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与陷阱并存:海外医疗浪潮兴起

小贝/文   

2019年03月16日 02:21  

本文3156字,约5分钟

近年来,随着全球国际化进程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国内患者选择前往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就医,跨境医疗行业发展势头迅猛。与此同时,诸多乱象也开始浮上水面。

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和出国便利化,越来越多的国人基于不同诉求远赴海外就医, 中国患者正成为世界顶级医疗机构的常客。他们有的希望能缔造生命,有的则希望挽救生命。

据统计,2017年中国到海外就医的人数已突破60万人次,最新预测数据显示,未来十年,中国海外医疗市场潜力或将超过数百亿美元。对部分中高收入群体而言,海外就医正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他们为何远赴海外?

在全球范围内,跨境医疗正成为迅速崛起的新兴产业。2017年9月在上海召开的“第十届高端医疗服务与建设国际研讨会”数据进一步显示,全球每年跨境医疗人次超过1200万,国际旅游医疗年均增幅高达15%至25%。

在中国,远赴海外的患者也日益增多。根据携程网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通过携程报名海外体检等医疗旅游的人数是上一年的5倍,约为50万人次左右,人均订单费用超过5万元,是出境旅游人均花费的10倍左右。

不可否认,目前国内医疗资源紧张、挂号难、服务体验欠佳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的确是推动海外就医的一大原因。国外各大医院由于服务体系相对完善,且拥有高素质的专业医护人员及人性化的医疗环境,海外医院的医护人员往往更有条件与患者进行细致、坦诚的沟通。在了解病情之外,医护人员通常也会充分顾及患者感受,从而设定最合适的诊疗方案,吸引着来自大量中国患者不远万里而来。

“患者除了寻求更多的治愈可能之外,对医疗服务也表现出更高的要求,更加看重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及就医过程中充分的沟通、隐私保护、被尊重等就医感受。”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管中心副研究员褚湜婧指出。

以美国综合医院排名第一的梅奥诊所(MayoClinic)为例,经过150多年的发展,它拥有目前美国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综合性医疗体系,凭借权威的专家资源、综合性的医疗体系、先进的设备和周到精细的服务,备受患者欢迎和推崇。数据显示,梅奥诊所每年约接诊130万名来自美国和全球各地的患者,近年来中国患者的占比快速提升。

不过,更重要的是,目前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据《柳叶刀》2017年刊发的医疗可及性和质量指数的全球排名,我国仅位列第82位,这也导致在国内就医的疗效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以癌症为例,美国从2011年开始就陆续批准上市各类治疗癌症的靶向药物,而在国内,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靶向药物的批准和上市速度明显滞后。

因此不难理解,国内的高净值人群开始纷纷前往医疗技术更先进、医疗资源更丰富的国家,以寻求更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更先进的医疗技术。尤其对重疾患者而言,在国内或难以控制病情发展,或无法找到最适合的个性化诊疗方案,对他们而言,奔赴海外就医无疑是拯救生命、恢复健康的一线曙光。

相关研究结果也指出,癌症患者是近年来海外就医的主力军,大约占八成左右。同时,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神经外科疾病、艾滋病、癫痫、渐冻人症等罕见病的患者数量也在显著增加。

除此之外,体检、美容及生子等也是海外就医的热点领域。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公布的数据,目前在海外医疗项目构成中,占比最多的前三项为复杂疾病治疗、体检和医美整容,分别占39.7%、22.4%和15.4%。

这也让海外就医的目的地更为多元。例如,欧洲和美国多为重疾患者的首选,医美抗衰最热门的国家无疑是韩国,日本的精密体检技术更为领先,泰国医疗则在孕妇与试管婴儿领域拥有明显优势。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3年中国海外医疗中介服务行业深度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美国与日本为境外医疗的主要目的地,前往就医者占比超过7成。

当然,还有其他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着海外就医的发展。其中,受益于国内经济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提高,赴海外就医的门槛也逐渐降低,越来越多中产家庭已加入其中。同时,在政府的强力支持下,中国与医疗发达国家的互联互通不断增加,医疗旅游行业也逐渐兴起,使更多国人开始关注跨境医疗。

