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全球资产配置机会,挖掘财富新蓝海

鑫茂荣信财富投资策略部  

2018年09月13日 19:57  

本文5861字,约8分钟

2018年下半年外部不利因素增多,国内整体货币和信用环境紧缩等,将可能使我国经济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增多。

一、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1、2018年上半年全球经济走势概述

2018年6月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为年内第二次加息,相比美联储,其他各主要央行6月均宣布维持当前利率水平不变,利差因素成为美元6月走强的关键,在美元走强的大背景下,人民币自5月后出现大幅贬值行情,支撑美元走强的另一因素在美国通胀,目前核心PCE物价已达到2%的美联储目标水平;全球采购经理指数环比有些许回调,但仍然处在50荣枯分水岭之上。但中国PMI数据相比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仍然偏低。

发达国家需求也出现回暖, 美国、 欧洲和日本等全球发达经济体全面复苏,且至今仍在延续。

2、大国博弈成为世界经济新格局

中美贸易战具有长期性和日益严峻性。当任何经济体GDP总量达到美国GDP总量60%的时候,美国通常会对其发动贸易战。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美经贸关系经历了从破冰到合作再到遏制、从贸易自由化到贸易保护主义的历史性巨变。随着美国经济复苏以及中国日益崛起,2018年《国防战略报告》将中国首次定位为“战略性竞争对手”,中美开打贸易战。

回顾历史,美国与日本的贸易战历时近30 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日本房地产价格泡沫破灭时结束,美国成功遏制了日本崛起的势头。从此之后,日本离世界最大经济体越来越远。

贸易战一般认为是没有赢家的。然而,当贸易摩擦或贸易战发生在世界第一与第二大经济体之间时,一定会分出输赢。假以时间,或者美国成功地遏制了中国的崛起,或者中国成功反遏制并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结论:总而言之,中美贸易战具有长期性和日益严峻性,对两国经济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对相关进出口企业及上下游产品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损伤,在此基础上,配置多种货币的抗风险能力一定大于配置单一国家货币资产。

3、一带一路前景乐观却阻碍重重

“一带一路”途经的地区是世界自然资源的主要产区,也具有战略上的重要性,因此,这些地区历来是世界大国争夺的战略要冲。复杂的宗教与民族冲突,动荡不安的地区局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国在这一地区的激烈争夺。涉足这一地区的,既有地区大国,如俄罗斯与印度,也有区域外的大国,如美国、日本、欧盟等。这些国家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地区开发构想。

“一带一路”在我国与周边国家原有的双多边发展机制基础上,借助历史上的“丝绸之路”,积极推进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一带一路”的建设不仅对我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关系的建立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于加快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进程具有很好的推进作用。但“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风险以及多种制约因素却能让人民币国际化推动进程中充满障碍。因此,如何充分认识

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风险,成为我国通过“一带一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所要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此外,一带一路推进进程中面临两大障碍。障碍之一: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弱。障碍之二:经济冲击风险提高,政策调控难度加大。首先,“一带一路”拓宽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同时也让我国经济面临更多外来因素冲击压力。

其次,“一带一路”在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结算规模的同时,也将使人民币陷入“特里芬难题”。再次,人民币运用范围的拓宽,将大大提高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难度系数。而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国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不得不考虑到货币政策对其他国家经济的连锁影响,这将进一步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难度,使我国当前以货币政策为主要工具的宏观调控方式面临挑战。

结论:我们在财富规划的同时,要考虑到货币政策对个人收入的连锁影响,人民币贬值非常有利于出口,而“一带一路”不仅是产能输出也是品牌输出,“一带一路”的发展必然牵动人民币汇率这根敏感的神经。

二、国内经济变化趋势

上半年,我国经济形势整体保持稳健,经济增长、通胀和就业较为平稳,稳杠杆等供给侧改革扎实推进。上半年GDP增速达到了6.8%,与去年全年持平,但名义GDP增速略有下降;最终消费的贡献率达到历史新高,中国经济转型显著,正在从以前的投资大国转向消费大国;通胀水平整体较为平稳,处于可控的区间。但是,2018年下半年外部不利因素增多,国内整体货币和信用环境紧缩等,将可能使我国经济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增多。

1、2018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速略有放缓

内外需求的同步放缓可能给下半年经济增长带来压力。上半年社融增速持续走低,货币供应低位运行,也将影响名义GDP增速。第三和第四季度经济增速预计分别为6.6%、6.6%,全年增速可能维持在6.7%左右。

