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A股“晴转阴”,上午指数集体走高,午后遭遇跳水,部分一头雾水的投资者们不禁疑问,今天A股究竟发生了什么?
分析人士认为,扰动因素主要来自海外。北京时间6月11日,美联储最新决议表示,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在0-0.25%,同时预计将维持零利率政策至2022年底。此外,美联储预计2020年美国实际GDP增速中值为-6.5%,上调了对近三年失业率的预测。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仍然是市场关注的焦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讲话中提到,第二波疫情可能会严重损害信心。此次表态结合美国最新确诊病例数据不断攀升,对连日回升的风险偏好带来冲击,标普500股指期货出现大跌。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表示:“美联储目前仍将疫情视为短期扰动,对于中长期预估基本保持不变,但现实情况真的这么乐观吗?”
A股近期走势平稳,上证指数在6月初突破2900点,创业板指涨幅相对领先,逐渐逼近2020年开始后高点,今天的回调也更小。
摩投资本董事长张倩倩对《财经》记者表示:“从三月到现在创业板备受资金追捧和关注,从当前来看,无论后市创业板能否再创新高,这个位置发生大震荡的概率是很高的。”
融通创业板指基金经理蔡志伟向《财经》记者表示,在中国开启科技创新周期的背景下,当前我们或正踏上创业板历史上第二轮牛市。
A股午后跳水
6月11日,三大指数低开。上证指数开盘一度下跌0.35%,但随后强势上涨,午盘沪指收于0.21%;深证成指亦是在低开后一路震荡上行,截至午盘,深证成指上涨0.50%;中小指数午盘上涨幅度也达到了0.85%;近几日表现强势的创业板午盘收盘涨幅达到了1.40%。
但是,形势在午后开始急转直下。上证指数、深证成指率先翻绿,且一路下行。盘中,沪指跌幅达到了1.06%,深证成指的跌幅也达到了1.35%。随后,坚挺的创业板也开始跳水。临近收盘,各大指数跌幅有所收盘。沪指最终报收2920.90点,下跌0.78%,深证成指0.81%,创业板下跌0.29%。
盘面上,汽车板块以1.15%的涨幅领涨大盘。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计算机、有色金属等涨幅居前。农林牧渔下跌3.01%,跌幅居首。食品饮料、家电、建材等跌幅居前。
北向资金依然保持着净流入,不过净流入规模有所减缓。11日,北向资金净流入13.90亿元,其中深股通净流入26.89亿元,沪股通净流入-12.99亿元。
针对午盘A股的突然大跌,业内人士分析,是由于受到外围市场影响以及恐慌盘抛售所造成。
截至发稿,外围市场一片惨淡。恒生指数跌约1.9%,日经225指数下跌2.82%,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2.31%,富时意大利MIB下跌2.36%。
另一方面,恐慌盘的抛售也加剧大盘的下跌。“中小创临近前期高点,获利盘丰厚,有巨大的回吐需求,对盘面形成抛压,这背后是投资者阶段性恐慌情绪。”丹阳投资董事长、首席投资官康水跃表示。
尽管A股短期会有震荡,但是并没有改变机构的乐观看法。“中长期来看,我们对A股还是比较看好,但是短期内依然存在调整或震荡风险。”张倩倩表示。
汇丰晋信中小盘基金基金经理刘哲华也向《财经》记者表示,随着更多外资的战略性配置,A股投资者也有望获得更多的收益。
融通创业板指基金经理蔡志伟表示,A股市场当前或处于历史上第六轮牛市当中,虽然新冠疫情对经济造成阶段性冲击,但中长期而言,并不改变市场以科技成长为主线的牛市趋势。
创业板新牛市?
