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仲华:从实业家到投资客

文|佘薇  

2015年10月03日 18:51  

本文3772字,约5分钟

香港商人游仲华是位极具市场眼光的投资人,又是位敢为的财富分享者

香港商人游仲华是位极具市场眼光的投资人。

有感于内地市场的巨大潜力,加上对外资的逐步放开,游仲华早年便携资金北上,与多家生产厂商和进出口公司合作,完成了大批欧美服装订单的出口;因其不满现状的“敢想”特质,他在90年代又开始投资实业,先后涉足衣架生产、环氧树脂二次加工以及干洗等行业。目前,除了香港惠利集团,游仲华还身兼多家公司的董事长或董事。亦是出于对实体经济背后发展逻辑的把控,近些年他将大量精力放在了股权投资上,在实体和资本运作之间干得风生水起。

与此同时,游仲华又是位敢为的财富分享者。他先后捐助过多名外国孤儿,5年前女儿远赴孟加拉国了解格莱珉银行的运作模式和探访女子大学的经历,使他对外国机构出资帮助贫民的行为大为触动。

如今,游仲华对资本的关注点一分为二:创造并分享财富。

 

闯关实业

时间推移到1978年改革开放。其时,香港的劳动力、土地、费用等成本上升,产品受到东南亚地区廉价产品的冲击,因之,不少港商北上掘金。借此大势,1983年,原本在香港做服装生意的游仲华将生产基地转移至广东。自此,游仲华开始了在内地长达32年的实业之旅。

1996年,游仲华创办上海惠利衣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利”),主营一次性铁丝衣架,出口美国。新成立的公司一派生机。回忆往昔,他想到了员工积极性很高,加班加点,而热火朝天的背后,是当工厂生产到第五个集装箱的衣架时,游仲华在美国租借的小仓库再也容不下这些库存的现实——产品打不开市场,一直在积压。但由于游仲华秉持着“先付出,没有付出谈何回报”的信念,公司此前仍在继续生产。面对积压到仓库都装不下的情况,游仲华沉不住气了,决定大幅降价。擅长销售的弟弟制止了他,最终二人协商之下,以略低于美国本土市场的价格进行出售。

没料,真的有商家上门提货。因价格优势,惠利衣架在短期内,迅速占领美国西部市场,并开始站稳脚跟,因此游仲华更为大胆引进更多设备,将在国内的月生产量从原来的15个柜提升到30个货柜。与此同时,美国第二大衣架厂Laidlaw注意到了惠利。参观完惠利在上海的厂房后,双方决意签署合同:Laidlaw每月包销惠利衣架30个柜的衣架进行出售;同时惠利也用自己的商标独立出口,一举将月产量提升至54个柜。

鉴于此,游仲华决定继续扩大内地的产能。这时,北京政府委托上海外经委找到了惠利。原来美国四大衣架厂商联合状告中国政府倾销,政府委派在美国市场占比最大的惠利代表中国应诉,但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却在投票中作出5:0的反倾销行政初裁。后来惠利发动当地使用其产品的洗衣店联合签名,Laidlaw也积极游说议员,终因小布什总统一句“美国人民用着这些既便宜又美观的衣架不好吗?”的询问,局面逆转。后政府授予惠利“中国反倾销精英”的荣誉。

经此一役,游仲华更为踌躇满志。加上与Laidlaw的强强联合,在2002年,惠利的年产量达1500个货柜。因此他给惠利设定了每月生产200个柜的“奔驰200”计划,但随着五年后第二次反倾销的来临,没有政府撑腰的惠利,每年都要负担15%的倾销税,使得该目标最终未能实现。

“企业在走下坡路,但惠利一直都是盈利的。”但凡手头有资金盈余,游仲华就会寻找投资机会,就像一头资本猎豹,时刻不安分。

在大陆的32年里,游仲华在多行业、多领域进行多栖发展,但他注意到,这些投资不能形成产业间的支持,无法充分利用资源。出于商业决策的考虑,他与台湾合作伙伴达成共识,将其在环氧树脂行业投资的多家子公司进行整合统一,由“惠柏新材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控股,2015年7月30日,惠柏新材(832862)在新三板成功挂牌上市。当初游仲华打算在关键城市设厂并逐步形成包围圈的构想,至此落定。

 

金融转型者

在实体行业深耕细作的同时,游仲华也在不断寻找新的投资机会。他笑称:“我在不断地创造富人”。

游仲华坦言,当初的实业投资仅仅是奔着与他人合作的念头而去,许多技术性的东西他并不通透。倘若形成一个专业的团队,投资才能取得应有的回报。即便是无心插柳,但确实有很多人受益于游仲华此前的投资。

