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优化上证综指编制方法,科创板50指数同步出炉

文 丨《财经》记者 郭楠 张欣培  编辑丨陆玲  

2020年06月19日 21:09  

本文2407字,约3分钟

上证指数编制方法迎来推出近30年以来的首次修改,剔除风险警示股票,延长新股计入时间,将使上证综指走得更加平稳。编制方法修改的效果是逐渐显现的,可能五年、十年之后回过头来看才能观察到效果

推出近30年的上证指数,即将迎来编制方案首次修改。

6月19日,上交所发布《关于修订上证综合指数编制方案的公告》,自7月22日起,新的上证综指编制方法即将正式采用,主要修改包括:剔除风险警示股票,延长新股计入时间,在上证指数正式纳入科创板上市证券,但B股并未剔除。

同时,上交所将正式推出上证科创板50指数。这一“硬科技”属性最强的指数将反应科创板上市证券的市场表现,并进一步丰富投资标的。

上交所表示,上证综合指数将无缝衔接,不会影响指数的连续性。富国基金认为,上证综指优化之后的代表性和弹性可能也会进一步提升。

一位基金公司ETF基金经理对《财经》记者表示:“剔除差股票,延迟新股纳入时间,将使上证综指走得更加平稳,编制方法调整之后将会迎来上涨空间。”

一位市场人士认为,对于指数编制方法的优化能够使沪指短期内上涨的观点纯属误读,修改的效果是逐渐显现的,可能五年、十年之后回过头来看才能观察到效果。

优化“失真”的上证指数

过去一段时间,市场上关于上证指数10年不涨而美股不断创新高的讨论不断出现,运行将近30年的上证指数,其核心编制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如何真实代表经济增长?

富国基金相关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上证指数是一支“纳新但不吐故”的指数,而且由于指数编制的方法,使得指数表现并没有充分反应出中国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

首先,新股的不断纳入,使得A股更多体现为市值的不断上涨而不是上证指数点位的攀升;其次,A股市场是一个散户化特征显著的市场,存在明显的“新股效应”。新股上市之初往往价格偏高、估值较高,一旦新股纳入到上证综指当中,随着“新股”变成“老股”,其估值可能会逐渐回归到行业平均,从而对上证综指产生一定程度的拖累。

而且由于上证综指的成分股涵盖了上交所上市的全部股票组成,其中包括某些亏损的ST股票、*ST股票以及流动性不佳的股票,这也对上证综指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上证综指的成分股中存在一些B股,由于B股目前整体成交活跃度较低,这也影响了上证综指的表现。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朱建弟建议调整上证综指编制方法,提升指数表征作用。全国政协委员、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表示,指数优化是基础性制度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以更好地表征市场变化和服务投资者。

“两会”后,上交所立即做出回应,对上证综合指数的样本空间、选样方法及样本调整等指数编制要素逐一梳理,形成上证综合指数编制修订方,并多次组织召开指数编制修订专题研讨会,建立指数编制专家咨询机制,征询专家意见建议,最终形成上证综合指数编制修订方案。

对于编制方案的调整,上交所也做出了详细解答。

对于延迟新股纳入时间,上交所表示,诸多市场专业人士认为当前上市第11个交易日计入新股不利于上证综合指数的表征准确性与稳定性。一般而言,新股需经历充分的市场定价博弈之后才被赋予计入指数的资格,同时,为保持指数的市场代表性,部分代表性指数会设定大市值新股的快速计入机制。

当前A股市场新股上市初期存在“连续涨停”及高波动现象,因此,上交所决定,将新股计入上证综合指数的时间延迟至上市1年后。考虑到大市值新股价格稳定所需时间总体短于小市值新股,为保持上证综合指数的良好代表性,对上市以来日均总市值排名沪市前10位的大市值新股实行上市满3个月后计入。

此外,上证综合指数样本将剔除被实施风险警示(ST、*ST)的股票,截至5月底,上证综合指数样本中包含85只被实施风险警示的股票,合计权重0.6%,剔除后对综合指数定位并无影响。

科创板已经成为沪市的重要组成本分。目前,科创板已平稳运行一年,截至5月底,科创板上市公司达到105家,总市值1.6万亿元。上交所表示,科创板证券的计入不仅可提高上证综合指数的市场代表性,也将进一步提升上证综合指数中科创型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占比,更好反映沪市结构变化。

富国基金表示,上证综指优化之后的代表性和弹性可能也会进一步提升,投资者通过参与上证综指ETF就可以直接布局上交所在资本市场上的发展方向、力争分享经济转型带来的成果。

科创板50指数出炉

与上证综指优化同时推出的,还有上证科创板50成分指数。

上交所公告表示,为及时反映科创板上市证券的表现,为市场提供投资标的和业绩基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将于2020年7月22日收盘后发布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历史行情,7月23日正式发布实时行情。

6月13日,科创板正式运行满一周年。截至5月底,科创板上市公司共105家,总市值1.6万亿元,吸引了一批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挂牌上市。

上交所表示,作为科创板首条指数,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有助于反映科创板上市证券表现,并进一步丰富投资标的。

上述ETF基金经理表示,会努力争取第一批科创板50指数基金产品发行资格,但目测行业竞争会比较激烈。

上证科创板50指数的编制将以2019年12月 31日为基日,基点为1000 点。样本空间包含科创板上市的股票及红筹企业发行并在科创板上市的存托凭证。

对于新股纳入时间,上交所表示,考虑到科创板客观发展情况及制度特点,现阶段新股上市满6个月后纳入样本空间,待科创板上市满12个月的证券达100只-150只后调整为上市满12个月后纳入,另外对大市值公司设置差异化的纳入时间安排。

上交所介绍,经流动性筛选后,以市值指标进行选样,实现对市场的客观表征。采用自由流通股本加权,为避免个股权重过大对指数的影响,设置一定比例的个股权重上限。为适应板块快速发展阶段的特点,及时纳入代表性上市公司,建立季度定期调整机制。

上证科创板50指数样本股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