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配置多元化,投资的唯一“免费午餐”

2020年01月08日 16:23  

本文4011字,约6分钟

多元化资产配置和投资组合的再平衡,可实现同一预期收益下更低的风险,或同一风险水平下更高的收益。

回望2019年的资产管理市场,银行理财打破刚兑,货币基金收益持续走低,常规“高收益产品”辉煌不再,理财市场逐渐挥别“造富”神话,唱响“稳”字主旋律。

明年,世界经济仍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对于投资者来说,要想在时代大潮中把握方向、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进行多元化资产配置是一个明智选择。

最好的资产配置,必然着眼于全市场

何谓多元化资产配置?通俗来讲,就是“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传统投资模式往往更加集中、单一,而多元化资产配置,则会根据个人或家庭的投资需求,将资金分配在不同的资产类别之间。

按类别来划分,“资产”包含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两大类。其中,实物资产创造财富,而金融资产通常代表对财富的索取权,其收益最终来源于所对应的实物资产。实物资产主要包括房地产(住房、商业地产、厂房等)、耐用品、机器设备、和存货等。金融资产主要包括权益类资产(股票、共同基金)和固定收益类资产(现金、债券、贷款)等。

过去,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普通偏低,能够想到的投资方式也只有“把钱存进银行”或“买房”。

截至2015年底,中国居民的个人资产达到37万亿美元(约260万亿人民币,单房地产一项就占去21万亿美元(约150万亿人民币),高达资产总额的57%。银行存款和以现金收益为主的银行理财达10.6万亿美元(约74万亿人民币),占资产总额的29%。2018年的调查报告也显示,居民家庭的金融资产分布依然集中于现金、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占比高达88%,接近九成。

但随着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和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这种以固定资产和现金为主的资产配置方式势必发生改变。进行多元化的资产配置,有望成为中国家庭特别是中产、高净值家庭未来的“刚需”。

以美国为例,其在二战之后经济迎来高速发展,人均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居民的资产配置也由最开始以房地产、股票、现金为主的配置向更多元化的方向演进。比如,养老和保险在美国居民资产中的比重,从上世纪50年代的8%上升到近几年23%的水平,与房地产的配置比例旗鼓相当。

据摩根大通报告,截至2018年底,美国家庭总资产超过120万亿美元。其中的配置结构约为:24%在房地产、21%在养老金、40%在其他金融资产,9%在存款。其中,金融资产主要是共同基金(尤其是股票型基金)。

另一份数据调查也显示,全球富豪的资产配置主要构成比例分别是:美国股票(18%)、对冲基金(18%)、全球股票(14%)、私募基金(10%)、应纳税债(10%)、地方债(7%)、现金(7%)、不动产(6%)、大宗商品(5%)、风险资本(2%)、直接投资(2%)、其他配置(1%)。

资产配置为何要多元?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里·马科维茨(Harry M. Markowitz)的一句名言是:“资产配置多元化,是投资的唯一免费午餐。”

马科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告诉我们,通过分散投资,可以实现同一预期收益下更低的风险,或同一风险水平下更高的收益。最好的资产配置,必然是着眼于全市场的。

相对于单一资产类型的投资,通过对不同类型的资产进行配置,投资者能够有效对抗通货膨胀对所持财富购买力的侵蚀。近年来,困扰美国社会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工资涨了,但居民却没有“富”起来?其实原因很简单,工资的涨速没有跑赢物价上涨。

巴伦周刊指出,自1970年以来,美国人的平均时薪和福利增长率需要比通货膨胀率高出大约80%,才能与同期生产率增长基本一致。然而事实上,薪水的涨幅低于通货膨胀率,这意味着工资“不涨反降”。因此,如果不把钱拿去进行多渠道投资,财富就会在无形中一天天、一点点地流失。

资产配置还能解决持有单一资产时所面临的大幅度价格波动风险,并带来良好的投资表现。以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的美国市场为例,在2007年到2010年这3年金融危机的高峰期,美国房地产均价大体下跌了20%左右。这使财富主要集中于地产的中产阶级平均资产缩水39.8%,而同期进行多元化资产配置的富裕家庭,却在这3年中财富平均增长了2%。

分散的投资可以实现不同产业投资之间的跨界转换,对冲产业投资所面临的未知风险。此外,它还能为传统的实物投资渠道提供补充,满足投资者对资产组合流动性的需求,使整体配置更加合理。

