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通过一个入口,向各相关政府机构提交各类货单,审查结果通过“单一窗口”告知申请人,加快了货物进出口通关速度。多窗变成一窗,实现了“十证合一”
《财经》记者周哲/文 王延春/编辑
位于泸州的川南临港片区挂牌至今不到两月,已有700余家企业入驻,成为第三批自贸区中地市级片区样本。5月25至26日,川南临港片区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合作交流会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仪式、口岸贸易便利化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召开,介绍川南临港片区在自贸区建设和打造内陆开放大枢纽方面的做法。
第三批自贸区的方案于2017年3月31日公布,其中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下称“川南临港片区”)于4月1日正式揭牌运行。
地市级自贸区试验
2013年从上海自贸区一枝独秀拉开自贸区序幕,2015年“1+3”四花齐放,再到今天的“1+3+7”全面绽放,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横贯东西南北、联动各大区域。中国自贸区“1+3+7”的新格局正式形成,第一批为上海;第二批为广东、天津和福建;第三批为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陕西、四川和重庆自贸区。
第三批的七地自贸区各包含三个片区,共二十一个片区(见图一)。其中四川自贸区的定位是加大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力度,以及建设内陆开放战略支撑带,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实现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
位于泸州的川南临港特区是四川唯一一个省会城市以外的自贸区,其关于打造西部开放大枢纽的各项举措,既借鉴了第一、二批自贸区的经验,又结合了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力图成为地市级自贸区片区的样本。
图一:第三批自贸区 数据来源:国务院官网 制图:《财经》记者周哲
单一窗口让企业少跑路
川南临港片区发布了36项改革举措和6方面贸易便利化政策,其中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引人瞩目。
所谓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就是企业通过一个入口,向各相关政府机构提交货物进出口或转运所需要的单证或电子数据,加快货物进出口通关速度,同时审查结果通过“单一窗口”告知申请人。
《财经》记者在川南临港片区综合服务大厅(见图二)听到工作人员介绍称,现在的模式是前台一个窗口接受企业申请,后台办理和运行,减少了企业申报的时间和成本。多窗变成一窗,已经实现了“十证合一”。该工作人员对《财经》记者透露,根据办理业务的不同,最长需要两三个月,最短当日即可办理完成。首批700多家入驻川南临港片区的企业注册仅花了近两个月。
图二:川南临港片区综合服务大厅
图片来源:《财经》记者拍摄自川南临港片区
泸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黄晨在5月25日的发布会上直言,大力推广“单一窗口”,可以让企业到集中的行政大厅办事,从一个口子进,少跑路,也倒逼政府部门加强协调。在事中事后监管的时候,采取行政审批的标准化、规范化方式,实现全程网上审批,倒逼检验监管部门融合,使得部门联系更加密切。
泸州港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袁硕称,川南临港片区设立联合办公大厅,所有口岸单位包括国检、海关、海事都在此设窗口办公,泸州港也有专柜港口。袁硕承诺,泸州港窗口每单办理时间不超过5分钟。
一位物流企业工作人员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这种模式,在川南临港片区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它把报关、报检等合在一起,有很多地方可以减少预录,申报窗口由常规的多个变成了一个,减少了企业的申报成本,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泸州港八项承诺引企业入驻
为了吸引更多企业入驻自贸区,更充分地发挥泸州港作为四川唯一的、全国内河28个主要港口之一和国家二类水运口岸的优势,以及更好地发挥泸州港对川南临港片区的支撑作用,袁硕25日向外界做出八项承诺。
其一,泸州港承诺港口装卸船效率不低于每小时22吊;每条船进出的装卸作业时间不超过24小时;其二,装卸集装箱的车辆,每辆车提箱或者卸箱的时间绝不超过25分钟;其三,海关国检等监管单位如果有查验指令,必定在4个小时之内完成整个过程;其四,对有拆装箱作业的车辆而言,每个车辆进到泸州港内不超过6小时完成拆装箱作业;其五,每个车辆在进闸口等待放行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其六,水水中转方面,泸州-水富的中转每周至少一班,争取四季度每周1.5班;其七,铁水联运方面,目前每月进到泸州港的是8个班列,出泸州港的是12个班列,共20个班列,争取在四季度达到30个班列;其八,泸州港在联合办公大厅设有专柜,每单办理时间不超过5分钟。
之所以提出如此具体的时间承诺,袁硕直言,不仅是吸引更多企业入驻自贸区,也是为了加强自身的转型升级,实现港口产业的多元化,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结合,争取把泸州港从全国的内河28个主要港口,进一步打造为国家的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
袁硕对《财经》记者透露,这也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必要手段。据他透露,和泸州港有竞争关系的宜宾港最近和重庆加强了合作,对于在宜宾港中转运往重庆的船班政府给予补贴,整个运输零费用。“一个集装箱给补贴1000元,而一个集装箱在这一段水上运输的费用是300至500元。”袁硕直言。
面对价格战的做法,泸州港加强了其在放心、快捷、便利等方面的优势。《财经》记者在参观泸州港时,泸州港的工作人员介绍称,泸州港铁水联运非常方便,铁路直接开进港口。
2016年,泸州还与昆明、昭通三市签订了协议,过往昆明的货物经广西防城港的铁海联运模式被改变,改从昭通水富港至泸州港的铁水联运。据悉,这样一来时间可节约3至5天、综合成本可节约10元/吨、500元/标箱。泸州也增加了货源,强化了川南临港片区的枢纽地位。
作为地市级自贸区,泸州也面临很多短板。成都海关驻泸州办事处副主任邓鹏坦言,川南自贸片区外贸总额小、业态单一、无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非国家开放口岸,这都是先天不足。但成都海关和各口岸单位克服苦难,全力支持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推动跨境电商、保税展示交易等外贸新兴业态在泸州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