随着实体经济的不景气,作为一名激进的投资者,游仲华在内地广泛涉及股权投资。提及对于“激进”的定位,游仲华承认这与自己喜欢创新的性格有关。“风险较大的项目,我一般以个人资金和名义进行投资”,

七八年前,游仲华的团队相中金山软件,决定进行为期一年的投资。按照合同规定,游仲华必须在每个月购入一定量的股票。最低位的时候,金山的股票只有两块多,但游仲华仍继续跟进,最终他“与有荣焉”地分享了金山涨到二十块钱的财富回报。不过,他认为与金山的合作不敢说是眼光、胆识,也可能一部分归于运气。

虽然游仲华并不承认自己有投资偏向,但其似乎对“长远”这一概念极为拥趸。他因为金山是“中国未来的微软”而大胆投资,亦因中信证券定位为“中国未来的高盛”而长期持有其股票。

谈及往事,游仲华尚且谦虚:“从实业到金融转型比较快,虽已初显成效,但仍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游仲华称自己从未想过在第一线进行资本鏖战,他将投资交由公司在香港的经理处理,亦会倾听其他股东的意见。比如目前运作的一个项目,作为香港零售巨头Sasa的竞争对手,一般人并未重视其商业价值,但团队认为该公司的股票被低估,值得投资,因此一直买入并持有。目前游仲华是接近百分之五的股东,他信心满满:“虽然我们已经等待了五年,但我们坚信未来它一定会被市场所认可。”

因为一直在幕后做战略布局,引导宏观方向,游仲华坦言,财富只是一个数字游戏,“我在幕后看到的只有数字,即便是那些八、九位数的投资,它也是数字而已,而我对数字的结局并不那么亢奋。”他更在意的,是如何向下一代传递这种价值观:创造财富,更要懂得分享财富。

此前,他曾在国外收养资助了多名孤儿;现在游仲华通过思麦公益基金真正参与到慈善中。这家上海的基金会面向西部地区招收贫困应届初中毕业生,同时,解决学生实习和就业问题。如今在国内可以直接看望这些小孩子,刚参加完毕业典礼的游仲华感触颇多。下一站,他将奔赴青海,继续他的慈善之旅。

 

财富管理之路

游仲华在进行激进投资的同时,亦在理财。同他本身所信仰的投资方式——长远有关,他对财富管理的看法亦是“长远”:对财富不能急功近利,要把事情做长远、做大,建立一个好的品牌。

约在一年多前,已经在网络上了解宜信财富的他,在朋友的介绍下,正式成为其贵宾客户,此后便与宜信财富结下了不解之缘。

游仲华很认可宜信财富的经营模式。初次接触,他从P2P开始了解宜信,游仲华对宜信的大数据甚为赞赏,“这可是大宝贝。我以前接触过美国的邓白氏,而且做投资的习惯也让我很依赖且相信大数据。”当其知晓宜信定位为“中国的邓白氏”后,因循其一贯对“长远”这一概念的推崇,游仲华对宜信的好感度倍增。他开始接受专业理财师对其进行的全面理财评估分析,逐步尝试了P2P、股权、华创美元基金等产品。虽因额度不够,游仲华的P2P仅是短期,但这并不妨碍游仲华在朋友圈中极力推介宜信财富的这款明星产品,他笑称自己俨然成了宜信的“金牌推销员”。

其中,游仲华特别提到宜信的宜农贷。五六年前,女儿拜访格莱珉银行,了解银行如何对孟加拉国的贫民进行援助,知悉此事的游仲华亦在思考如何利用资金提高当地农民的生存环境。而宜信的宜农贷即是点对点地将资金出借给贫困地区的农村借款人,虽然其收益率只相当于银行一年定存的收益率,但从2009年至2014年,吸引了超过1亿元的资助金额。

在与宜信财富合作期间,宜信财富邀请游仲华参加他们举办的华创专题讲座和C16走进宜信职场等一系列增值活动,让客户真正感觉到宜信不仅给其带来财富增值,还有更多地理念共享。其中,游仲华特别赞赏今年6月份在北京召开的华创专题讲座,“让我了解到如何更好地帮助年轻人创业”。

游仲华很喜欢与年轻人打交道,他现在做的天使投资如“甭纠结”和“博雅教育”、“启航手游”等APP均是年轻人的杰作。工作中的他仍旧保持充沛的战斗力,不放过任何一个投资机会,他说人生一定要有挑战,而且要持续挑战;而私底下的他,亦是保持着年轻的生活状态:健身、打高尔夫、参加各种俱乐部的活动。但在游仲华看来,自己不太把工作和生活分的很开,身边的人亦规劝他要享受生活,可游仲华说:“工作就是我的生活。当我发现了人才,或者因为某一个项目我们聊得很投入,或者因为一个想法碰撞出新的商业机会时,我便乐在其中,这对我而言就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