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内循环为主体,如何加快扩内需

《财经》杂志   

2020年06月01日 07:09  

本文1643字,约2分钟

全国“两会”召开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看望政协委员时指出: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此一命题的推出,给中国的企业界和各级政府提出了新的任务。

当前国际环境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能够更好地保障中国经济安全,意义和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自然要立足于扩大内需,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拓展经济发展空间。这需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推进相关改革,并更好促进供需两端的衔接。

近年来,这方面的工作也一直在推进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2008年以后,电子商务及与其相配套的物流体系,对陷入外需不足的中国外向型制造业产能起到了关键的救赎作用。如果没有电子商务平台对市场需求的全方位激活和精准匹配,这些过剩的外向型产能如何消化是难以想象的。尤其是那些贴牌和代工厂家,仅仅打广告、推品牌、进入卖场和物流等方面的成本就不堪承受。

电子商务平台和物流公司对全国市场一体化的促进作用也不可小觑,要知道当时人们特别担心国内市场的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对物畅其流造成的阻碍,会对内需的启动产生瓶颈效应。这种市场一体化的作用还解决了困扰农业多年的与市场有效对接的问题。

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和包括冷链等技术在内的现代物流体系的发展,中国农民终于在龙头公司带领下不甚理想的规模化和小农经济碎片化高风险的经营模式之外,觅得相对高效且自主的进入市场之道,并使得外部资本对专业化农产品的生产兴趣大增。如今除了物资的流通外,高效的互联网平台还便利了乡村旅游资源的整合,使之能够成为全国大文旅资源体系的一部分,其对弥合城乡差距,便利城乡资源对流所发挥的作用可谓厥功至伟。

电子商务和物流体系的高效离不开前期高铁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巨大投入,反过来互联网经济也大大提升了这些天量基础设施投资的回收效率,这其中既包括物流,也包括因互联网平台激发的人员流动。而与之相关的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发展,更是盘活了很多几近荒废的制造业园区,而各种物流仓储设施的发展在盘活既有地产资源的同时,也产生了人员和生活设施的群聚效应,进而提供了一种新型城镇化的可能。

除了电子商务平台对存量产能的盘活之外,各种共享经济平台对于各种存量资产和服务的盘活也发挥了此前意想不到的功能,不仅提高了存量产能和资产的利用效率,还提供了相当多的生产和生活型服务业就业岗位,对驱动中国经济转型和缓解转型阵痛发挥了令人欣喜的作用。

当前面对中央明确提出的“以内循环为主体”的要求,需要在互联网平台经济勃兴的基础上打造内需导向的产业生态系统的升级版。经济学者何帆等人通过调研发现,互联网平台公司能够与合作企业建立明确的激励机制,在促进出口企业转向内销时会发挥很大的作用。但其弊端在于,由于平台公司在数据和渠道层面具有明显的相对优势,它们对企业的支持往往会集中体现在相关领域,而忽视整个产业生态的其他因素。但渠道问题只是制约出口企业转向内需的一个因素。如何协调产业和企业间的供应关系、如何帮助企业在终端市场培育品牌效应,是产业生态基础设施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需要市场投入和各级政府的新型产业政策及新基建投资发挥合力。

在经济学者肖立晟等人看来,站在未来经济转型升级的角度,应该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和需求对新老基建进行不同的选择和侧重。如今中国应仍处于“新基建”发展的初级阶段,未来东部地区随着经济模式转型升级,应逐步放缓“铁公机”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而“新基建”中的不足之处应与全球最高水平看齐并实现超越。

而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应在跟随“新基建”步伐的同时,关键要补足与东部地区传统基建之间的差距,提升基础设施使用效率。尤其是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的的基础设施补短板,吸引人口、人才回流,为下一步跟进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