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飞:风险资产流转效率低,不要只盯商业银行那一小块

2017年11月30日 18:52  

本文3806字,约5分钟

“风险资产是一个十万亿的大市场,很多人都在扎堆进入这个市场,但目前的状况是流转效率太低,风险资产并没有精准流转到投资人手里。”11月30日,深圳联合金控风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程飞在“《财经》年会2018:预测与战略”上如是说。

深圳联合金控风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程飞

程飞介绍,目前暴露出来的商业银行不良债权规模大概2万亿,但实际上这只是商业银行资产的冰山一角,因为农商行、城商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债权信息基本没有办法形成有效追溯,所以仍存在相当多隐性的不稳定的违约债权。

此外,程飞认为风险资产还有更庞大的市场,十九大提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所谓风险不一定仅限于商业银行,而是多元化多层次的,基金、信托、小贷、P2P、消费金融、企业等领域的风险转换也需要通过市场流转,释放它的价值,这将形成新的投资机会。因此,程飞认为不良资产投资者不能把目光只盯在商业银行那一块。

而对于当前市场上风险资产流转效率太低的困境,在程飞看来,这也是因为大家都把目光盯在商业银行这条赛道上所造成的。无论是出让、受让还是处置退出,都没有办法提高风险资产或者是不良资产的流转效率,原因在于“我们(不良资产参与机构)的通道太少,我们的增值服务太低”。

以下为程飞发言实录:

从银行来讲,这几年风险资产处置形势相对稳定,收益也比较好。但是银行毕竟是少数,不良资产行业的从业者毕竟是多数,所以咱们今天就先聊聊(从业者们)怎么赚钱。

刚才许总也讲了现在项目资产价值很高,竞争也特别的激烈,说明这个行业目前是一个风口,大家认为这是一个十万亿的市场。但很多人都扎到“募投管退”环节,扎到这个市场里做竞争,间接的推高了资产价值。

实际上市场面临一个什么状况?就是大家都面临一个困境:资产流转效率太低,想买资产包的人买不到,想卖资产包的人得琢磨卖出价,就是风险资产或者商业银行后三类债权的流转效率非常非常低,没有精准地流转到我们投资人手里,没有精准地发掘我们风险资产的再生价值,投入到市场上去。

这是什么原因?原因无非就是产业结构单一,让大家都扎到一条赛道上去寻求利润和寻求空间。风险资产是非常巨大的市场,现在曝出来的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大概2万亿。大家在2万亿底下挑东西。但(风险资产市场)其实不止2万亿,曝出来的只是商业银行的冰山一角,1/5左右的一个市场,还有4/5在商业银行风险分类的正常、关注、可疑这(三类资产)里面,为什么它们没有办法流转到市场中去?我们说曝出来的这个市场足够大,大家要有信心,想去找包想去投就去找,找不到银行就找机构。

现在曝出来的数据实际上是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我认为它应该还会有一部分没有真实反映,为什么?就是我们的农村商业银行,城商行、农信社,这类银行受当地金融机构监管,所发的债权基本上没有办法形成有效的追溯,就会形成一部分的不稳定,这一类的违约债权也是相当多。

大家一听确实是挺大一个市场,但是这个市场还有(空间),大家不要盯在一个赛道上。为什么还有?因为商业银行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推动经济发展使用杠杆的同时就出现了泡沫,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泡沫和杠杆是相对稳定的,就像资产使用效率的最佳状态,经济一旦出现放缓或者是进入产业升级的转型阶段,那么这个泡沫就会越来越大,出现风险危机。

大家觉得这个市场够不够大?足够大,那我再告诉你们这个市场更大,大到什么程度?我们说为什么十九大中央政府提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原则的底线。因为风险不一定就只在商业银行,风险在哪里?它是多元化、多层次的,除了商业银行我们还有更广阔的空间在哪里?在基金、信托、小贷、P2P、消费金融、企业,所有的风险转换都需要我们这个市场去把它流转掉,再释放它的价值,这就产生了我们的投资机会。所以大家不要把目光都盯在商业银行,未来这个市场非常庞大。

截止到目前,所有的从业者都在商业银行的这条赛道上,没有完全迅速地流转起来,无论是银行的出让还是我们的受让,还是我们的处置退出,无论是司法也好,并购重组也好,我们说结构化的产品也好,都没有办法提高风险资产或者是不良资产的流转效率,为什么?因为我们的风险流转效率太低,我们的通道太少,我们的增值服务太低。

我们说(行业)最早期的1998年,这是不良资产和风险资产的1.0时代,这个时代我们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成立了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的主要职能就是去消化商业银行的历史遗留问题,那么这些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在当期是实现了风险资产的快速转移,而达到国家政策性要求的最后目的。

