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耿:肖耿:正视利率双轨制 为民企创造更适宜的制度生存环境

2019年01月13日 13:28  

本文3293字,约5分钟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金融实践教授、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会长 肖耿

在1月13日举行的“2019中国制造论坛:全球产业链重构下的制造业挑战”上,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金融实践教授、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会长肖耿指出,从利率来看,国内金融体系目前存在“双轨制”。一方面,国企及大型企业可享有低利率,但其风险并未随之降低;另一方面,中小民企则长期面临高利率及高风险。“这些企业有的破产了,有的又重新开始了。它们非常了不起。”

目前,中小民企正遭遇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在肖耿看来,亟需为它们创造更适宜的制度生存环境,从金融、税收、对内及对外开放等维度出发,在监管政策上充分考虑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实现因地制宜及区别对待。通过以上措施,有力增强民企的市场竞争力,使其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更具优势,从而推动中国经济更好地融入世界。

以下为演讲实录:

肖耿:非常荣幸再一次来到佛山,关于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们很多年前就已经发现,当时我们与张燕生团队一起做佛山故事案例研究的时候,就发现了佛山在全国十几个最优秀的城市当中,它的金融抑制是最严重的。我们用的指标就是贷款占本地GDP的比率,这个比率佛山是最低,我最近又查2016年的数据,佛山是100%,全国平均是GDP150%,北京、上海是超过200%以上。

佛山作为中国一个领先的城市,它的人均GDP超过北京、上海,但是它的贷款占GDP的比率居然会落后全国平均,而且持续落后全国平均10年以上,这就非常严重了。我们的监管部门及国家领导都非常重视这个问题,但是一直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佛山的问题为什么重要呢?因为佛山实际上是中国的一个缩影,佛山的中小民营企业今天遇到的困难是全国中小民营企业遇到的困难。而今天这个问题特别突出是因为有四个周期宏观叠加,都使得佛山的民营中小企业现在非常困难。第一个是宏观周期,希望宏观周期很快就可以改变。第二个就是结构转型、产业升级的周期,佛山面临的挑战非常严峻。第三个是国际环境周期现在也是在低点。第四个是我们的金融、环境监管方面的周期,对佛山冲击也非常大。

但是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也就是在全周期里面,佛山一直都面临金融抑制,这个问题就严重了。我个人看,主要原因就是中国的金融实际上存在一个双轨制,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就是另外一轨。传统上这一轨是属于民间非正轨或者影子银行体系,它的特点是风险非常高,但收益也高。刚才我也提到了,民营企业有好的、非常优秀的,最后变成华为、美的这种又好又大的企业,但是它也有非常糟糕的,因为没有人去支持,很差的民营企业很快就破产了。佛山传统上很多很多企业都破产了,消失了,但是他们都不去向政府汇报,他们觉得自己不行,我就重新再来吧。虽然佛山每次在宏观周期底部都面临很大压力,但是我们基本上看不到太多的报道。

我觉得面对未来中国,监管层需要重视民间金融这一轨。金融双轨制实际上是从利率上来看的。我们有一轨主要是我们大型的企业和国有企业,正轨的金融利率非常低,风险看起来也低,但是实际上风险也不低。另外就是我讲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他们长期生活在高利率、高风险的环境里面,他们非常了不起,他们能够生存40年,当然中间有的破产了,有的又重新开始了。

现在中国面临的挑战是,要为民营中小企业营造一个比较合适的制度生态环境,它不光是金融的问题,还有税收的问题,还有开放的问题,在这个方面我觉得必须要有容忍的态度,我们要容忍一个现实:这些企业能够接受相当高的利率,也能够应对相当高的风险。我们的监管和政策就要区别对待这些企业,就是说要有一系列的相互制约的,也是可持续的政策和监管方法,对这些企业区别对待。

我们的监管机构,特别是人民银行,最近出台了很多政策都是有这个想法的,但是目前它的落地、执行也不容易,因为我们的体制还是不够灵活。我个人的建议是,针对这些企业,特别是企业的生态环境,我们要多向台湾、香港学习。香港有很多很多中小企业,但是从来没有听说过中小企业融资难,而且香港的资金非常充裕,而佛山离香港这么近,佛山与整个大湾区广东的城市都没有办法享受香港资金非常充裕的优势,以及香港对中小企业也非常友好的环境。

