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AI资管新变革,金融创新如何重振与突围?

文 | 郭彦巧 视频 | 刘阳 钟诚  

2019年06月14日 15:42  

本文3976字,约6分钟

经历过2018年的洗礼,如今的金融行业站在了全新的十字路口,迎接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也亟待重振与突围。

一方面,监管新规落地一周年之后,野蛮生长的新金融行业逐渐趋于规范和理性。另一方面,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各种新技术作用下,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金融市场得到极大丰富,金融行业也迎来新的变革。

金融变革不被行业范围所限制,它的传播之热、覆盖之广,也更是因为其担当着国家改革的重头戏。“金融供给侧改革”在今年2月底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首次提出,会议提出并强调: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在距今提出改革目标并具体部署的3个多月里,各界对其的讨论愈加深入,关于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内涵亦不断被深化理解与诠释。包括如何促进与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如何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如何在金融供给侧改革中同步扩大金融业开放态势和充分竞争,以及如何在改革的统筹配套和协调配合中做好稳妥平衡。

那么,基于金融改革开放的大背景,在新经济周期以及行业变革之中,新金融领域当前会有怎样的变化和趋势?以AI智能驱动为主导的一批新技术,将会如何重塑金融未来?与此同时,AI在资管行业的运用,最亟待解决的就是金融监管问题。当人工智能与资管行业深度融合之际,监管层面如何能跟上节奏?毋庸置疑,“AI+金融”是资管行业的未来,然而,放眼中国市场,资管行业最为成熟的美国已有头部资管公司开始布局中国这一新的赛道,那么中国本土资管行业企业如何才能实现“弯道超车”,找到自己的立足硬核与发展优势?

近期,因势而变,智创未来”为主题的铂诺四周年庆典暨AI资管新时代高峰论坛上,铂诺董事长简毅作为主持人和点评人,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中国贸促委云南省分会会长、云南省政府金融办原主任刘光溪,围绕“新金融与资产管理行业未来”等上述热点问题,展开了精彩的三人圆桌访谈对话,《财经》V课特别录制与播出。

拥抱数字化技术,推动金融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阶段。中国贸促委云南省委主任刘光溪指出,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三大核心要素:制度、土地、金融体系。

常言道,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因此,他认为,金融供给侧改革是当下最紧缺、最迫切的一个要素。

“具体而言,由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转向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才能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中国不缺大金融机构,最缺乏的是与小微企业匹配、与县域乡镇经济发展相吻合的小微金融机构。”刘光溪说道。

铂诺董事长简毅问道,按照以往经验和目前市情做沙盘推演,如何预测与分析中国未来在新金融领域会有怎样的趋势与变化,尤其是对资管行业的变化与影响。

刘光溪提到,新金融一定是在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租赁等五大传统金融板块以外,开疆拓土新生长和培育出来的金融组织。但是,要实现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和金融服务体系,也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在能尽快见效的板块率先发起和改善,形成“短平快”的协同效应。他认为,按市场化的目标,以小微化的实现路径和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会逐步得到实现。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著名经济学者王忠民在会上,给予这一问题回应的关键词是“数字化转型”,以及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刚需满足和必要性、迫切性。他认为包括通过算法、云服务、云计算进行数据精准处理,尤其包括信用体系数据的构建和产业化落地逻辑,将会对中国资管行业带来重大影响,甚至是变革。时至今日,一些案例正在中国的市场上悄然发生。

在当天会议的主题演讲环节上,王忠民以《数字化时代的产业逻辑》为主题,以铂诺计算发布的智能投研产品Arno大脑为例,从数字化、金融化、场景化角度做出解读分析,并指出人类历史发展至今曾有的三次大飞跃:发明语言,金融制度的出现,以及金融业的数据化衍生。

当下,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整个社会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风生水起,而金融行业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天然场景可以说是此次转型的引领者。

王忠民认为,目前我们已经身处数字化转型的大潮,应该把体制改革和数字化结合起来,共同推动供给侧改革,尤其是金融供给侧改革。

他进一步说到,如果把金融行业用云服务进行数据化处理,将会对中国资管行业的变革形成巨大的推动力量,也会对监管形成强有力的保障力量。“以市场上出现的P2P暴雷为例,如果在行业建立之初,便将所有平台方、信用方、借贷方等全流程信息进行数据处理,保留所有图像、语音,使其全流程可追寻、可留痕,将能一定程度地预防和避免发生跑路、暴雷等问题。”王忠民说。

“所以,将体制改革和数字化逻辑合二为一,才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命门所在。”王忠民总结到。

