樱待明日,夜来风雨不留情。慈圆听了当即为他剃度。这种小和尚叫作童子或稚儿,像女性一样留长发,染黑牙齿,拔掉眉毛,白天学佛供佛,晚上陪师傅睡觉。延历寺还举行稚儿灌顶,被师傅淫过才成其为稚儿。
翌年随圆慈上比睿山。此山是镇守京城的灵山,传教大师最澄788年在半山腰开基延历寺,不仅是天台宗的总本山,也是佛教界的最高学府。亲鸾研习《法华经》,修密教,守戒律,修行20年。
这期间日本史进入镰仓时代,比睿山已经世俗化,腐败堕落。大和尚勾结政治权力,蓄妻犯女。出身下层贵族的亲鸾没有后台,再努力也是徒劳,永无出头之日。1201年决然下山。先到京都的六角堂(顶法寺)笼身祈愿百日。这是圣德太子建立的寺庙,本佛是如意轮观音。笼身第95天,天将破晓,亲鸾疲惫已极,似梦非梦,但见救世菩萨出现在面前,颜容端严,身披白袈裟,端坐在广大的白莲华上。对他说:倘若因过去世的宿缘非搞女人不可,我就变成玉女供你泄欲,“一生之间能庄严,临终引导生极乐”。又说:这是我的誓愿,你要宣说给一切众生听。
时年29,正处于性苦闷,做梦娶媳妇实属自然,他是个和尚,就可能梦见菩萨。可戒律就是跟自然及人性作对,这让他苦恼不堪。此后入法然门下,专修念佛。
关于亲鸾娶妻,也有这样的说法:某日,位居公卿的九条兼实来法然这里,说:能否往生极乐净土,出家人念佛与在家的俗人念佛不会是一样的罢。法然回答:所有的善凡夫或者恶凡夫都能够往生是由于阿弥陀佛的大愿,出家和在家一样,善人和恶人一样。九条兼实说:既然都一样,那就让你的弟子跟我女儿结婚,做出个实证。于是,法然指定亲鸾,和九条家的玉日吉结婚。玉,不就是菩萨托梦的玉女吗?
民俗学家柳田国男认为,日本僧侣食肉娶妻绝不是从亲鸾这一个特定人物开始的,源于远古日本人的信仰。当时僧侣有家室并不是稀罕事。法脉传承,传给所谓“真弟”,其实是自己的儿子,也近乎常态。佛教日本化,有时无非就脱离乃至破坏印度的、中国的佛教。
日本佛教的特征之一是戒律从未被严守。亲鸾应镰仓幕府之召校正一切经,宴席有肉,和尚们大快朵颐,但其他和尚都脱下袈裟,惟有亲鸾穿着袈裟吃,他的说辞是袈裟能解脱它们的畜牲之身而成佛。戒律俨然,娶妻犯女要偷偷摸摸地进行,而亲鸾将其公开化,这就是他的贡献,甚至是一个革命。本来真宗也不公开张扬食肉娶妻,以免遭外界非难,但莲如以后,以本愿寺为中心的真宗教团迅猛发展为巨大教团,干脆把食肉娶妻当作招牌,说这样才继承了佛教的真髓。
法然大弟子安乐是一个帅哥,嗓音也动听,女粉丝很多,他竟然与侍候太上皇的女官有染,这下子惹怒朝廷。1207年安乐等处死,法然及亲鸾等被勒令还俗,流放偏荒之地。
拉家带口到日本海沿岸的越后(今新潟县),自称“愚秃释亲鸾”。遇赦后也不回京都,又往东,在笠间(今茨城县)落脚,传教20年。当地盛行修验道(山岳信仰与神道、密教等混合而成,行走山里,修行特异功能)。而亲鸾通过布道,让修验道的信徒减少,其头领辨圆念咒发功,要灭了亲鸾,却不见功效。于是带上武器直闯亲鸾的草庵。亲鸾处变不惊,笑脸相迎,辨圆被感动。亲鸾说你我是“同朋”,都需要被拯救。辨圆当场就念佛了。
在家信教有五戒,出家则多达250戒。五戒是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对于以捕鱼打鸟为业的人来说,根本做不到。谁也不能任蚊叮虫咬,吃鱼也犯杀生戒。人要活,就不能不成为恶人。亲鸾说:没关系,不必说娶妻生子、吃肉喝酒,即便是屠夫杀猪,武士杀人,只要口里念佛,就能去极乐净土。又说:并不是杀一千人的人的心坏,一人也不杀的人心就好,不同的只是有没有杀的因缘罢了。农民、渔夫、工匠,以及武士纷纷信奉他的说教,各地形成了门徒集团,亲鸾倒是厌恶把他崇奉为教主。
恶人亦成佛
传入日本的佛教是大乘佛教,以救济在家信徒为目的,不出家也能成佛,这就得肯定现实世界、烦恼世界,肯定活人所具有的七情六欲。按说应该是既然连恶人都能够往生净土,善人就更不用说了。但亲鸾反过来说:“连善人都能开悟,恶人更不会不能开悟,到达彼岸。”这就是亲鸾的根本说教“恶人正机说”。
