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年度“大秀”:言辞不再犀利 为美俄缓和留下想象空间

《财经》记者 郝洲 | 文  编辑 | 袁雪  

2016年12月24日 10:50  

本文1682字,约2分钟

《财经》记者 郝洲 / 文 编辑/袁雪

导读:“对于普京而言,特朗普到底怎么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特朗普敢于直言,这样的人在当今政治世界中确实很罕见,这是为什么两个人会显得惺惺相惜。”

“一个即将离任的(民主党)政府想把失败的责任都推给外人,难道(在美国执政)都是我的工作?……(民主党)应该学会接受失败,我们希望与下一届美国政府建立工作关系,” 64岁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在12月23日的年度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他面对媒体提问时显得更加沉稳老辣、游刃有余。

从一个“坐在教室后排无聊的孩子”到“全球最有权力”的大人物,这中间的距离有多远?让普京来回答这个问题再合适不过。在《福布斯》杂志最新发布的年度“全球最具权力人物排行榜”上,普京连续第四年蝉联王座。

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对普京多有赞誉之词,又提名了亲俄的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CEO蒂勒森为国务卿,再加之美国中情局认定俄罗斯有“很大可能”干预了美国大选,美俄关系无疑是今年发布会备受关注的问题。

但是卡内基莫斯科中心的主人德米特里·特列宁认为,普京和特朗普并没有外界传闻中那样亲密的私人关系。“普京是喜欢有话直说的人,他在俄罗斯国内独揽大权,因此不需要去迎合国内的势力。与他打过交道的众多西方国家政客就显得虚伪很多,受国内各个利益团体的牵扯,很多话到最后不能兑现,普京厌烦了这一点。”

“对于普京而言,特朗普到底怎么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特朗普敢于直言,这样的人在当今政治世界中确实很罕见,”特列宁说。这是为什么两个人会显得惺惺相惜。

在被问到何时与特朗普见面会谈时,普京说:“目前还很难确定。特朗普还在组建他的团队,但我们会讨论如何使我们的关系正常化。”

就国家层面的关系而言,冷战结束以后,美国从来没有把对俄关系摆在对外政策的首要地位。尽管俄罗斯非常重视对美关系,不过俄罗斯也没有把美国的对俄制裁内容当回事儿,因为俄罗斯更多的切身利益是在欧洲。因此重新与美国展开对话并非俄罗斯一厢情愿之事,张力已经开始显现。

在新闻发布会前一天,普京在俄罗斯国防部高层会议上讲话称:“我们可以十分确定地说:俄罗斯比任何一个潜在的侵略者都更加强大。”紧接着,特朗普在其推特账户更新了一条:“美国必须大幅加强和扩大其核武库。”冷战结束以来,从来没有一位总统或候任总统提出与全球核裁军相反观点的美国总统。

普京却对这样的言论并不感到稀奇:“新一轮军事竞赛的基础从美国单方面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就奠定了。这并不是我们主动做出的选择,我们只能选择应对相应的挑战。”

在普京的讲话后,特朗普再次在推特上更新称:“那就开始军备竞赛吧(Let it be an arms race)。”

明年伊始,如果美国政府34亿美元的“欧洲安全再保障计划”继续实施,将有约8000名美国士兵被部署到东欧和波罗的海国家,同时在荷兰将增设大型武器库,保加利亚、爱沙尼亚、波兰和罗马尼亚等国也将有新的作战车辆入驻。过去两年多,俄罗斯在乌克兰东部和叙利亚展现出的好斗行为让其欧洲邻国感到十分不安。

在过去的16年间,普京先后陪伴小布什和奥巴马开始并结束了他们的总统任期,如今又将迎来他的第三位对手——特朗普。普京还会继续参加2018年的总统大选么?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普京至少可以担任总统到2024年。

“(是否决定参加2018年选举的)那个时刻总会到来的。我会视这个世界和我们的国家的发展情况而定,看看我还能做些什么,”普京的回答不温不火,这位柔道高手给自己留下了足够的回转余地。但是在为国家效命的命题面前,普京丝毫没有含糊:“我毕生的唯一目标就是俄罗斯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