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斯潘答《财经》记者问,人民币加入SDR只是第一步

《财经》杂志 刘彦 | 文  

2015年11月18日 14:25  

本文979字,约1分钟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正在加快。 11月1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干事克里斯蒂娜•加拉德在IMF网站发表声明,称经过IMF工作人员的评估,人民币符合可自由使用货币要求,因此,建议董事会认定人民币可自由使用,将其作为英镑、欧元、美元、日元之外的第五种货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篮子。

在11月18日上午举行的 “《财经》年会2016:预测与战略” 上,前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通过远程实时视频回答了《财经》杂志副主编苏琦关于人民币加入SDR篮子的提问,就其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和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挑战进行了阐释。

《财经》:现在人民币一只脚已经进入SDR了,它对国际货币体系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如何应对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货币政策挑战,如何避免剧烈波动,如何兼顾国内外需求的平衡?

艾伦•格林斯潘:非常显然,中国的增长超过了其他国家,你们正成为非常具有影响力的经济体。由于你们的经济影响力,体现在金融的力量方面,就是把人民币变成具有可兑换性的货币,显然人民币会进入特别提款权(篮子)的。我们已经有这样一个可兑换的货币(篮子),已经在其中的有美元、日元、欧元、英镑,(现在又加进了人民币),我们就必须要有一个非常大比例的金融行业(机构),愿意把SDR作为一种储备货币,而且把它纳入对货币价值进行保值的机制。

我们现在对人民币最重要的担忧,就是近期中国货币管理当局对人民币汇率有比较多的调控,而美元的汇率是比较固定的,因此在这种机制下到底会存在什么样的风险,目前尚不太确定。

2014年的时候,我第一次感觉到人民币是有浮动的。人们看到每一天上下浮动的区间,它的流动性也真正出现了,中央银行是在更宽泛的层面上对它进行调控。而到今年8月初的时候,货币市场兑换量下降,而且对币值直接地进行了下调。中国人民银行在这样一个阶段对人民币(的汇率价格)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在美国,美元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我们当然也会受到影响,但我们没有办法去控制。

最重要的问题是到底能不能达到一个平衡点,也就是能够实现真正完全自由可兑换的人民币,中央银行不需要介入,除非是出现了一些特殊的情况。如果这样做,市场会觉得比较自信,认为不会因为政策的决策而受到太大的影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预测的因素。对于私营部门的投资者而言,至少不用担心一些完全不可控的外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