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军:工程咨询行业的理想主义者

文|马洁  

2015年10月03日 19:04  

本文3721字,约5分钟

从“江南建设”到“江南监理”再到“江南管理”,这不仅仅是一个公司的三易其名,亦是一位工程咨询行业的理想主义者基于对市场的把握和研判,而为企业定制的破局之道

李建军,这位全国监理行业前三强的企业老总,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和善、低调,淡淡的笑容和沉稳的语调透露出坚定和自信。

15年间,那个曾从体制内走出来的年轻人如今已是管理着2000余名员工、年承接1000多亿元项目投资额的企业掌舵人。

因为平台好,起步比较高,李建军的个人事业一直是顺风顺水。而在他身后,从“江南建设”到“江南监理”再到“江南管理”,这不仅仅是一个公司的三易其名,亦是一位工程咨询行业的理想主义者基于对市场的把握和研判,而为企业定制的破局之道。 

 

结缘土木工程

1982年,19岁的李建军以全校第一的成绩如愿考取了当时的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为重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分配时,李建军成为学校唯二被推荐到建设部(现住建部)工作的学生,但他经过再三思考,决定放弃眼前这个令他人艳羡不已的机会。对此,李建军解释称,“根据当时的形势,我预判将来国家的发展趋势一定是以市场经济为主。而且,按照我的性格,还是喜欢挑战,如果去机关工作,感觉束缚了自己。” 

尔后,李建军进入了刚刚在无锡成立不久的电子工业部(1998年电子工业部和邮电部合并为信息产业部)华东电子工程公司,这是一家当时专门承接国家重大工业项目的总承包公司,李建军主要从事工程设计工作。

工作不久,凭借大胆、严谨、务实的作风,李建军很快从同期新人里脱颖而出。时值国家大力发展微电子产业,无锡市被确定为国家微电子工业南方基地,李建军作为不二人选,被公司委派参加总投资8.8亿元的原中国华晶电子集团公司微电子工程建设总承包项目。

此后,在一批重点项目中历练过的李建军于1995年担任公司副总经理一职,并成为当时电子工业部系统最年轻的领导干部。因对国家重点工程作出了杰出贡献,他还被电子工业部授予“优秀科技青年”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改革参与者

忆及往昔,李建军直言“大学毕业后,因为平台好,起步比较高。个人的事业一直比较顺畅。但是从企业发展来说,还是有些困难的。”

困难始自2000年,李建军被任命为信息产业部(现为工信部)杭州江南工程建设公司的总经理、党委书记。该公司在七年前获全国首批甲级监理资质。受命之初,先是面临大环境的不理想——1988年,中国才引进美国的监理模式。这是一个技术技术密集型的行业,但当时中国的技术、人才都不达标,遑论西方的契约精神;另一方面,彼时因房地产行业的高额利润,企业人才流失严重。

赴任后的李建军全力开拓市场,争取大项目来支撑企业发展。在他看来,“做企业,市场是第一位的。”

李建军笃信市场的力量。2003年初,李建军抓住中央提出国有企业发展应主辅分离,“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契机,决心推动企业改制。江南工程建设公司更名为江南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南”)。改制后的“江南”放开手脚,大力开拓市场,每年的业务增长都在30%以上。

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就在中央政府大力推行科学发展观,要求企业转型升级之际,李建军也同样在思考着“江南”这艘行业巨轮的未来发展方向。

2006年,这位善于做出超前判断的领导者将企业再度更名为浙江江南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南管理”),意在重点突出项目管理与代建业务。此后,诸多政府投资项目、民生工程如沈阳第十二届全运会场馆工程、太仓行政中心、哈尔滨大剧院等均通过“江南管理”的项目管理及代建模式得到顺利实施。

对此,李建军称,“我们要发展,必须要做改革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要敢于‘预测未来’。早在10多年前,我就想要发展工程建设领域的公共服务和专业化管理,通过我们提供的专业化管理,工程质量、投资、工期都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这一观点,现在正好与本届中央政府提出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不谋而合了。”

 

理想主义之路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如今的“江南管理”已成为以项目代建、项目管理、工程监理为核心业务,同时涵盖工程设计、工程咨询、造价咨询、招标代理等业务领域的全国知名综合性工程咨询企业,承接了大批的各省市重点工程及民生工程。