我们知道台湾是以中小企业著名的,有很多做法,有包括中小企业商业银行、上市、等各种融资渠道,可以认真研究以后,针对这么一群会长期存在的民营中小企业发展一套更合适的金融生态环境。过去佛山主要是制造业企业,但是未来可能主要是发展生产服务性企业,这也是一个挑战。另外,过去40年,佛山能够成功,甚至中国能够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国成功地融入了全球供应链、全球价值链体系里面,包括中国加入WTO等,这些开放的国际环境对中国未来产业的竞争力、创新的竞争力都是极其重要的。

中国需要有一批具有竞争力、生命力的中小企业群,有些可能很快就破产,但新的企业又可以很快成立,让这样群企业留在全球供应链体系里面对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特别重要。内地的城市需要学习香港,让粤港澳大湾区形成中国最开放、最市场化、最有竞争力、最有活力的未来中国的雏形。让世界看清楚未来中国的发展方向非常重要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给佛山案例出书的时候,定了一个书名《未来中国:佛山模式》,因为我们觉得看中国未来,需要看最有活力、最市场化的城市群,而佛山实际上是一个最好的代表。佛山过去40年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挑战,最后都熬过来了。所以我相信佛山最后还是会挺过来的。但是我也觉得佛山这么优秀的城市,很多优秀的企业,但是它们在政策方面没有享受到中国最好的政策。我觉得从国家未来发展战略来看,我们应该好好地考虑,怎么样能够让这一批非常优秀的先锋企业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可以维持优胜劣汰的制度生态环境,让它们可以在未来的国际市场更有竞争力。

主持人:关于总量问题不能够解决结构性问题,这些年一直都在谈,大家都很关注这个问题,央妈是不是有超能力,我不知道,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不是央妈一个人能解决完的,我觉得这是肯定的。我们接下来有请肖教授。    

肖耿:我非常赞同几位的观点,虽然相互之间不一定一致,但是中国的央行是全球央行中面临挑战最艰难的一个,因为它承担的责任是多方面的。我们要想清楚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中国的体制实际上是以行政区划为主要的问责动力,中央将目标任务交给地方,而地方是按照行政区划来规划及发展经济的。

但是我们40年的朝向市场经济改革之后,市场主体开始有了自己的选择。这个就导致了一个什么情况呢?我们的资金和人才都是跟着市场走的,但是我们的城市规划、宏观管理、与治理结构是按照行政区划来执行的。当遇到刚才我讲的四个周期波动时(宏观周期、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周期、国际环境周期、监管周期),政策的调整都是通过行政体系的责任制,从中央到地方统一贯彻下来的,不容易区别各地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与实际状况。

这就导致了央行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既不能一刀切,又不容易在宏观上区别对待。央行应对这种复杂状况的最新政策语言是:审慎监管、逆周期调节。这个说法已经是很明白了:现在已经到了周期的底部,逆周期调整的意思用民间的说法就是放水。但是我们官方不用这个词,因为实际上官方希望把水放到未来有竞争力有潜力的行业和企业,而且同时也要关水,关水的意思就是对僵尸企业、落后产能,还是坚持要关掉的。因此,官方说不是放水也是对的,但问题是这种宏观管理模式能不能够成功。我认为最终还是要靠刚改革开放。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宏观周期的共振会影响到投资者的信心、民营企业家的信心,而信心这个问题不是一个变量可以改变的,投资者是看未来的全信息的企业发展生态环境和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说,你给他放水,他不一定喝,他要看到未来整个企业生态环境将会更适合生存与发展,他才会决定跳下去。

目前,政策难就难在这一点,怎么能够短时间内营造一个适合企业发展的制度生态环境来点燃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及创新动力,最终让市场和大部分企业家有信心,并都觉得转折点真的到了。我觉得刚才大家说的都是很对的,但是市场可能还在看,我们还是需要等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