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的红海航道

《财经》记者 刘一鸣/文  

2016年04月07日 10:31  

本文1424字,约2分钟

4月6日下午,中国智能手机生产商魅族科技(MEIZU)正式发布新款智能手机:魅蓝note3。魅族2016年的销量目标为2500万台,这并不是一个激进的目标,此举意味着魅族今年的战略重点是提升服务与发展线下渠道。

魅族科技副总裁李楠说:“企业的成长不仅跟销量有关,还包括服务、渠道建设等,这些是需要时间来完善的。”去年魅族专卖店达到2000家,李楠认为今年突破2500家或3000家应该没有问题。

李楠不认为智能手机行业有单独的互联网品牌,他说:“如果一款手机成为了爆款,一定是线上线下渠道一起火爆。”他以电商行业25%~30%的“渗透率天花板”举例,手机的线上线下渗透率也有类似的规律。对于手机厂商而言,线下市场是一个集中度更高的市场,因为消费者只会追逐少量品牌,这对一线主流手机品牌是有利的。随着今年各大主流厂商力推线下渠道,智能手机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将有所提升。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称,中国智能手机行业将从一个较分散的市场转向集中度高的寡头市场,行业在未来两年内将加速洗牌。

据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最新发布的中国智能手机全年报告显示,中国手机厂商小米公司以15.4%的市场份额保持第一位置;华为占比14.2%。紧随其后的是苹果、VIVO和OPPO,除去这五家,其他手机品牌市场占比总和是43.1%。

《财经》记者获悉,魅族魅蓝的销量线上线下是3:7左右,而小米与之相比线上销售占比更高。

2014年,魅族CEO黄章宣布扩大产品线、引入外部投资、拿出20%的个人股份启动公司员工持股计划(ESOP)。随后,魅族于2014年9月改变了“一年发布一款手机”的传统,开始快速迭代,几乎保持平均两个月发布一款新手机的节奏,并开辟了定位于低端市场的子品牌魅蓝。在资本层面,魅族于2015年2月接受了阿里巴巴(Alibaba)5.9亿美元的战略投资。

对于魅族而言,开辟新产品线意义重大,因为如果手机出货量依然只有几百万部,很难引入外部资本,而快速提升出货量的捷径就是增加定位于低端市场的产品线,最新发布的魅蓝note3售价799元。

据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数据,受智能手机市场趋于饱和、库存及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2015年智能手机市场迎来了洗牌期,四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4%。一些传统手机厂商例如酷派、TCL等市场份额急剧下滑,小米在中高端领域也出现了萎缩。

在下行的市场环境下,魅族由于出货量基数小和高频率迭代,于2015年获得了2000万部销售量和350%的高增长,这让重新起步的魅族获得了关键的缓冲期。而李楠在2015年11月透露,魅族2000万部手机出货量中,1000万部来自魅蓝品牌。

与此同时,魅族亦在逐步搭建自己的智能硬件生态,魅族科技总裁白永祥在本次发布会中透露,目前已有100款产品接入魅族的硬件生态圈,并发布了新款EP51蓝牙运动耳机与bong 2P智能手环。

李楠说,如今的智能硬件市场不缺智能设备,问题在于一款智能硬件与手机、与另一款智能硬件如何形成良好的互动体验,能让用户真正感受到智能硬件带来的好处。魅族并不准备联合发布过多的新潮硬件,而是希望在互动体验上做更多工作。这一思路与其主要竞争对手之一小米科技不同,小米刚于今年3月升级了生态链战略,启用新品牌mijia(米家),并发布了一款智能电饭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