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林时钟:30年的历史数据,告诉你如何进行大类资产配置

鑫茂荣信财富品牌部/洵未  

2018年09月13日 19:57  

本文1855字,约3分钟

这一理论很好地诠释了在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中应该如何进行债券、股票、大宗商品和现金的优先配置

“天地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千百年前,古人就知道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规律。而金融周期作为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投资者则更加重视如何准确把握经济周期的变化,抓住行业轮动的机会,顺势而为。那么,面对国内外风云变幻的复杂经济形势,如何识别经济周期的重要转折点,并根据不同周期进行资产配置策略选择呢?今天,鑫茂荣信财富就给大家普及一下大类资产配置的重要参考框架——美林时钟。

掀开“美林时钟”的神秘面纱

美林投资时钟理论是美林证券通过整理分析1973年4月至2004年7月美国逾30年的历史数据,于2004年发表的著名大类资产配置理论——《The Investment Clock》,这一理论很好地诠释了在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中应该如何进行债券、股票、大宗商品和现金的优先配置,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指导投资周期的工具。

美林投资时钟理论的核心,就是根据经济增长趋势和通货膨胀趋势,通过经济增长率(GDP)与通货膨胀率(CPI)这两个宏观指标的高低将经济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衰退、复苏、过热、滞涨。更形象一点,美林投资时钟是以经济状况为纵坐标、通胀状况为横坐标,然后将一个完整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分布于这四个象限之内,并揭示每个象限中投资标的收益高低。

1、衰退期——债券最优

衰退期对应的是经济下行、通胀下行,也就是低GDP和低CPI,这个时候最佳选择是债券。因为通胀下行意味着物价下跌,投资大宗商品收益最低。经济下行企业盈利下降,股票市场也并不看好。在衰退期,一般央行会通过降息刺激经济和物价水平上涨,从而利率下降,债券的收益率上涨。所以这个阶段的资产配置策略应该是:债券>现金>股票>大宗商品。

2、复苏期——股票最优

复苏期对应的是经济上行,通胀下行,也就是高GDP和低CPI,此时的最佳选择是股票。因为经济开始恢复,企业盈利有改善,股票的投资价值开始回升。而物价下行,大宗商品仍然收益最低。利率仍不会上升,所以债券不下跌,但股票增速会高于债券。现金仍处于不赚不亏,优于大宗商品。因此这个阶段:股票>债券>现金>大宗商品。

3、过热期——大宗商品最优

过热期对应的是经济上行,通胀上行,也就是高GDP和高CPI,此时最佳选择是大宗商品。通胀上行,价格开始上涨,大宗商品的投资价值升高。虽然经济上行有利于企业盈利改善,但物价上升意味着央行可能会通过加息控制通胀和过热的经济,债券收益率曲线上行,要求回报率的上升对股票投资产生压力,使得股市表现比不上商品,而利率上升意味着债市步入熊市。所以这个阶段:商品>股票>现金>债券。

4、滞涨期——现金为王

滞胀期对应的是经济下行,通胀上行,也就是低GDP和高CPI,最佳选择是现金。因为通胀持续上行,利率会趋于上升,对债券市场的表现不利,而经济下行使得企业盈利受损,股票资产遭受的打击更大。而由于价格继续上涨,大宗商品依然有良好表现。同时利率上升以后,货币基金等现金类资产的收益率会上升。所以这个阶段:现金>商品>债券>股票。

正确认识“美林时钟”的指导意义

美林投资时钟理论构造了一幅经济周期映射下的大类资产轮动经典模式,这一理论很好地诠释了历史上美国大类资产轮动的规律。“历史总是重复的,但是每次的表现都不同”,故而美林时钟也有失效的时候。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认为,美林时钟是按照经济周期的过热、滞胀、衰退、复苏这四个不同阶段来看资产配置的,但这四个阶段特征越来越不明显,在大部分时间经济总是不温不火,同时金融风险在不断累积。经济周期在不同的时间点对投资的含义不一样,因为它对应着不同的经济增长和宏观政策,两者都会影响未来盈利增长、流动性环境、和投资者风险偏好。

鑫茂荣信财富认为,传统的美林时钟只关注货币政策,而现在不仅要关注货币政策,还要关注宏观监管和财政政策,这些内容都会影响整个市场的融资条件、经济增长动能,以及经济结构的变化。因而,美林投资时钟只是根据历史数据给了我们一个大致的资产配置方向,市场瞬息万变,要想做好资产配置,还得找专业的投资机构,帮助投资者根据当前经济走势,分析不同资产类别的配置比重,从而做到顺应趋势,进行科学合理的资产配置,以达到财富的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