2、CPI数据: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0%,涨幅比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

一方面,高房价带来的挤出效应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放缓使城镇居民消费受到抑制;另一方面,服务消费快速增长、医疗保健类消费强劲,但却无法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表现,该数据对总体消费的代表性有所下降。

3、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增速较1-5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

生产稳中趋缓,叠加去年基数偏高,工业增加值同比明显走弱。从结构上看,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三大产业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从制造业内部结构上看,新兴产业依然保持高速增长,装备制造业中汽车和通用专用设备制造有所回升,传统制造业依然好于去年同期水平,轻工业依然分化。同时也要看到,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可以看到存货的贡献下降,需求和存货下降必然会拉动生产端的下行。

4、固投数据: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增速比1-5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达历史低点,比去年同期下降2.6个百分比,其中一产下降1.3个百分比,降幅较小;二产投资下降1.5个百分比,相对原增速4%降幅较大;三产投资下降3.6个百分比,降幅较大。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9.7%,比去年同期增加1.2个百分比;基础设施投资增速7.3%,减少13.8个百分比,下降幅度较大。

结论:经济同比增速回落,且仍有回落压力,但政策层面已做出微调,经济下行的节奏将较为平缓。由于社融增速持续回落,且外需边际趋弱叠加贸易摩擦将拖累出口,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但6月份信贷多增、财政支出加快都意味着政策已经做出微调,我们预计货币政策仍将通过降准、提高信贷额度以及银行补充资本金等支撑信贷;人民币贬值可能性偏大,外币配置存在必要性。加上国家为防范系统性风险发生,一直加大对房地产领域的调控,海外固定资产配置可提上日程。

三、资管市场环境分析

(1)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将由粗放型经营转向精细化管理

普益标准发布2018年二季度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报告。报告显示,472家商业银行(不包括外资银行)季末存续126649款理财产品,较2018年一季度减少233款,环比下降0.18%,存续规模估计为29.09万亿元,较2018年一季度环比增长0.08%。

从市场现状来看,银行理财业务结构在监管驱动下继续深入调整。与一季度相比,2018年二季度同业理财规模继续加速下滑,零售理财规模继续攀升,产品存续数量增速放缓,银行理财提质增效发展趋势逐步显现。

自资管新规正式出台以来,其中“打破刚性兑付”的要求给银行理财业务的展业环境造成了较大冲击。严监管之下银行理财业务将面临五大挑战:一是净值型产品发行所带来的投资者教育、资产投资和资产估值难题,二是公募产品投资范围的改变所带来的资产承接难题,三是估值方法及刚性兑付打破对投资者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四是投研能力与交易能力建设尚待提升,五是专业化辅助系统的开发尚未形成体系。

结论:在这五大挑战之下,银行理财业务必须改变以往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向精耕细作的“真资管”和“真财富管理”经营模式转型。

(2)券商资管产品未来或将大幅下滑

数据显示,2018年5月,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共备案435只产品,设立规模376.91亿元,较4月份减少783.46亿元,下降67.52%。其中,证券公司及子公司备案215只,设立规模207.51亿元,占比55.06%。

随着备案情况同时公布的还有资管产品的总规模情况。基金业协会披露,截至2018年5月底,证券公司资管业务、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专户业务、期货公司资管业务管理资产规模合计27.03万亿元(不含社保基金、企业年金),较4月底减少8376亿元,减幅3.0%。

值得注意的是,券商资管业务的规模相比4月下滑了0.51亿元,是今年来下滑规模最大的一个月。因此,也使得券商资管的规模首次下降至16万亿元以下,为15.56万亿元。

结论:资管新规对其影响较大。当前券商资产管理规模中超过70%以上为通道和资金池业务,未来券商的规模增速或将大幅下滑。

(3)信托资产规模出现负增长

截至2018年4月末,信托业信托资产管理规模为25.41万亿元,较2017年底的26.25万亿元,下降8352.95亿元;较一季度末的25.61万亿元,下降2030.6亿元。从信托资产规模增速来看,呈现出同比快速下滑、环比小幅下滑的态势,一季度同比增速16.6%,较2017年末29.81%的增速下降13.21个百分点,较2017年一季度末的32.48%的增速回落15.88个百分点。从环比数据看,信托业2018年一季度环比增2.41%,2017年四个季度分别增长8.65%、5.33%、5.47%和7.54%。

