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但是最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似乎比2009年之后的任何波动及风险都要严重。目前至少有7个因素影响着全球尾端风险,与单一因素相对的是,欧元区危机、美联储“削减恐慌”、希腊退欧、中国经济硬着陆,这些更加助长了近年来的经济波动。
第一,关于中国经济硬着陆可能造成债券市场以及人民币报复性浮动的担忧。尽管中国更有可能遭遇“颠簸”的着陆而不是硬着陆,但由于经济放缓及资本外逃,投资者的担忧还是很难消除。
第二, 新兴市场处于严重的麻烦之中,面临着全球逆风(中国发展减速,商品超级周期的结束,美联储终结零利率政策)。很多新兴市场正在遭遇宏观失衡,如经常项目及财政双重赤字,以及遭遇通货膨胀的上升和增长的放缓。其中大多数可能并未实现旨在力挽经济潜在下滑增速态势的结构性改革。疲软的货币政策也增加了过去二十年欠下的万亿美元债务的实际价值。
第三,美联储很可能在12月终结零利率政策的决定上失误。与以往相比,低增长、低通胀(油价的进一步下跌造成)、收紧的财务状况(通过强势美元,修正股票市场,扩大信用利差实现),均对美国的经济增长及通胀预期产生了威胁。
第四,许多酝酿中的地缘政治风险即将发酵。其中,中东地区大国代理人冲突,尤其是在逊尼派沙特阿拉伯和什叶派伊朗领导下,很有可能立刻使得爆发长期冷战的预期变得不确定。
第五,油价的下降正在触发美国甚至全球证券市场的下落,并造成信用波动的蔓延。这很可能标志着全球需求疲软,而不是需求增加,正如中国,新兴市场和美国市场的放缓。
低迷的油价也可能影响美国能源制造商,他们在美国股票市场持有大量股票;此外低迷的油价对净出口经济、能源制造业所有权、国有企业、能源企业造成信用损失及潜在违约风险。由于在提供流动性和吸收市场风险方面针对市场交易人的规章严格,依据风险资产价格更正,每一个基础性的冲击都将变得更严重。
第六,国际银行正面临低盈利的挑战。2008年开始实行的新规,本就备受挑战的商业模式遭金融技术兴起的威胁,越来越多负利率政策的使用,不断上升的因不良资产造成的信贷损失(能源,商品期货,新兴市场,脆弱的欧洲企业借贷),欧洲无视现行的严格国家援助进行“保释”银行债权人的运动等,这些都是造成挑战的原因。
最后,欧盟和欧元区很有可能成为今年全球经融震荡的起点。欧洲银行正遭受挑战,移民危机很可能导致申根协议的终结,并且导致德国国内其他并发危机,默克尔政府有可能就此下台。
此外,英国退欧的可能性增加,希腊深陷债务危机和退欧危机。右翼政党平民主义化,左翼势力在欧洲力量加强。可以说,欧洲正在遭遇瓦解的风险。加之中东区域战争范围扩大,造成欧洲边界不稳定;以及俄罗斯在欧洲边界(波罗的海至巴尔干半岛)变得越来越咄咄逼人,尽管欧盟在乌克兰边境和平问题上不断努力,乌克兰局势仍然堪忧。
在过去,尾端风险的爆发更具偶然性,增长的恐慌被证实,加之对应的政策强硬并且有效,因此能够避开风险并将资产价格恢复。今天,我们面临7个可能造成尾端风险的因素,加上全球经济正在经历从扩张到收缩,这将导致进一步的世界范围内风险资产价格的下降。
与此同时,意在停止和扭转实体经济与风险资产之间死循环的政策正在失去活力。由于过度依赖货币调节不是财政政策,这项政策组合并非最佳选择。事实上,货币政策正在变得越来越不常规,这反映在几个央行采取了负实际利率政策;这样的非常规政策风险对银行和其他金融公司利大于弊。
开年以来的2个月金融市场惨淡,很可能是为3月资产反弹让路,如全球股市,这是因为一些关键的央行(中国央行,欧洲央行,日本央行)放松银根,尽管其他央行(美联储及英格兰央行)将长时间收紧。但是这7个因素造成的全球尾端效应很可能在今年反复爆发。
来源:英国卫报(翻译:潘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