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讯 针对1月18日傍晚路透社报道援引不具名的消息人士称,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已于上周提出辞职,证监会于18日晚间发布声明,称路透社发布的我会肖钢主席请辞的消息与事实不符。我会已与路透社联系,要求其更正。
同时披露的新华社图文消息表明,肖钢18日当天出席了在中央党校举行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一位熟悉中央部委行政管理体制的人士提醒,外媒所谓肖钢“提出辞职”,除非肖钢本人或国务院主管领导确认,均可视为谣言,在没有正式官方消息前,外界传闻他请辞、并议论可能的接替人选,均不可信。他认为,这更像是1月18日股市一度跌破前期低点后,部分市场不满情绪的某种过激表达。
自2015年下半年中国A股暴跌以来,要求问责证券监管工作的声音不绝于耳,肖钢亦多次被传闻辞职或被免职,但事后均被证明为不实传闻。2016年1月开市,A股实施熔断机制引发连续暴跌,于1月7日晚被紧急叫停,市场问责证监会和肖钢的传闻又起,但证监会随后以肖钢兼管证监会扶贫工作而对传闻予以否认。
1月16日,肖钢出席2016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并发表长篇讲话,提出要做好证券监管工作,必须正确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与监管、创新与规范、借鉴国际经验与立足国情四个关系。他同时对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进行了总结反思,认为这充分反映了中国股市的不成熟:不成熟的交易者、不完备的交易制度、不完善的市场体系、不适应的监管制度等,也充分暴露了证监会监管有漏洞、监管不适应、监管不得力等问题。为此他表示必须深刻汲取教训,举一反三,学有所得,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2015年下半年先后有副主席姚刚、主席助理张育军等多位副部级和司局级证监官员被受到查处,亦引发部分市场人士对现任主席责任的争议。多位金融界权威人士向《财经》表示,2015年A股暴跌有多方面原因,比如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上市公司盈利减少、美元加息预期导致资金外流,以及2014年下半年以来A股的过快上涨所积累的风险,证券监管部门的有关监管举措不够及时、恰当,最多只是原因之一,至于多名中高层证监会官员被查,则要待相关调查结束后,才能确认现任证监会主席是否负有一定失察责任。 有关中央部委工作的权责问题,中国政府网1月5日公布了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务院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编制试点方案的通知:根据部门职责特点,证监会与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司法部、文化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共8家部委,被首批列入开展试点。该通知要求各试点部门在依法审核清理规范基础上,形成部门基础权责清单,列明权责事项名称、类型、设定依据、调整意见以及追责情形等内容,于2016年6月底前报送中央编办。首批试点工作将在2016年12月底前完成。
消息人士同时亦提醒,所谓肖钢作为证监会主席的任期到2018年底为止,并非确切说法。从最近几任证监会主席交接时间来看,并无特别规律,比如尚福林2002年12月27日接替周小川出任证监会主席、党委书记,郭树清于2011年10月接替尚福林出任证监会主席,肖钢于2013年3月接替郭树清出任证监会主席。在肖钢之前的三任证监会主席,任期长短不一,离任后现分任央行行长、银监会主席、山东省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