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回应高管裸辞称:企业就像一支球队,总有球员要休息

《财经》新媒体 陈小冰 | 文  

2017年03月29日 15:45  

本文2015字,约3分钟

复星集团CEO梁信军和执行董事及高级副总裁丁国其双辞职一事,在业界引起高度的关注。对此,3月29日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回应称,他们的离开短期内对复星有一定影响,但企业就像一支球队,总有些球员要休息,也需要给年轻人更多机会。

3月29日,复星国际有限公司(香港联合交易所股份代号:00656)在香港发布2016年全年业绩公告。其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之利润为10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达27.7%,近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4.7%。

此外,郭广昌还表示,复星国际的股价被严重低估。受到业绩发布和管理层人事变动的影响,截至发稿,复星国际股价上涨2.09%,报于11.720元/股。

郭广昌:企业像球队,不能总让36岁球员去踢球

值得关注的是,3月28日深夜,复星国际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梁信军由于“健康原因”自3月28日辞任公司执行董事、副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及薪酬委员会委员。丁国其则同日起辞任公司执行董事及高级副总裁,理由是“为投入更多时间于家庭”。

同时,包括执行董事汪群斌在内的一众高管也有新的任命。其中,汪群斌自3月28日起调任复星国际首席执行官、薪酬委员会委员,执行董事陈启宇、徐晓亮同时获任联席总裁,而王灿、康岚、龚平则同时获任执行董事及高级副总裁;同时,李开复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委员。

郭广昌表示,对梁信军由于身体原因暂时休息表示遗憾和不舍,“二十几年兄弟情深,他为复星今天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对他很苛刻,要求很严。“但他又接着说,“企业就像一个球队,我们要不断去赢。这个球队总有球员需要休息,总要有新的球员补充进来,总是让36岁的球员去踢球,是不行的。”

对于高管双离职对复星集团的影响,郭广昌称,在短期内,他们的离开对复星是有影响的。“但是我们要把坏事变成好事,这次调整让复星集团新生代管理层集体亮相。经过复星多年的培养,应该说人才辈出,战将如云,因为突发事件的到来,逼迫我们给年轻人更多的机会。“

针对新一轮的人事调整,汪群斌则表示,李开复出任独立董事,是对董事会架构的完善和提升。“人工智能是复星未来的方向,李开复在技术上有全球化能力和资源,复星和李开复在具体项目上一直保持沟通,复星也投过很多天使、VC项目和高科技项目。未来复星会按照战略驱动下的价值投资理念,跟全球优秀的投资者和合作伙伴进行灵活的合作,但目前还没有需要披露的。”

复星公开喊话 称股价被严重低估

根据复星集团发布的业绩公告显示,2016年全年利润达102.7亿元,同比增加27.7%。截至2016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达到4867.8亿元,同比增长19.5%。其中,“健康、快乐和富足”总资产较2015年上升28.8%,已超复星集团总资产的80.0%,并已成为复星最重要的利润来源,贡献逾76.0%。此外,公告数字显示,复星集团资产负债结构持续优化,债务久期进一步拉长,中长期债务占比达到65.3%,同比增加7.9个百分点。

复星国际首席执行官汪群斌在业绩会议直播中表示,复星国际资产负债结构优化,如债务周期拉长,尤其体现在中长期债务占比不断提高,2016年中长期债务比重在2015年57.4%的基础上提升到65.3%。同时,复星国际资金成本(有息成本)下降,2016在前一年的基础上继续下降到4.5%;净债务比例大幅下降,在2015年68.2%的基础上下降到60.3%。此外,通过资产出售、项目竣工的现金回报、PE项目的IPO等,资产流动性大幅提升,复星国际2016年PE项目IPO市值达到66亿。

对于复星的未来发展方向,复星执行董事兼联席总裁陈启宇称,健康保险将会是未来重要抓手。“大健康是复星最早培育的板块,在大导向C2M产业链模式下,构建全新的供求关系。一线城市重点打造和睦家,二三线发展三级医院、特色专科。”

据复星地产CEO龚平称,复星集团未来还将在智能创新技术领域加大投资。“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行业,对未来社会商品服务制造、分销形式的改变是巨大的。”

而在投资方面,郭广昌表示,复星具备海外投融资能力,但更看好国内机会,认为最大的投资机会在中国,未来会加大在中国的投资,也鼓励已经投资海外的企业回到中国投资。海外投资方面,相比欧美国家,复星更看重印度和俄罗斯。

此外,郭广昌还表示,复星国际的股价被严重低估。“你们去哪里找一个有复星这样的团队、资产还被打折的投资机会?我个人认为复星国际的价值是被严重低估的!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我们一定为复星集团,为各位投资者,削尖脑子努力工作十年,而且二十年新生代的管理层更加年轻、更加国际化,我对未来是充满信心的。“

(《财经》新媒体 陈小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