作为行业从业者,简毅表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新金融领域的不断创新,更需要从业者和监管层共同的努力。

据介绍,铂诺作为一家以AI驱动的资管公司,其旗下铂诺计算在此次大会上发布了智能投研新产品——Arno大脑,这是一款旨在运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对信息进行高效处理,从而将基金经理的“高光时刻”不断进行优化、保持和提高的智能投研产品。“在金融供给侧改革以及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铂诺是以实际行动明证自己不会在这场潮头涌流的变革中缺席,”简毅说。

在王忠民看来,数字化金融在过去不断成就和刷新一些历史,比如移动支付,比如智能投顾,从未来而言,“全新的数字化逻辑一旦落地就会不可收拾,铺天盖地”,他始终强调的一个观点是:这个时代每天都在爆发着数字化机会,看你抓住了没有?你的成败,取决于是否用数字化的逻辑,在金融创新服务领域中拓展出了全新的空间,并且守住了护城河?

守住信用与风控底线,寻求最大化的金融创新突破

如今,中国经济发展开启新周期。在金融领域,自监管新规落地以来,各方面政策不断完善,金融行业走上了更加规范发展和理性前行的道路。经历了成长与蜕变的新金融,尤其是积极拥抱新金融的机构而言,迎来了一个最好的时代。

王忠民、刘光溪均认为,这个时代有很大创新空间,正在爆发各种机遇。金融创新是逐步突破的,也是持续进行的。

久负盛名的国际经济学家、创新理论大师熊彼特有一种观点,他认为创新包含了两方面涵义,一是为投入产品赋予了新的涵义,其二是同一投入产品经“创新”后的生产率显著得到提高。类比此种道理,对于金融创新而言,也同样需要具备“对既有金融体制有所改变和撼动”和“衍生、并且增加了新的金融工具”的双重涵义。

然而,金融创新在中国虽然讨论较多,但也不乏开放式的争议与讨论。金融创新是极为必要的,但一个更为迫切的问题是,如何评测和判断一种金融创新的或好或坏?学界内,一种共识性的观点认为,好的金融创新,既满足了实体经济的合理需求与增长发展,产生同济共生的果效,又同时在最为重要的“生命线”指标上达到风险可控和合规。

众所周知,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对于这一话题,作为在金融行业摸爬滚打十余年的老兵,主持人简毅在现场代表当前践行金融创新的企业群体提出了一个疑问:在创新路上,如何才能成为改革的先锋,因其传世的“作品”和产品之伟大,被后人致敬,而不是创新失败甚至误入歧途?

王忠民对此给出的观点中,有一个重要关键词是“信用”。他认为金融创新的出发点一定要基于信用逻辑。基于信用的创新才是真实的金融、真实的工具,金融的两端才会成为共同的受益者。”

将信用逻辑作为金融创新的出发点,这也是在激烈行业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因素之一。

无论在发展规模上还是商业文化基因积淀上,国内金融机构都与国际巨头存在着差距。面对着如今贝莱德、瑞银等国际金融巨头在国内市场的冲击,“只有严格遵守金融信用和法律法规,才有可能站稳脚跟,赢得未来。”王忠民如是说到,创新是手段、途径和策略,金融信用和合规性则是长治久安之计。换言之,创新意味着“跑多快”,而合规性与信用体系则直接决定了“跑多远”。

他进一步解释称,国际金融机构一般都基于金融工具制度化场景下的应用,以及制度化场景中的商业逻辑,并将其全部数据化,设计成头部产品,因此一旦进入中国市场,便会超过国内的传统金融机构。

不过,王忠民亦表示,国内金融机构仍存在巨大市场机会,这个机会在于国内市场的“折叠”

“中国所有金融市场都是垂直分割的,如果从最早的分割市场中找到可以穿透的东西,你的市场就形成了。”

王忠民举例:“以资管行业为例,中国过去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市场也被折叠成两个市场,纯市场化的和体制内的市场,最能挣钱的人是可以把这两个市场打通的。”王忠民表示,这就是折叠。

简毅最后总结说,中国的资管机构,首先要在市场透明度和法律合规性上形成清醒的认识,然后抓住中国金融折叠市场的特情机会,以此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

整个金融业正在经历新技术和新思维的重塑,对于身处改革大潮的众企业机构而言,这不仅是一场追逐赛,更是一场淘汰赛。只有在法律监管下,以信用为出发点,不断拥抱新技术,才能在这个赛道上走得更远,坚持的更为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