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海投资转型科技,协同英迈推出云集市交易平台

《财经》记者 刘一鸣 | 文 宋玮 |  编辑  

2017年11月16日 10:46  

本文1799字,约3分钟

海航旗下天海投资于2016年“蛇吞象”式并购英迈国际后,双方首个协同项目云集市落地。天海投资剥离航运业务,能否顺利转型科技行业尚待市场检验。

“在英迈被海航并购前,我们已经尝试过进入中国市场,但作为美国公司很难。”英迈全球执行副总裁Nimesh Dave表示,这是与海航合作带来的益处。

2017年11月14日,海航科技集团旗下天海投资(证券代码:600751)发布海航云集市,定位于云服务平台,这亦是英迈云业务的中国版。但对于已经呈红海状态的中国云服务市场而言,迟来的云集市将如何介入市场,赢得竞争,业界人士尚持观望态度。

2016年,在世界500强中排第353位的海航集团,以60亿美元的价格把排第218位的英迈国际(Ingram Micro Inc.)收入囊中。

海航集团董事局董事、海航科技集团董事长童甫对《财经》记者说,英迈至今年三季度,其收入实现了9%-10%的增长,这对于一家400亿美元的公司来说较不容易。另外英迈中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Nimesh Dave说,海航云的服务器都设在北京,有很多的中国籍的技术人员,而英迈则提供销售渠道和运营经验。对于双方的具体协同模式,他未详细介绍。

剥离海运资产

天海投资是海航科技集团旗下唯一的A股上市公司,而海航科技集团是海航七大产业板块中营收最大的产业集团,在整个海航版图中较为重要。

11月8日,天海投资发布公告,公司名称拟变更为“海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变更为云计算、大数据等计算机及信息服务领域。

据天海投资2017年Q3财报,1-9月份营业收入达2238.95亿元,同比增加近145倍,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36亿元,同比增加6.9倍,当然这主要是由于英迈并表所致。

目前,天海投资相关航运业务已完成剥离,四季度财务数据中将无航运业务收入和成本。童甫说,天海投资已经初步完成了资产重组,并且明确了新的业务模式。

海航科技集团董事、天海投资副董事长兼CEO桂海鸿说,天海投资原来是一家特别典型的国有企业,集装箱的航运运输规模仅次于中远和中海。最近几年这家公司经历了一系列调整,特别是2014年天海投资做了一次大规模的增发,去年年底天海投资通过并购英迈,完全踏入IT这个新行业。

与英迈的并购后整合

此次发布的海航云集市,即英迈云集市的中国版,这是天海投资并购英迈后双方落地的重要项目。Nimesh Dave表示,云集市定位于平台,即买方和卖方的结合。当这个平台产生交易,交易就会带来费用。不同的云服务提供商把方案聚合起来,形成新的增值服务,也会为平台带来费用。这种盈利模式英迈已经在44个国家复制。一年前英迈在印度上市了云集市平台,随后增长迅速,很快成为英迈的第二大市场。

云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中,中国公有云市场的容量也在迅速扩大。Gartner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公有云市场达到1225亿美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195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19%。IDC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公有云市场的规模约为150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3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4%,高于全球增长率。

一位天海投资公司人士说,可以把云集市理解成一个类似京东的平台,同时有商家,也就是云厂商,同时也有代理商,相当于渠道商,客户可以直接去云集市采购云服务,不同的卖方都有不同的定位。这种模式目前国内还没有。

一位券商分析师指出,目前云产品以直销模式为主,占比83%,但渠道销售比例正在迅速上升,预测2019年中国云市场渠道占比可达市场总量30%,这一块是海航云集市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英迈中国年营业额并不及国内神州数码、联强国际和伟仕国际这些本土IT分销商,与海航的协作会帮助分销更多国内品牌的IT产品,以提升国内市场份额。例如英迈已与领先的无人机生产商大疆创新签署协议,成为其全球总代理。

截至2017年7月,海航科技总资产逾2200亿元,收入规模近3300亿元,旗下控股各类企业近40家,包括全球最大的IT产品分销商和供应链服务商英迈国际、IT服务和解决方案提供商文思海辉、A股上市公司天海投资(600751)、港股上市公司海航科技投资控股有限公司(02086)、新三板挂牌企业易建科技(831608)、至精股份(83731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