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2016年营收增长48% 广告业务增幅下滑面临挑战

《财经》记者 高洪浩 | 文 宋玮 |  编辑  

2017年03月22日 20:49  

本文2575字,约4分钟

微信效果广告曾经一度为腾讯广告收入带来强劲动力,如今却面临了瓶颈。

3月22日,腾讯(700)发布截止至2016年12月31日未经审核的第四季度综合业绩及经审核的全年业绩。根据财报,腾讯2016年全年营收1519.38亿元,同比增长48%;经营盈利561.17亿元,同比增长42%;年度盈利414.47亿元,同比增长42%。

根据收入分类,腾讯最主要的营收来源来自网络游戏与社交网络的服务收入,2016年该项收入达1078.1亿元,占总收入71%,同比增长34%。其中,网络游戏收入增长25%至708.44亿元,社交网络收入为369.66亿元,同比增长54%。

在占总收入18%的网络广告业务,2016年全年营收268.7亿元,同比增长54%。其中,由微信朋友圈、移动新闻应用及微信公众账号构成的效果广告收入增幅达到81%至157.65亿元,由移动端媒体平台(腾讯新闻、腾讯视频等)所带来的品牌展示广告收入为112.05亿元,同比增长28%。

包括支付、云服务等业务在内的其它业务增长最强劲达到263%,营收达171.58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包括云服务、支付业务等创造的营收在2015年仅占腾讯整体业务的5%,到了2016年其占比已经达到11%。

移动化收入增长成效明显

根据第四季度财报,当中值得关注的是腾讯已经在移动化收入上取得的成果。

尽管腾讯的游戏业务增速已经远不如过去,但在可见的预期内,其仍然是腾讯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当中贡献最多的当属手机游戏。根据2016年第四季度财报,手游作为最主要的游戏类型组成部分,其收入为107亿元,占当季总的游戏收入57.9%。

在第四季度,腾讯由朋友圈、移动新闻应用、微信公众账号组成的效果广告收入,以及由腾讯新闻移动端、腾讯视频移动端组成的品牌展示广告收入一共达到82.88亿元人民币。

手游与广告业务收入相加占比达到43%,如果算上社交网络中移动端收入,其占比将超过50%。

而此前在2016年第三季度,尽管腾讯在移动端拥有微信、QQ、腾讯视频、腾讯新闻等流量优势,但其移动收入一度未达全部收入的四成。相比之下,阿里巴巴与百度的移动收入占比均超过了50%。

根据腾讯2016年全年收入,尽管腾讯没有公布移动游戏所贡献的收入情况,但如果按照第四季度游戏收入超过50%来自于移动游戏贡献类推,2016年腾讯全年移动收入亦将超过50%。

借微信突破广告收入模式瓶颈

在本次财报,最值得注意的是腾讯在广告业务增速的下滑。2015年,由于腾讯第一次推出朋友圈广告,效果广告收入增速一度达到172%,2016年该项增速有所放缓达80%。品牌广告收入增幅由2015年的72%下滑至28%。

不可否认,广告业务已经越来越成为腾讯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2015年第一季度,腾讯广告收入为12.16%,但在2016年第四季度占比已经上升至19%,这很大程度上来源与微信在广告上的试水。但就在腾讯网络广告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尤其是在微信朋友圈广告上线仅两年后,其广告收入增幅却出现了下降。这意味着尤其在微信端,现存的广告收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陷入瓶颈。

此前作为微信最大的广告收入尝试之一,朋友圈广告的推出曾经为腾讯效果广告收入带来很大贡献,推出当年腾讯的效果广告一度增长172%。但随着用户日益增长的朋友数量,尤其是身处一二线城市的用户,朋友圈的繁杂已经开始影响用户体验,因此微信对于朋友圈广告的尝试,在未来会变得越来越谨慎而非越来越大胆。对于微信来说,如何寻找到更多的广告投放可能性成为了重中之重。

相比起腾讯,Facebook主要收入来源于广告,其相较于微信更早地允许允许用户搜索站内所有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被赋予了与Google搜索引擎类似的功能,这成为增加广告收入非常大的助力。而腾讯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尽管内容生态已经越来越丰富,微信一直在搜索方面没有过于激进的尝试,但直到2016年11月,微信最终还是宣布上线朋友圈搜索与文章搜索功能。2017年1月,微信对搜索功能进行了一次内容细化,在此前的版本,微信已经可以搜索到站外内容,而在1月的版本更新中,微信再进一步推出了指定内容搜索功能,用户可以指定类型如“朋友圈”、“文章”、“公众号”、“小说”、“音乐”、“表情”等,向一个更完整的搜索引擎转变。

但仅仅完善了搜索功能远远不能满足于当下国内移动互联网的变化。从今日头条的崛起以及微博的复兴可以看出,信息流的广告形式以及根据用户精准推送的广告模式已经成为主流。在微信平台,朋友圈广告便是这样的尝试,但限于上述用户体验原因,朋友圈始终无法像今日头条、微博一般提供大量广告位,因此微信在去年上线了“朋友圈热文”的功能,此功能的推出表示微信在内容生态逐渐充实后,将越来越向今日头条的形式靠拢,为效果广告开拓新的展现点。

点开“朋友圈热文”,微信将通过基于用户兴趣个性化推荐,并以信息流的方式所展现的朋友圈文章。一方面,这是微信在争夺用户使用时长的方法,另一方面也是微信未来信息流广告尝试最重要的应用场所。

但不可回避的是,微信作为后入者,面临来自今日头条、微博,甚至是已经崛起的一众短视频平台的挑战并不小——它们将通过瓜分微信的用户使用时长,从而与微信微信争夺在信息流广告上的市场份额。今日头条至今一直保持超过三位数的广告收入。

对于今日头条所抓住的三四线城市用户来讲,但他们基于微信所获得的内容,尤其是朋友圈的丰富程度远远不如一二线城市用户用,由于朋友圈较窄,用户互动频率和信息交换的频率也远不如一二线城市用户高,因此它们的信息来源很大程度需要依赖于今日头条而非朋友圈,换句话说,今日头条在已经开始成功削弱用户在微信的停留时间。

对于腾讯来讲,在游戏业务收入放缓,云服务方兴未艾之际,广告业务将成为腾讯越来越重要的收入来源。而对于微信来讲,其广告业务转型的成败,亦直接影响着腾讯整个广告业务未来的营收走向。因此,面对今日头条和微博的冲击,如何延长用户使用时长,重新夺回广告分发能力已经成为微信当下迫在眉睫的任务。

《财经》记者 高洪浩/文  宋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