到21世纪以后,我国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经济确实特别的好,每年增长都是8%。在2013年以后我们经济放缓,提出了产业升级、结构化改革,这个时候我们的泡沫和风险再次出现,这个时候我们出现的风险用什么去高速的流转呢?我们依然用了原有的这条线加上一定的多元化参与者,比如说二级市场的投资人,比如说出现了互联网业态的产业结合,比如说出现了(金融资产)交易所,但是为什么依然没有让风险资产迅速的流到投资人和处置方的手里?因为我们经济十几年的高速发展已经超越了1.0到2.0的迭代,我们直接奔到3.0,我们原有的传统方式加上2.0的升级没有完成风险资产的高速流转,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跟西方国家相对比来讲,美国在2008年出现金融危机的时候可以迅速的转化风险,最后把资产再投到市场里面去,因为美国风险资产领域有完善、高效的一个体系,一个经营群体,一个渠道,一个规则,我们还没有走到那一步,这是我们的一个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我说我们换一条赛道聊一聊?我们怎么能投到更好的包?银行怎么能让自己的价值尽可能的回收?让我们的投资人拿到自己认可的投资标的,最后通过处置也好,并购重组也好,再退出投放到市场上去,这里面就有三个词,我们没有进入到3.0阶段就是因为我们缺乏增速、增效、增值。我们的风险管理,我们的风险资产,从防范到流转的速度、效率、价值(偏低),这个效率、速度、价值以目前的产业形态,没有办法把它再拉到自己(投资者)的层面,我们就需要拓宽赛道,这个赛道用什么拓宽?最近我们一些验证过的趋势性的技术已经逐步与产业结合了,我们说VR也好、大数据也好,这两个领域与各个产业的结合这是一个必然,那为什么我们风险行业或者是我们不良资产行业不能通过它们来提升我们的速度、效率和价值?应该怎么提升?

第一我们在风险的源头就要把控好资产质量,做好风险的防范,通过什么防范?以前我们用人,我们用经验,我们用垂直的调查。那我们现在应该做什么?我们应该用横向的、交叉式的、深度学习的这种数据结果来进行参考和提示,这样就从我们投资标的物的原材料端保证了我们投资标的物的资产质量。就算经营性企业走到了违约,我们依然可以拉升担保条件的价值。技术对于防范(风险),对于投资者来说很重要,其实对于银行反正是它的问题,但对于投资者来讲,我们希望流转出来的债权是有保障的,是可以再提升价值的。

我们再讲增速,增速是什么?发生风险以后能够迅速转化,怎么迅速转化?现在投资人也好,处置方也好,包括银行也好,缺乏精准的点对点对接,为什么?银行一个资产包有五个项目,有酒店,有飞机,有很多东西,但是银行没有办法精准地与市场对接,所以说数据的流转和智能的计算可以让银行精准地投放到市场上,快速地投放到市场上,这是下一步技术能给产业链带来的好处。这也让我们增加了投资机会,判断机会和回撤机会,因为投完我要退出(获得收益)。

谈到增值,就是说我们在流转过程——当中大家应该心里都有体会——无论是银行,或是投资人,或是处置,或是服务商,大家的过程成本非常高。非标类投资、银行政策、交易限制,到最后司法的状态,都让我们在交易的过程当中非常非常头疼,付出了很多的成本。所以怎么样尽量减少成本?减少成本就是拉升价值,也是我们希望能通过技术和数据把它尽量量化,这样也增加大家投资的机会和投资的效率。席(宝成)总是非常专业的投资人,过往一年他可能只也能投两个包,看了很多项目。所以(技术)增加了我们看项目的速度。

我就讲这么多,如果你们想增加投资机会可以找我。

程飞:我简短地形容一下我刚才开玩笑地讲为什么你们讲投(资产)包,或者你们想买东西,或者你们想搞处置,你们可以来找我或者我这种类型的公司、这种企业。为什么?因为我们建立了一个数据仓库,这个数据仓库储存了银行大量的风险资产数据,它可能是还没有投放到一级市场去的,但我怎么获得的我就不跟大家讲了。

我仓库的另一端是大量的市场数据,经过刚才杨博士所讲的矩阵式的专业技术,精准提炼,经过智能神经验算,它会自动地匹配、推送和挖掘,为需要抽烟的人,把打火机送到他的手里。我不知道我这么讲大家能不能理解:就是我有一个,或者是未来市场上——可能不一定是我——未来市场上一定会有一类储存了风险资产数据的仓库,作为市场两端的流转提炼站,那么我们就术业有专攻,干投资就干投资,干处置就干处置,搞评估就搞评估,大家分工很明确。《国富论》也讲分工是效率最快的流转,能产生巨大的价值,谢谢!

《财经》年会2018:预测与战略由《财经》杂志、财经网主办,于11月28日-30日在北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