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刘永好:振兴奶业,建议增强对规模化奶牛土地和资金支持

《财经》新媒体 舒志娟/文  

2019年03月05日 14:35  

本文1289字,约2分钟

在消费升级、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奶业也面临生态环保、优质高产等转型升级瓶颈。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公布的《关于支持奶业振兴扶持奶牛规模化养殖基地建设的提案》中建议,增强对种养结合与规模化饲养奶牛的土地资源支持。建议国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适养区政府提供更多建设规模牧场用地指标,尤其是华东、华南、华中和西南等地区,从而增加奶业全产业链的供给力。

众所周知,中国是全球前三的乳品生产国和消费大国。当前国内乳品年消费量为3000多万吨,人均年消费量却仅有36公斤,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随着国内居民收入不断提高,饮食消费需求也向更科学营养的方向转变,预计到2025年国内乳品需求总量将达到5000万吨。

中国奶业的格局正朝着集约化饲养演进,规模养牛数量增长迅速,这一趋势对于提升养殖效率、解决粪污集中处理、疫病防治、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在发展的同时,我国的奶业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全国奶牛实际存栏量低于1000万头,建设优质奶源基地的牧场用地供给严重不足,尤其是占全国人口一半以上的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地区,奶牛存栏总数仅100多万头。再如,近40%的奶牛养殖户缺乏大型合作社的指导和管理,不仅面临转型升级瓶颈,还面临养殖效益差的难题。

对此,刘永好在提案中建议,应鼓励利用非基本农田、一般经济林地等建设规模化、种草养牛循环的生态牧场,在牧场周边配套适当面积的土地,用作粪污资源化利用场地,鼓励周边农户节肥节药,种植优质饲草,实现种养结合、农民增收、奶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此外,刘永好还建议,加大对种养结合与规模化饲养奶牛的资金支持力度。鼓励大中型乳制品企业建设自有规模化牧场;对发展规模化、生态化养牛的家庭牧场、大型合作社、专业牧业公司给予融资优惠政策;对于环保达标的养殖公司、家庭牧场推行排污费减免政策;对于种草、养牛、乳制品加工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效率高的乳制品企业,给予适当的财政支持;加强对合作社的技术指导和升级改造,提高养殖户的科学养牛水平、生鲜乳品质和综合经营效率。

此外,对于奶牛养殖上游的饲料产业,作为国内的养殖大户及饲料生产商,刘永好表示,“种养结合”一体化的体系能够更保证质量、控制来源、让产品可追溯,因此产业链的延伸是有利的。

除了奶业发展外,刘永好还关注优化增值税、加强数据监管立法、促进民营加工企业健康发展、引领畜禽养殖业等方面。

为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扶持民营制造加工业真正做大做强,刘永好建议,在部分民营企业探索开展原材料进口资质放开试点。建议在国家进出口政策框架内保证市场公平的基本原则,进口配额应向直接使用原料的加工企业倾斜。同时,对试点直接进口原材料的生产企业,加强监督管理。

关于引领畜禽养殖业绿色发展,刘永好认为,国家及各级政府应尽快出台扶持政策,支持养殖龙头企业推行“现代农业+生态环保”相结合的种养一体化产业发展模式。打造一批“集约化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生态修复与保护”相结合的示范项目,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