日本人常说人死了成佛,为靖国神社辩解,根子就在这。此说还写进课本,经常拿来出考题。
阿弥陀佛成佛以前是法藏菩萨,修行时立下48愿,其中第18愿是不分善恶,救济所有人。善人试图用自己的力量(自力)做善事,以此开悟,不会全心全意信赖佛,而恶人不能靠自己的力量得悟,就只有死心塌地依赖佛的救济力量(他力)。恶人才是阿弥陀佛拯救的对象。
相信阿弥陀佛的本愿,口念佛号,死了就能靠阿弥陀佛的他力去极乐净土。净土真宗及日莲宗不同于其他宗派之处,首先即在于有具体的救济手段。日莲宗唱诵题目“南无妙法莲花经”,净土真宗口称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成佛。真宗的教义与实践再简单不过了,凡夫俗子也乐得信奉。
然而,也有门徒把教义理解为“造恶无碍”:恶人才能被救,往生净土,所以在世上干什么坏事都可以。这就自找幕府镇压了。对此,亲鸾说:有解药也不要服毒。宗教被俗世的权力掌控,僧侣破戒,示众游街乃至处刑不是宗门所为,而是政权予以处置。
除了净土真宗及修验道,其他宗派都禁止食肉娶妻,而亲鸾之教不灭,以至成气候,一方面是由于本愿寺代代法主通过婚姻与世俗权力结亲,另一方面则在于亲鸾自称“非僧非俗”,僧侣与门徒几乎没差别,彻头彻尾是俗民的信仰。而且,真宗寺庙的成立也不同于其他宗派:起初是俗人把自己的家当道场,说法念佛,后来道场变得跟寺庙似的,但仍然是私有物,这样,住持世袭也自然而然。
年过60,亲鸾带着妻惠信尼、幺女觉信尼、长子善鸾等回到京都,此后30年,几乎埋头于著述。后来门徒集团之间对教义产生疑义、分歧,发生混乱,亲鸾派儿子善鸾前去处理,善鸾也不由自主地陷入争权夺利的纠纷,曲解教义。亲鸾写信,毅然断绝了父子关系,此时已年高84。日后撰写《叹异抄》的弟子唯圆等求教,亲鸾说:信奉还是抛弃念佛,你们自己决定罢。1262年亲鸾入灭。
600年过去,日本维新了。明治新政府把神道立为国教,为此而废佛毁释。1872年(明治五年)宣布,从此以后僧侣可随意食肉娶妻蓄发。消灭了上千年来和尚的特殊身份,也可以跟庶民一样地征召,上阵杀人。福泽谕吉在《文明论概略》中写道:“及至近日,政府有令,许可全国僧侣食肉娶妻。如据此令,从来僧侣不吃肉,不近妇女,非为守其宗教之旨,乃因政府不允许而勉为自禁。由此等之趣观之,僧侣不啻政府之奴隶,亦可云日本国里已无宗教。”听命于政权,大多数僧侣便破了戒律,统统向净土真宗看齐。
早知现在,何必当初,日本佛教真宗化,又过去百年,食肉娶妻家早已是日常。电视剧搬演风华正茂的和尚一边修行一边谈情说爱,男女老少都看得入迷,从不会发生疑问。
鲁迅在《我的第一个师父》里写道:“寺里也有确在修行,没有女人,也不吃荤的和尚,例如我的大师兄即是其一,然而他们孤僻,冷酷,看不起人,好像总是郁郁不乐,他们的一把扇或一本书,你一动他就不高兴,令人不敢亲近他。所以我所熟识的,都是有女人,或声明想女人,吃荤,或声明想吃荤的和尚。”这话大概是不错的,亲鸾比空海更有人情味儿。
自我与欲望是人性解放的主题,近代以来知识人拿亲鸾浇自己心中的垒块,以致他不单是净土真宗这一宗的祖师,甚而被置于代表了日本的思想家、哲学家的地位。哲学家梅原猛说,亲鸾是日本人的精神故乡,人气在空海之上。出版界甚至有一个说法:不景气就拿“亲鸾”卖钱。前几年又有五木宽之的小说《亲鸾》畅销,似乎是一个证明。
大阪瑞兴寺住持受摇滚吧启发,开办和尚吧,这瑞兴寺是真宗大谷派寺庙,庙里有酒窖。和尚吧发展到东京、京都,如今已有好几家。慰抚人心,也顺带布教。近来又时兴跟和尚谈心,好像没有老和尚,都是些头皮光光的帅哥,市上还出售《美和尚图鉴》。一群年轻的女人跪坐周围,和尚启开罐装啤酒,乐呵呵开导。当然先读经,香烟袅袅,制造氛围。
作者为旅日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