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钢:产融结合为企业收益方式增加资本性

2017年11月04日 14:30  

本文2435字,约3分钟

“海尔在金融方面的探索定义为产融共创,一个部分是对主业的服务,第二个部分是一些产业和金融结合的探索。” 11月4日,海尔集团(青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战略总经理刘钢在“2017杭州湾论坛——新时代 新金融 新经济”上如此表示。

海尔集团(青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战略总经理刘钢

刘钢表示,海尔的财务公司对于主业的支持是三个层面:一个对于整个上下游的产业和成员企业的支持;二是支持主业的转型;三是把企业变成平台,形成平台加创业公司的创业体系。

他指出,帮外部用户链接更多的下游的经销渠道,提升其管理能力,形成新的生态系统是产融共创的特殊所在。对于海尔来说,收益方式从单一资金性变成了加资本性、基金性。

以下是发言实录:

刘钢:作为嘉宾企业在这个论坛上讲还是很忐忑,做一个广告,海尔是连续八年蝉联白色家电的第一品牌,去年我们的全球市场份额是10.3%。

第二个讲一下海尔在金融方面的探索,我们定义为产融共创,一个部分是对主业的服务,第二个部分是做的一些产业和金融结合的探索。

对主业支持方面,蔡主席也提到了财务公司,海尔的财务公司是2002年批准设立的,到目前为止是15年的时间,去年公布的数据,我们在整个财务公司227家排名是第四位的数据。财务公司对于我们海尔主业的支持是三个层面,一个对于整个上下游的产业和成员企业的支持。家电企业的通道是从制造商到零售商的。海尔是自建的营销体系,我们在全国建了3万多的专卖店,负责海尔的销售。但是很多的这些专卖店都是在偏远的农村市场,需要有一定的资金的支持,在过去的这几天当中,我们大概为上游的三千多家的供应商和下游的三万多家的专卖店提供大量的金融产品的支持。我们从银监会对我们批准就四家企业可以开展上下游供应链以来,我们大概投放了1600亿,极大的帮助了主业。

第二个在财务公司支持主业的转型。海尔把传统的家用电器变成网器。原来跟消费者是交易结束,把家电卖到消费者手中,我相信不出质量问题,大家不会找到海尔,再见面的时候大家都不高兴。我们现在把它变成一个网器,一个家庭的终端。比如说海尔做的磁悬浮的商用中央,现在可以实现每一台中央空调的运行数据,在我青岛总部的大屏上可以实时显示,我能看到能耗,看到给商户节约多少电费。我们的消费方式从原来的卖产品变成了卖服务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大量的金融产品的设计和需求,我们这个为切入点支持我们主业的发展。

目前磁悬浮的中央空调我们占了81%的市场份额。

第三点,海尔一直在做一件事情,把企业变成平台,形成平台加创业公司的创业体系。我们最近统计了一下,全集团孵化了两千多家创业小公司。他是一家小的创业公司,在初期的时候股权就已经分散了,有海尔的,有外部资本方,这个时候也需要股权和债券的支持。我们7月份刚刚有一家自己孵化的公司挂了新三板,这个过程也是继续当中。

这是整个财务公司在服务主业方面的一些探索。

第二个,对整体的产融结合方面,我们外延的一些做法,产融结合很多人理解,包括很多产业集团都投了银行、基金券商的牌照,海尔是没有的,海尔都是类金融的,这个怎么做?这是非常难的话题,包括融资租赁、小额贷款等等。银行的客户一定不是我们的客户,因为银行都挑完了客户,是海尔的类金融的客户,怎么搞?我们自己在总结了一套模式,不能去看他的抵押担保,要看未来现金流的能力。怎么办?要跟他共创未来的现金流的能力。这个过程把融资、融智、融商结合起来,共同把产业做大。我们2014年做了一个肉牛行业,我们基本的打法,出给我们的饲养的龙头企业,提供融资租赁之外,我们帮他引进牛种,引进先进的饲养的技术,提高出肉比,大概提高了10个点,帮他链接更多的下游的经销渠道,帮他提升他的管理能力。在这样一个生态当中就形成了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就把原来的商品属性变成了链接属性,形成了一个新的生态系统。

所以这样一个做法之后,我们大概整个在肉牛、肉鸡、蛋鸡七大领域我们投放了50个亿左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新的生态。所以对于海尔来说,收益方式从单一资金性变成了加资本性、基金性。

我们把这种模式总结为产业投行的模式,现金流,风控就形成一种新的体系。

主要汇报的就是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谢谢。

讨论环节

主持人:刘钢,我想问您一个问题,您讲了很多金融生态和产业链,像阿里本身就是平台型的公司,还有这种产业,大家都愿意说有了数据,有了客户之后怎么衍生,这种产业的衍生选择上和当期的金融盈利怎么平衡?包括你说的为了构建那个生态,衍生的这些客户对他们的共建,具体的做法,包括生态构建上有没有和大家分享的?

刘钢:我们试着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其实有一种思维,我自己不是学金融的,我观察这个事情,金融本身是平衡收益和风险,一定是一个概率事件。我们对自己的定义不做猎人做农民,做农民是要种地,是伴随着这个过程慢慢成长起来了。

我生态圈的扩展,海尔本身有一个定位,从06年就清晰,美好家庭生活,解决问题的方案。因为我们起家也是围绕家电来的,在这个产业链衍生的过程中,我们依然是家庭来的,从现在的家电是智慧家庭,会向着财富家庭、绿色家庭等等,这形成了整个家庭的衍生。

我们讨论了肉牛的案例体现了,现在有一种说法,每一个消费者需要的不是冰箱,而是里面的新鲜的食材。所以我们试图构成一种新的供应的生态,我们出了一款物联网冰箱,每一个消费者用的时候,都可以连到肉牛的平台上去。

第二个小问题,大数据,海尔在这么多年的发展当中,形成了2.2亿左右用户的数据,这个数据我们其实更多的不是看这个大数据,而是希望把它变成小数据、流数据。如果用大数据评价一个客户的风控,我们内部有很多不成功的案例,如果有时间我们可以做深度的交流。我们也不完全相信仅靠大数据、云计算能够解决风险的问题,确确实实有很多这样的场景发生。如何把小数据流起来,比如说对海尔的门店上一个系统,他的每一个数据都可以看到,这就是小数据,我觉得是这样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