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陆核电开闸不易

《财经》杂志 本刊记者 韩舒淋 | 文  

2015年10月13日 08:13  

本文3011字,约4分钟

“十三五”期间内陆核电不会大规模启动,因为沿海核电厂址足以支撑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高层对核电安全态度谨慎,且内陆所用AP1000技术示范堆尚未投运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目前已经完成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中国内陆核电厂址有31个,这让备受关注的内陆核电再次引起热议。

事实上,对于核电项目而言,完成项目初可研到真正上马,还有漫长的准备过程。据熟悉核电项目前期工作的专家介绍,初可研的主要目的是排除项目的颠覆性因素,获取省级支持性文件,并且争取列入国家规划。换言之,完成初可研是列入国家发展规划的必备条件。

完成初可研之后,项目才有可能获准开展前期工作,也就是业内俗称的“路条”。同时,业主还需在此基础上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论证。在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同时,还需要获得包括环保、海洋、水利、国土资源等多个政府部门的相关支持性文件。据了解,一份核电项目的可研报告阶段需要完成43个专题,39个支持性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