长期财富增值,需掌握“再平衡”策略

在资产配置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投资策略。

被专业投资者誉为“机构投资教父”的耶鲁大学捐赠基金奠基人大卫·斯文森(David Swensen)曾经说过:“不要尝试任何花哨的东西。坚持简单的多元化组合,保持较低的管理费用,定期对组合中的资产配比进行再平衡,以保持你的资产分配符合长期目标。”

“再平衡”是投资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动态管理环节,它指的是在组合管理中对资产权重进行及时调整,使各类资产基本维持在目标基准附近。在定制好战略资产配置(SAA)或战术资产配置策略(TAA)之后,组合的运行会使其中的资产配置比例发生不断变化,而“再平衡”则是一个不断修正、使之维持资产配置目标的重要环节,其本质就是“低买高卖”。

“再平衡”机制的基本步骤包括:

首先,制定“再平衡”规则,设置合理的“再平衡”频率或者阈值;其次,将资产配比调整至长期目标水平,持有资产并监测组合表现和权重变化;而后,当“再平衡”条件被触发时,评估当下市场环境、流动性等因素,在权衡偏离风险和交易成本后决定具体的“再平衡”操作;“再平衡”的具体实现通常是优先使用现金来买入低配资产,未完成的部分再卖出高配、买入低配,或利用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

常见的资产配置“再平衡”策略包括时间周期“再平衡”和波动区间“再平衡”。时间周期“再平衡”策略是指按照一定时间频率进行资产配置“再平衡”,如按年、季度、月份进行“再平衡”。波动区间“再平衡”则是明确各类资产在基金中占比的合理波动范围,当资产占比在波动区间之内时,不进行资产配置“再平衡”,而当比例突破波动区间上下限时,再进行“再平衡”操作。

确定最优“再平衡”时间周期和波动区间的方法,主要是运用历史数据、比较不同波动区间和不同时间频率下的组合收益,从而寻找最优波动幅度和最佳的“再平衡”周期。

以某投资组合为例,其各项资产的占比分别为:股票27%,国债45%,金融债16%,企业债10%。通过观测可得,按1年到1年半频率进行再平衡的效果相对较好,这样操作后组合收益果然从83%提升至180%。

实践表明,“再平衡”对于降低组合波动、提高组合的夏普比率(基金绩效评价标准化指标)均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它能有效提高投资者实现长期回报率目标的概率,还可改善投资者对投资过程的关注、监控和整体参与。

然而,在使用“再平衡”策略的实际过程中,投资者也需要规避一些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将资产类型和股票市场混淆,在“不该再平衡的地方瞎平衡”。举例而言,某人的资产配比是:55%的政府债券,5%的公司债券,7.5%的房地产信托和32.5%的股票。在股票这一资产类别下,市场分布大概如下:51%的美国市场,3%的加拿大股市,17%的欧盟股市,7.8%的日本股市等。

这时,“再平衡”策略应仅局限于同一个资产类别内。在不同股票市场之间,投资者不宜进行“再平衡”操作,因为世界股票市场并没有所谓的“均值回归规律”。

在1990年左右,日本占据全世界股市市值的46%,而美国的占比只有约25%左右。但到了2017年,世界股票市场市值分布发生剧变——日本股市市值大幅度缩水,从46%下降到了7.8%,而同期美国股市的市值由25%上升到51%。

如果投资者在这个过程中进行资产的“再平衡”,就需要不断加购日本股票、卖出美国股票,以将投资组合恢复到“日本股票占46%”的初始配置。但这种错误的“再平衡”,无疑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财富损失。

第二个常见的误区是交易过度。一些投资者出于对“再平衡”的推崇甚至迷信,而在自己的投资组合中频繁进行该操作。殊不知,每一次将投资组合恢复到目标配置,都需要付出各种交易成本,包括佣金、摩擦成本等。在扣除相关费用后,投资者的回报率往往会受到拖累,其效果有时甚至不如“什么都没做”。 

因此,投资者在制定“再平衡”策略时,需保持“张弛有度”——在控制“再平衡”频率、交易成本以及保持投资组合的多元分散和提高投资回报之间,找到一个巧妙的“平衡”点。只有这样,才能将“再平衡”的价值发挥到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