2018年一季度固有资产为6682.28亿元,同比增速和季度环比增速分别为15.74%和1.57%。而在2017年,固有资产一至四季度同比增速分别为25.26%、25.61%、25.88%和18.12%,环比增速分别为3.65%、6.17%、3.51%和3.69%。季度同环比数据都表明信托业固有资产增速出现放缓态势。

结论:上半年以来,持股信托计划出现清仓减持现象,信托业去通道、减嵌套取得积极进展,但风险暴露趋于增多,不良资产率维持较低水平。

(4)私募股权基金正在变成主流投资

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达到22446家,已备案私募基金实缴规模达到11.1万亿元,过去三年年化增长率分别为64.4%和95.3%。

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4月底,已在协会登记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为24621只,基金规模7.04万亿元,意味着私募股权基金正从“另类”资产变“主流”资产。

从募集端数据来看,投资者对于PE投资市场的热情已经明显有所高涨,截至2018年5月底,中基协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3703家,已备案私募基金73235只;管理基金规模已达12.57万亿元。今年前5个月私募规模增长了1.47万亿,涨幅达13.24%。

主要是因为在国内以高净值人群为主的私募股权投资者更加青睐短期投资策略,而成长基金主要投资于临近上市阶段企业并能在企业上市后迅速套现,这种持仓时间较短、收益颇丰的投资策略得以满足高净值人群的投资需求,因而成长基金相对容易募集。

结论:优化私募股权基金环境,是促进投资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因此,在多个行业的产业规划中,都提到对私募股权基金的鼓励和认可。中国经济进入转型的重要时期,这一特殊时期中的政府部门也在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承担着引导社会资本进入股权投资市场及弥补“市场失灵”的重要责任,同时,加大对国家级战略新兴产业的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也成为扶植创业企业的有效手段。相关高净值人群近年来倾向于私募股权投资。

四、资产配置策略建议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中美贸易摩擦、欧美国家经济复苏、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投资者应深入分析投资方向和国际经济、汇率趋势,规避投资风险。

A股:宜适度低仓位配置。从行业来看,医药卫生行业的大型医药企业值得关注;在中小银行可能迎来外资入股潮的背景下,上市中小银行或可适度增持以待溢价;国内中小券商和中资保险公司在新一轮金融开放中承受压力,其股权价值有待进一步观察;主要消费行业在2018年涨幅高于其他行业,但中美贸易战具备长期性可反复性,A股未来趋势破朔迷离,因上证指数处于历史低位,可适量低仓位配置。

美元资产:适量配置。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美联储加息的推进,2018年第一季度美国实际GDP增速为2.86%,是2016年以来的最好表现,失业率也处于历史低位。美国税改的实施,以及全球经济的复苏,美元具备一定升值空间,建议高净值客户配置一定量美元资产,在资产升值的情况下,还可以享受到汇率波动带来的收益。

债市债权资产:少量适当防守配置。2018 年去杠杆尤其是金融去杠杆将进一步推进,资管新规有望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债券市场,同时2018年出现多只债券相继违约,风险较高。因此,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不同发债企业的风险,进行少量适当的防守型配置。

黄金方面:建议谨慎配置。随着美国的经济复苏及美元走强对黄金价格形成制约,黄金继续维持跌势。

海外房产:有必要配置。目前国内依赖投资驱动经济增长,平均资产回报率下滑,随着欧美等国家经济复苏,投资海外市场的收益率在未来一段时期很可能超过在国内投资的收益率。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的步伐下,中国高净值富裕阶层的海外资产配置正当时,在综合性设置投资模块时,进行海外房产投资是对于中国经济放缓和人民币贬值的一种风险对冲,也是对子女教育提供便利性的一种补充。

股权投资:适量配置。整体来看,2018年第一季度股权投资机构投资节奏有加快趋势,同时投资更加理性。从投资行业来看,目前中国股权投资机构对于战略新兴产业及“中国制造2025”若干重点领域给予了高度关注,股权投资市场已成为推动我国“高精尖”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从退出方面看,在IPO市场审核“严紧硬”的态势影响下,股权投资基金IPO退出总量显著下滑。但另一方面,资本市场发布的一系列利好信号将有助于优化中国股权投资基金的退出环境。建议风险承受能力强的客户适量配置股权投资来博取高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