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之王”施瓦茨曼

文|黄涛  

2015年10月03日 17:21  

本文3885字,约6分钟

施瓦茨曼推崇谨慎的投资态度,摒弃“门口的野蛮人”形象,被黑石集团员工尊称为“精神教父”。他所倡导的诚信投资哲学,亦为中国的投资界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乐高玩具、杜莎夫人蜡像馆、爱马仕、范思哲等,这些在世界上很有影响力的品牌,其背后皆有一位神秘人物的身影——黑石集团掌门人史蒂夫·施瓦茨曼。

1985年,离开雷曼兄弟的施瓦茨曼同他的合伙人仅用40万美元创立了黑石集团。经历了最初的艰难和之后一系列眼花缭乱的交易以及破纪录并购后,截至2014年末,黑石集团管理资产余额2900亿美元,共有2190名员工,包括137名高级董事经理和910名专业人士,成为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在投资风格上,施瓦茨曼并不是一个喜欢冒险的人,他推崇谨慎的投资态度。一位同事把他这种谨慎的做法称为“懦弱、病态”,竞争对手也不理解他的做法,认为这是“胆怯”的表现。不过,施瓦茨曼却认为,“我们比其它私募股权投资公司更加注重控制风险,这是出于本能。”

对待被收购对象时,施瓦茨曼摒弃“门口的野蛮人”形象,采用“友好收购”策略,把被收购者当作伙伴,并且甘愿久居合作者之下。此举赢得了被收购者的尊重,也为黑石集团带来了源源不断的业务。施瓦茨曼领导的黑石集团所倡导的诚信投资哲学,亦为中国的投资界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创立黑石集团

施瓦茨曼出生在美国纽约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家庭。22岁从耶鲁大学毕业后,施瓦茨曼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哈佛商学院。在这所精英荟萃的知名学府中,施瓦茨曼给老师和同学留下的印象是:周身蕴含着动力、自信、雄心、诚信和创造事业以及希望凌驾一切的巨大欲望。

从哈佛商学院毕业后,施瓦茨曼加入了一家并不知名投资银行,随后又跳槽到了华尔街著名投资银行雷曼兄弟。31岁时,施瓦茨曼升任雷曼兄弟合伙人,成为当时公司高管中最年轻的合伙人之一。

上世纪80年代,雷曼兄弟爆发的“萧墙之乱”,打断了施瓦茨曼的商业人生轨迹,他被迫选择了辞职。在离开雷曼后的几个月,1985年10月1日,施瓦茨曼和合伙人各出20万美元正式成立了黑石集团,施瓦茨曼任CEO。

在许多人的眼中,20万美元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但在遍地流金、巨富簇拥的华尔街,20万美元却不过是一笔不起眼的零花钱。如果有人试图凭借这点可怜巴巴的资本在华尔街扎根创业的话,无疑是痴人说梦。

刚开始,黑石集团的发展并不顺利,长达数月没有业务。最后,他们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了英国保诚集团,答应了不少附加条件后,拿到了1亿美元的合同。虽然看起来是黑石集团吃亏,但是整体上来说,与保诚的合作利大于弊。凭借保诚这个金字招牌,他们获得了美国甚至全球投资者的认可。之后,他们又从日兴证券、通用汽车等公司募得了资金。

截至2014年末,黑石集团管理资产余额290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曾有人戏言,如果施瓦茨曼想要买你的公司,那最好从了他,因为他有千亿美元作为后盾。

 

不做“门口的野蛮人”

不做“门口的野蛮人”是施瓦茨曼取得成功最关键因素之一,此策略为他们赢得了源源不断的业务。在美国80年代的资本市场,主流投资领域崇尚的恶意并购浪潮正汹涌蔓延,但施瓦茨曼反其道而行,为黑石集团立下一条规矩:不做恶意收购。

恶意收购者会在未经目标公司董事会允许的情况下,不管对方是否同意,强行收购,最终取得控股权,达到控制目标公司的目的,这些人被称为“门口的野蛮人”。

在施瓦茨曼看来,恶意收购往往是一个把收购成本无限制提高的过程。入侵者要应对可能出现的“毒丸计划”、“金色降落伞”或者“白衣骑士”,而被侵略者为求自保,往往启动杠杆收购,这直接导致了企业债务猛增。

因此,施瓦茨曼认为“与每一单收购生意中的关联公司保持友善的关系相当重要”,做生意需要的是善意、诚意,而非敌意。

这在当时的华尔街显得很“另类”,但也正是这一标志性策略使得黑石成为一个连对手都愿意与之打交道的公司。施瓦茨曼因此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被誉为“非主流投资大师”。

黑石集团的第一笔收购业务来自于美国钢铁集团。

1989年,美国钢铁集团遭遇恶意收购者。施瓦茨曼等人抓住了合作的机会。从一开始,没有将谈判焦点放在价格上,而是着重分析美国钢铁集团的担忧之处,并进行安抚。美国钢铁集团CEO说:“黑石集团非常理解我们的处境和困难,是我们接触的五六家投资公司中最好的。”