在各大指数下跌中,创业板跌幅最小。实际上,今年以来,创业板的表现就领跑市场。从3月23日今年的最低点至今创业板已经反弹幅度达到了14.65%,而同期上证指数与深证成指的涨幅分别是6.38%与10.77%。
一系列强势表现之下,市场有观点认为,创业板已开启了技术性牛市。“创业板目前处于牛市途中”。君弘投资董事长肖猛告诉《财经》记者。
蔡志伟向《财经》记者表示,一般而言,指数从阶段性最低点向上涨幅达20%可称为指数的技术性牛市。因此,从技术的角度来看,认同创业板指已进入技术性牛市。但是技术性牛市与真正的大牛市是有本质区别的。
汇丰晋信中小盘基金基金经理刘哲华向《财经》记者表示,我们在年初的时点确实更加看好创业板的投资机会,但我们并不完全同意“技术型牛市”这一叫法。“创业板的表现有着内在逻辑,体现的是一种结构性行情。”
富荣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监邓宇翔也认为,从目前创业板成交量看,说创业板开启牛市行情还言之过早。
“指数级的大牛市是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但是其背后的核心驱动因素必然是基本面盈利驱动的。判断一轮技术性牛市最终能否走出大牛市,需要多维度综合分析。从我们的分析框架来看,经历4年的调整,我们认为当前创业板指或将开启历史上第二轮大牛市。”蔡志伟表示,新冠疫情虽然造成短期冲击,但可能不会改变创业板中长期牛市趋势。
邓宇翔也表示,对于接下来的行情走势,虽然国外有一些短期扰动,但目前显示国内经济韧性较足,且预计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大概率8月正式落地将提振市场风险偏好,这些因素都有助于支撑创业板后期走势。因此维持指数拉锯向上的研判不变。
“对于创业板公司未来的表现相对乐观。”刘哲华指出,因为创业板指超过60%的成分股属于TMT+医药生物行业或板块,这些都是属于国家支持的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与此同时,疫情带来的经济调整中,高科技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也更强。
康水跃亦表示,创业板的行情从长期看,仍然具备很强的上行能力,主要逻辑在于创业板的机构相当合理,创业板都是一些高成长性高投入资本回报率的公司。“不管是高科技,还是医药生物,都在景气周期之中,故而近来走势可观,未来走势仍然值得憧憬。”康水跃向《财经》记者表示。
二八行情分化加剧
从长期来看,各板块都存在机会。即便上半年,各主要指数也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但是总有投资者表示,为什么指数上涨自己手里的股票没涨?为什么涨的都是别人的股票?原因就在于行情的分化,而这种分化的趋势在未来会愈加明显。
从整体上看,创业板与A股上涨个股的比例并不低,但是大多数上涨幅度较小,而实现较大上涨幅度的个股占比并不高。
以创业板为例,自3月23日以来,涨幅超过50%的个股只有45只,占比仅为5.5%。涨幅超过20%的个股只有147只,占比为18%;从全部A股来看,同期涨幅超过20%的也只有682只,占比仅为17.66%。
华安证券策略研究员尹沿技指出,A股正进入分裂的时代:进入2020年A股市场的分裂特征不断加剧,仅不足4成个股涨幅超过A股平均表现。尤其是春节以来,A股“二八分化”特点愈发明显。
“从长周期来看,A股的结构性特征已经不断演变,尤其自2017年结构变化的元年开始,“二八分化”不断加深,并呈现出四大特点,行业间分化,行业内部分化,实质分化,领涨个股正从低估值向高估值,小市值向大市值转变。”尹沿技表示。
张倩倩也指出,未来,无论是创业板还是主板与中小板,都不会出现齐涨齐跌的行情,个股分化会越来越严重,绩优股才会受到市场追捧。汇丰晋信基金经理刘哲华在向记者解释创业板行情的时候就指出,创业板内部也有较大的分化,优质企业的涨幅高于质地较差的公司。
“A股的机会是高度分化的,大公司可能不会比小而美的公司好太多,在A股趋于牛市的背景下,小而美公司的机会也会更大。”康水跃认为。
在具体行业配置上,刘哲华表示,倾向于长期看好IDC(互联网数据中心)、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创新药/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同时也会积极在传统行业中寻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细分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