海外就医陷阱层出

在海外医疗热潮的带动下,医疗旅游中介、海外就医咨询机构也迎来了蓬勃发展。业内人士指出,海外就诊人群面临的一大挑战便是语言及信息的隔阂,他们多数需要以中介机构为桥梁,但这也引发了两个重要问题:第一,在行业准入上,什么样的人与机构有资格提供中介服务?其二,如何规范中介机构的行为,若遭遇纠纷,患者的合法权益如何维护?

以上诸多问题揭示了当前跨境医疗行业面临的严峻局面。事实上,整个行业仍处于粗放型增长阶段,国内相关中介机构已超过1000家,它们虽然在服务项目上差异不大,但在病历翻译、医院和医生筛选、医疗陪同等方面,其服务质量和收费标准却差异颇多。更令人担忧的是,一部分“黑中介”开始冒头,打着提供海外就医服务的幌子疯狂敛财,为患者健康及行业长远发展埋下隐患。

近日,湖南株洲市破获的一起海外就医诈骗案件轰动全国。据新华社报道,涉事中介机构以免费旅游为名号,引诱多人赴马来西亚某医院进行免费体检。在接受该医院接受专家会诊后,“权威专家”虚构病情,谎称报告显示体检者患乳腺癌的概率高达90%,其中一名受害者马某在该医院共花费62.5万元医药费。

经初步核实,该案涉及全国26个省份,受害人达1700多人,部分受害人损失近百万元人民币。

据警方透露,“黑中介” 往往将有经济实力、注重身体保养、文化水平低、不懂英语的人群作为重点诈骗对象,将其带至国外没有合法资质的“治疗中心”及“知名医院”接受“检查治疗”,以此骗取钱财。此类诈骗机构还呈现出公司化运营的趋势,设有外联部、医疗部、财务部、企宣部等部门,组织结构严密。

此外,海外就医中介机构提供虚假信息、利用夸大宣传欺骗消费者、收费标准畸高、甚至伪造患者病历等乱象也逐渐浮出水面。令人痛心的是,由于医疗行为的发生地和患者居住地分属不同国家,各国法律体系存在差异,一旦患者在医疗过程中出现意外,将面临取证难、维权难等困境。

业内人士还指出,按照正规程序,患者到海外就医需要由医疗中介机构代表游客与国外医疗机构签订协议才能实现。然而,一些中介公司并未与国外医疗机构签订任何协议,一旦出现问题或事故,消费者将难以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与此同时,在收费标准上,目前行业内也缺乏统一规范。以国内医疗旅游中介公司收取的海外就医中介费为例,共包括病历翻译、海外挂号、医疗行程制定、治疗方案翻译费用等,报价从数十万至数百万不等,由于各机构报价标准不一,便易引发恶性市场竞争,并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规范缺失是阻碍整个行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管中心副研究员罗昊宇指出,与发到国家相比,我国的海外医疗行业起步较晚,依处于粗放式增长阶段,患者必须提高警惕和辨别能力,相关部门也亟需尽快出台管理办法,积极引导行业迈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另一方面,患者也应结合自身情况理性考量,而不是盲目跟风。实际上,并非每个有经济能力的患者都适宜赴海外就医,尤其在疾病严重程度较高、长途跋涉可对健康状况造成进一步威胁的情况下,应谨慎选择。此外,海外顶级医疗机构长达几十天的约诊等待时间,或许会令习惯于“尽快就诊、尽早入院就医”的中国患者感到困惑和不安。加之不同的文化、语言、气候及生活习惯等,也可能对治疗效果和康复产生不利影响。

在海外就医的浪潮中,希望与陷阱并存,如何更好地保障患者权益,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对此罗昊宇建议,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及旅游管理部门应尽快加强对海外就医、海外就医旅游等方面的引导和监管,帮助行业快速、健康发展,早日实现国民“大健康”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