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李建军总是说:“做企业,混口饭吃很容易,但是要把企业做的有品质,有内涵,则需要有理想主义者的极致追求。”

在他看来,“江南管理”首先要定位于高端。苦练内功,专业精进,以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高端领域与国内一流同行展开竞争。

而这就要求“江南管理”不能固步自封。“我们要做全国性企业”,地方明星品牌从来不是李建军心中对企业的定位。2002年,江南管理率先走出浙江省,来到全国各地开辟市场。时至今日,公司业务遍布全国20个省30多个地市以及非洲、东南亚等8个国家,每年都有十几项工程被评为“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等国家级奖项。在住建部每年的监理行业综合排名中,“江南管理”连续五年高居全国前五、连续十二年浙江省第一,年完成投资额1100亿元。

然而李建军的发展蓝图并不仅局限于国内。在公司更名为“江南管理”的2006年,公司走出国门,将业务版图布局在安哥拉等地。但至今已在海外发展近十年的李建军称“发展只能摸着石子过河”。

他深知国内的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与国际同行相比,依然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李建军认为“江南管理”有责任为民族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的提升做出贡献。此前,李建军曾言及要做国内最知名的工程咨询公司,但显然公司的长远规划并不仅于此,作为原部署骨干企业,江南管理虽已改制,但其内里仍有着民族主义的血统。

李建军希望企业可以成为一家最受行业尊重的工程咨询公司。当前国家投资浪费巨大,且行业内一些规矩定的太早致使管理滞后,比如1992年实施的国家工程监理取费标准一直适用到2007年。李建军笑称,“其实我们和国家一样,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

作为一家服务型企业的董事长,李建军特别注重员工的素质培养,多年来他也极力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江南管理”每月组织一次中层干部及分公司经理集体学习,至今已坚持五年。而企业内刊上,除了常见的新闻动态,更不乏一些专业的学术性文章。同时,每年投入1000多万用于员工培训的“江南”进修学院每周都会开班,而公司每年招聘相当数量的大学生,也需进行培训,“不光是知识技能的学习,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都需要学。”

在李建军看来,监理人才的流动性大,因而培养员工与企业相一致的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江南管理”的员工愿意离开宜居的杭州奔赴各地,李建军称,原因就在于此。

 

稳健的财富管理风格

从业至今,事业的发展不仅让李建军获得了良好的行业知名度,也自然给他带来了一定的财富积累。事业之初,因为追求稳健,李建军将一部分财富放到银行。但随着资产配置的多元化,他开始尝试把一部分个人财富投入到理财机构中,做一些私募、股权等方面的投资。

这位学习型企业家认为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打理。不过李建军亦明白,可以不懂具体如何理财,但必须了解财富运作的机制,他计划在财富管理上多花时间和精力。“财富管理是需要花功夫去研究的,因为很多观点是有碰撞的,到底怎样,需要市场来检验。”

2014年8月,李建军结缘宜信财富。不过他仍沿袭了以往稳健的投资标准,“我对财富管理理解不够深,不专业,所以只能选择这种方式。”

而在具体产品上,李建军则会综合考虑到信誉、稳健性、回报及成长性等要素。但最为关键的是,为了避免风险他会分散投资,即使是在宜信财富,也会分投几款产品,以平衡风险。

说到宜信财富,李建军非常认可宜信的服务,比如客户经理会及时提供公司理财新品的信息,专业的金融资讯解读,以及客户的投资资金流向,同时能给到一些专业化的方案。同为服务性行业,李建军称宜信财富对VIP客户的后续服务很值得借鉴。“宜信发展那么快,肯定有很多因素,但服务的专业性很重要。业主把项目交下来,我们的服务即是减少投资,控制质量,尽快交付使用,产生投资效益。宜信财富也一样。”

李建军在理财上十分注重“风险”这一概念。而他个人的这一认知也影响着企业的发展风格——稳健。他说,“发展像爬山,很慢很慢。但掉下来很快,自由落体。即使公司在全国已位列前三,但仍然很脆弱,所以仍需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