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冬:古建筑保护利用需要全社会参与

2018年09月08日 12:22  

本文1354字,约2分钟

“古建筑的保护、修复和活化,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支持,社会各界才是积极参与的主体。”《财经》杂志执行主编、《财经》智库总裁张燕冬表示。

“古建筑的保护、修复和活化,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支持,要把社会效益放到建筑遗产再利用的首位,不仅仅是文旅的结合,金融与文化的结合,更是古建筑标准、法律法规健全完善以及文化内涵、现代建筑、金融支持与产业格局并举的系统工程。”9月8日,《财经》杂志执行主编、《财经》智库总裁张燕冬在以“传承·融合·新生”为主题的2018中国古建筑国际论坛上如此表示。

张燕冬谈到,随着古建筑原生态的环境、政治社会变迁以及城市化、城镇化的大面积建设,中国传统建筑正在逐渐消亡,保护利用“刻不容缓”。如何传承、保护传统建筑、处理好建筑文化遗产与自然环境、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以及经济发展的关系,完善与健全古建筑保护和利用中的法律法规,是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所需要探讨的问题。

张燕冬表示,古建筑的保护、修复和活化,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支持,社会各界才是积极参与的主体。把社会效益放到建筑遗产再利用的首位,不仅仅是文旅的结合,金融与文化的结合,更是古建筑标准、法律法规健全完善以及文化内涵、现代建筑、金融支持与产业格局并举的系统工程。

《财经》杂志执行主编、《财经》智库总裁 张燕冬

以下为发言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欢迎大家参加由《财经》杂志、秦森集团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古建筑国际论坛”。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岁月的长河中有无数的文化瑰宝,而中国的古建筑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艺术,其多样性和丰富性构成了中华民族千年历史中独特的创造,她以中华文化为脉络,逐渐形成了中华文化特色的建筑体系,这是子孙后代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传承和再创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我们聚集北京举办首届中国古建筑国际论坛,主要基于以下两点:一是随着古建筑原生态的环境变化、政治社会变迁以及城市化、城镇化的大面积建设,中国传统建筑正在逐渐消亡,保护利用“刻不容缓”,如何传承、保护传统建筑、处理好建筑文化遗产与自然环境、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以及经济发展的关系,完善与健全古建筑保护和利用中的法律法规,是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所需要探讨的问题。

二是古建筑保护、修复和活化,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支持,社会各界才是积极参与的主体,不仅仅是古建筑保护者的参与,而是需要把社会效益放到建筑遗产再利用的首位;不仅仅是文旅的结合,金融与文化的结合,更是古建筑标准、法律法规健全完善以及文化内涵、现代建筑、金融支持与产业格局并举的系统工程。

而《财经》杂志作为一家密切关注中国经济社会制度变革与现代市场经济进程,全面观察并追踪国内外经济、社会重要动向和现代国家经济和社会体制建设的主流媒体,联手致力于中国古建筑修复与活态利用事业的“秦森”集团,共同打造“中国古建筑国际论坛”,借此契机,希望汇聚海内外各界有识之士,共同就中国和世界文化传承中的古建筑、现代城市与古建筑保护、金融资本助力古建筑重生、古建筑与文旅产业融合等方面展开讨论和对话,为古建筑的传承、发展、活化提供智力和产业支持;同时分享全球智慧和优秀文明,传承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