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银CEO克莱恩:不再在海外市场拓展零售银行业务

《财经》记者 韩笑/文 袁满/编辑  

2018年01月16日 17:02  

本文3215字,约5分钟

在克莱恩看来,在欧洲市场以外,零售银行并不是德银的核心DNA,且很难与当地银行竞争

 

全球金融危机已过去数年,老牌欧洲银行德意志银行仍在挣扎着走出低谷。近日,德银首席执行官(CEO)约翰•克莱恩(John Cryan)在北京接受《财经》记者专访,首次面对中国媒体详解德银的战略重组进展,并回应裁员传闻和当年出售华夏银行股权的考量。

最近两年,德银的日子不太好过。受累于高昂的诉讼费用和重组成本,2015年和2016年已连续两年净亏损,2015年净亏损一度达到68亿欧元。各国监管机构对德银的调查和法律诉讼不断,使其付出了高昂的诉讼费用。2016年9月,在美国司法部对德银因涉嫌不当销售抵押贷款证券开出140亿美元的天价罚单后,德银股价跌至10欧元左右,创下20年来新低。

虽然后来德银以72亿美元了结了这起诉讼,但是期间一度被传出可能寻求德国政府的救助,市场对德国第一大银行可能沦为“雷曼第二”的担忧不断升温。直到去年1月,克莱恩对CNBC否认曾与德国政府讨论过申请政府救助。

2015年,时年55岁的约翰•克莱恩接手德意志银行。此前他曾担任瑞银集团首席财务官和德银监事会监事。为提升财务水平、简化业务结构,克莱恩在去年3月公布了新的融资和重组计划。时隔近10个月后,他在专访中对《财经》记者表示,融资和重组计划取得了一些进展,德银的业务架构正在调整,融资计划已经完成。“交易部门和投资银行部门正在重新合并,三个业务条线的优化和分拆资产管理业务上市的计划也在推进中”,他说。

按照此前公布的融资和重组计划,德银将分拆旗下资产管理业务上市,预计将在两年内完成。还将整合邮政银行(Postbank)和德银的零售和财富管理业务,形成三个核心业务条线——包含全球财富管理业务的私人和商业银行业务部门(Private & Commercial Bank, PCB),合并后的交易部门和投资银行部门(Corporate & Investment Bank, CIB),以及资产管理部门(Deutsche Asset Management)。在融资方面,去年4月德银通过发售新股的方式筹集了80亿欧元。

此前有欧洲银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德银的重组计划保留了全能银行的架构,同时也会进行“瘦身”。虽然近年来德银处于低谷,但欧洲银行业仍需要德银这样的全能银行与花旗等美国综合化银行相抗衡。

低谷中的德银在2017年也迎来了两家新的投资者,部分提振了市场信心,近期德银的股价维持在15-17欧元附近。去年2月,德意志银行发布的股东投票权变更通知显示,海航集团已通过其委托的欧洲投资代理公司,拥有德银3.04%的投票权,成为该行第四大股东。3个月后,海航在德银的持股比例升至9.92%,超越贝莱德(BlackRock)成为第一大股东。11月14日,德银再次对外披露,博龙资产管理公司(Cerberus Capital Management)创始人Stephen Feinberg持有其3%的股份。

因战略调整和缩减成本,克莱恩上任伊始即开展了裁员计划,预计在全球范围内裁减9000个工作岗位。德银2017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全职雇员总数比去年同期已减少了4000人。

去年11月,克莱恩曾对英国《金融时报》表示:“德银目前有97000个雇员,而大多数同行只是这个数字的一半……在机器学习和机器化方面,我们有很多工作可以做。”他的这番表态被外界广泛解读为,德银有意依靠技术降低人力成本并增加裁员规模。

对此,克莱恩在专访中否认德银有新的裁员计划,他表示:“我们的确在积极简化业务条线,优化成本结构。目前的情况是,由于要整合在德国的两家零售银行,所以会减少一些工作岗位,但具体规模还不确定。”