1989年6月21日交易公布,并于当年12月完成。黑石集团和美国钢铁集团在12月共同组建了一家新的控股公司——运输之星控股有限公司。黑石集团仅支付了整个交易金额的2%——即1340万美元就换取了运输之星51%的股权,化学银行提供的贷款替代了运输之星公司的大部分股权,因此美国钢铁集团能够收回超过5亿美元的现金。虽然只拥有49%的股权,但美国钢铁集团在预算、融资和发展战略等各方面都有和黑石集团平等的表决权。

这次交易为施瓦茨曼及其合伙人3年来一直推崇的“友好合作型方式”好好做了一回广告。运输之星公司的成功向华尔街证明了施瓦茨曼精于运作收购业务,这笔业务也标志着黑石集团与化学银行形成了对彼此都非常重要的牢固合作关系。

不像其它收购者对其收购的资产采取强硬控制措施,黑石集团更多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施瓦茨曼和彼得森愿意分权的开放式策略和甘愿久居合作者之下的态度,为他们赢得了源源不断的业务。

 

谨慎投资

施瓦茨曼并不是一个喜欢冒险的投资人,即使在赚得数十亿美元身家后,他仍然推崇谨慎的投资态度。在一些合作关系里,施瓦茨曼甚至不惜用潜在升值空间换取不会贬值的保障。他通常采取期权的形式来达到这一目的,即在若干年后有权以事先约定的价格将资产出售给合作伙伴。

黑石集团很多竞争对手不理解这种做法。一名从业者对黑石嗤之以鼻:“我们一直认为黑石集团的公司模式一无是处。他们不能掌控自己的资源,只能依靠外来帮助并做出很多妥协、让步才能达到目的。”一位前同事评价说:“施瓦茨曼对提防发生亏损的谨慎做法已远远超出对市场变化的正常反映,这是一种懦弱、病态的表现。”

清华大学苏世民(注:施瓦茨曼中文名为苏世民)学者项目主任李稻葵表示:施瓦茨曼做的每一个决策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出于谨慎,黑石集团经常会拒绝一些前景不错的项目,这避免了黑石集团犯下不可挽回的大错的可能。“胆小”或谨慎,施瓦茨曼的直觉和本性是黑石集团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

1987年10月的第二周,股市开始剧烈波动,威胁到了所有投资机构。为了保住资金,施瓦茨曼谨慎地要求所有人平仓,黑石集团顺利地把6.35亿美元从股市中抽了出来。正是这次谨慎的平仓举措挽救了黑石集团,留住了投资者。

谨慎的投资风格不仅成就了施瓦茨曼的辉煌人生,也让黑石集团备受外界关注。创造史无前例的杠杆收购交易记录,前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加盟,加入克莱斯勒公司收购战,以及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上市申请,一系列事件使得本已威震全球的美国黑石集团更加不可一世,而站在这艘庞大金融旗舰之上的史蒂夫·施瓦茨曼如今也格外高大威猛。

2007年,美国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巨头黑石集团宣布,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SIC)已同意出资30亿美元参股该基金——此事几乎成为全世界主要财经媒体的关注焦点。

 

成为“华尔街之王”

施瓦茨曼老谋深算,其眼光之独到和掌握时机之准在华尔街都无人能出其左右。贝尔斯登投资银行CEO詹姆斯·凯恩认为:“施瓦茨曼对未来充满了无限期许,能从看似普通的东西发现非同寻常的价值。”

施瓦茨曼说,私募是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你能胜出的唯一方式就是要有更好的竞争力,更好的策略,要捷足先登。在金融界要想成功,要有超乎寻常的战斗力与激情,不能当第二名,因为第二名是没有战利品的。

这种独来独往的行事风格让黑石集团无往不胜。资料表明,华尔街的竞争对手估计,单单在房地产业务和私募基金业务两个部门,黑石集团过去5年的每年投资收益率都保持在了30%以上,如此丰厚的投资收益自然刺激了很多新的投资人急于入伙。

在黑石上市之前,私募股权实际上一直是以一种十分谨慎低调,且在外界看来还有些神秘的风格进行运营的。因此,黑石在2007年的上市引起了当时金融界的广泛争议。美国《财富》杂志刊登的文章以黑石会议室为背景,分析说,“每一个时代都需要一个象征性的人物”,文章赞誉黑石的施瓦茨曼为“华尔街的新国王”,他会与华尔街曾经风云一时的摩根等人一起载入史册。

2007年6月22日,黑石集团正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施瓦茨曼独得3.98亿美元。上市后,黑石将23.6%的股权向公众出售,通过售股,施瓦茨曼又独得6.84亿美元,手中剩下的股票达到94亿美元。2014年施瓦茨曼年薪达到7亿美元,并且拥有22%的黑石集团股份。

时至今日,施瓦茨曼仍保持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会再为金钱打工了,但我有更多的机会去创造一些新生事物,有更多的机会帮助别人,他们做得好,我自然就赚到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