克莱恩认为,长远来看,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未来银行业的很多人工将实现自动化,“今天的很多工作岗位在将来可能将不复存在,这种情况不仅针对银行业,也适用于整个社会。”

为摆脱低谷,除了裁减员工,克莱恩治下的德银也展开全面的战略调整,近两年陆续从拉美等市场撤出,意在收缩战线。2015年底,德银将持有近十年的华夏银行股权出售,套现约230-257亿元人民币(约合32亿至36亿欧元)。

德银自2006年首次入股华夏银行,在随后几年间将持股比例提升至19.99%,成为第二大股东并触及当时外资行持股比例的上限。德银曾在华夏银行董事会里拥有两个席位,并在信用卡等业务领域与华夏银行开展了合作。

在回顾这段合作经历时,克莱恩对《财经》记者表示,作为战略投资者,德银与华夏银行在技术支持和信用卡业务领域有过很好的合作。“但是在几年前,我们发现德银作为战略投资股东的作用在下降,对于我们来说投资华夏银行已经更像是一笔财务投资了。所以我们认为是时候离开,让华夏银行继续做一个很好的中资银行”,他说。

这也与德银自身战略调整有关,克莱恩进一步表示,德银将把零售银行业务的重心聚焦于德国市场,所以决定保留邮政银行,并与德银的零售和财富管理业务整合起来。他认为,企业和机构业务是德银的优势所在,当年德银正是依靠帮助德国企业进行跨国业务而不断对外扩展,“德银的核心零售业务是在德国市场,我们在英国和美国也没有零售银行业务。”在克莱恩看来,在欧洲市场以外,零售银行并不是德银的核心DNA,在海外市场也不会再拓展零售银行业务,因为这个领域很难与当地银行竞争。

克莱恩也在专访中坦言:“(出售华夏银行股权)这笔交易的确为德银创造了不错的收益,也在当时补充了德银的资本充足率。”

这家历史超过140年的老牌银行在进行艰难的战略调整同时,也在尝试拥抱新技术——如今异常火热的区块链技术。克莱恩认为,区块链是能够改变整个金融行业的技术。

目前,有很多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正在对区块链进行概念验证和试验,市场预计在今后两年会有更多技术应用面世。德银也与瑞银、桑坦德银行、纽约梅隆银行一道在推进“多功能结算币”(utility settlement coin)的研发,他们认为这种数字货币将成为利用区块链清算和结算金融交易的行业标准。据克莱恩介绍,“多功能结算币”是对现金进行数字化,旨在将美元、欧元、英镑等货币应用于区块链系统。目前这项研发正在央行和监管机构的协助下,进行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测试,预计2019年上半年投入商用。

在谈到德银在中国市场的业务时,克莱恩告诉《财经》记者,大中华区是德银全球收入的重要来源。中国市场的利润贡献主要来自两大业务条线:一是外汇、股票和衍生品市场交易;二是包括现金管理、贸易融资和证券托管等在内的商业银行业务。这两项也将继续是未来德银在中国市场的主要业务增长点。

对于近期中国金融业进一步对外开放,取消外资股东对中资银行、合资证券公司等的持股比例限制,德银集团管理委员会委员、亚太区首席执行官司马维(Werner Steinmueller)对《财经》记者回应称:“不仅是德银,金融市场的所有参与者对此都非常欢迎,我们期待后续政策细节的出台。”

德意志银行除在华拥有一家外资法人银行外,还拥有合资券商中德证券33.3%的股权。近期市场传出德银有意在华进一步拓展投资银行业务,并考虑申请全面银行牌照,以覆盖中国大陆的并购、安排IPO和发债融资等业务。对此,Werner Steinmueller对《财经》记者表示:“任何一个商业决定都不能一蹴而就,我们看重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机遇。以此为目标,我们会合理评估、把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