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银行“破冰”2020银行股IPO,排队期间曾领千万元罚单

《财经》新媒体 涂伟 | 文 蒋诗舟/编辑  

2020年07月17日 12:14  

本文3013字,约4分钟

7月16日,厦门银行顺利通过证监会发审委年内第105次发审会,这是继渤海银行登录港交所后,2020年首家即将在A股上市的银行。

从2017年5月接受上市辅导开始,厦门银行的上市进程业已超过了3年。尴尬的是,在递交上市材料后不久,因业务违规,厦门银行曾收到监管部门千万元级别的罚单。

数据显示,近几年来,厦门银行资产总额增速及营业收入增速等数据出现下滑迹象。不过在信用市场大环境偏差的情况下,厦门银行贷款不良率连续三年出现下降,引起行业的侧目。

另据《财经》新媒体了解,2020年以来,银行股IPO出现明显放缓,除厦门银行外,还有18家银行在排队等待上市,部分银行排队时间超过了2年。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认为,银行要上市,除了证监会,还需经过银保监会,甚至国资委的审批,流程上会比一般的拟上市公司慢一些。但更关键的是,中小银行普遍存在资产质量不透明等问题,这些问题短期内难以得到改善。

厦门银行IPO“破冰”之旅

作为2020年首家IPO破冰的银行股,厦门银行的体量并不算大。2019年年报显示,截至统计期末,厦门银行资产总额为2469亿元,同比增长6.22%。2015年至2018年,厦门银行资产总额增幅分别为34.60%、17.87%、12.61%、9.21%,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

增速下降的,还有厦门银行的年度营业收入。年报数据显示,厦门银行2017年营收由36.86亿元增长至45.09亿元,但同比增速却由2018年的13.57%下滑至2019年的7.73%。

不良贷款率方面,厦门银行2017年至2019年的数据分别为1.38%、1.33%、1.18%。2018年时,国内信用市场陆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上市公司大股东股票质押风险高企,部分信用债开始出现违约。“在大环境偏差的情况下,能将不良率控制住并做到有效降低,实属不易。”一家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厦门银行目前最新招股书信息还停留在2018年。其不良贷款集中度一栏信息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福建华夏众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涉及贷款余额4635万元,位于第四的位置。招股书中,厦门银行将其列为贷款五级分类中的次级。《财经》新媒体通过查询工商信息得知,早在2018年6月21日,福建华夏众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经被吊销营业执照。

一般情况下,按照风险程度,贷款可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后三者为不良贷款。

上述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贷款五级分类的划分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像吊销营业执照、无稳定经营来源的对公客户,我们银行会划分到可疑或损失一类”;一位大型国有银行工作人员也表示,“大概率会划分到损失类”。

有行业观察者分析称,这类资产划分到不良贷款是没有争议的,评定为次级类,也能从侧面反映出一些厦门银行的划分标准。

《财经》新媒体就相关问题向厦门银行进行采访,对方约定7月16日17点前给到回复,截至发稿,未能收到来自对方的相关回复。

回顾厦门银行的上市之路,其实并不算顺利。2017年11月,厦门银行向证监会报送上市申请材料,计划登陆上交所。2个月后,原银监会厦门监管局公布罚单指出,厦门银行因存在票据融资转让接受远期回购协议、同业投资接受第三方金融机构信用担保及票据转贴现业务未按规定面签、用印的违法违规行为,对其处以罚款2450万元,并责令该行对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纪律处分。

另外,2018年时,厦门银行还成为首批25家通过个体网络借贷资金存管测评的存管银行。此后,网贷行业频繁出现暴雷事件,与厦门银行合作过的银湖网、微贷网业已被立案调查。2019年以来,厦门银行加速推出相关的存管业务,已宣布与多家P2P平台终止存管服务。

天眼查信息显示,厦门银行独立董事许泽玮同时还是91金融的董事长。在91金融首页显著位置,也能看到“厦门银行全程资金存管”字样。

据公开资料,厦门银行前身先后为厦门城市合作银行、厦门市商业银行,成立于1996年,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现有注册资本23.75亿元。股权结构方面,厦门银行前三大股东分别是厦门市财政局、富邦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盛达兴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20.21%、19.95%、10.65%。

仍有18家银行排队上市

厦门银行上会的背后,是中小银行艰难的上市排队历程。

2020年上半年,A股IPO市场获得大丰收。普华永道数据显示,上半年合计有119家企业上市、募资总额接近14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4%、131%。但在IPO“放量”的背景下,也有一些行业坐上了冷板凳,银行业就是其一。

相比2019年8家银行成功上市的景象,2020年上半年银行业IPO颗粒无收,节奏出现明显放缓。

除厦门银行外,《财经》新媒体通过整理证监会相关资料得知,目前还有18家银行排队IPO,多以中小银行为主,排队数量创下近一年来的新高。这其中重庆银行、齐鲁银行等9家银行计划登陆上交所,兰州银行、东莞银行、广州农商行等其他9家银行选择了深交所中小板。

审核进度方面,江苏大丰农商行等15家银行状态显示为预先披露更新,湖州银行状态为已反馈,广州银行、重庆三峡银行披露类型为已受理。

一般而言,拟上市的公司进入预先披露更新状态后,下一步即是进行初审会和发审会。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排队上市的18家银行,有16家银行的等待时间已经超过1年,而早在2016年时,浙江绍兴瑞丰农商行、兰州银行就加入了排队。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对《财经》新媒体表示,不同于其他拟上市企业,银行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持牌金融机构,证监会一直持比较审慎的态度。除此之外,银行要上市,还要受到来自银保监会的批准,部分银行另需征得国资委的审批同意。

另外,中小银行普遍存在资产质量不透明的问题,“部分中小银行披露出来的坏账率,其实并不一定是真实的,里面可能存在很多隐形的坏账率,比如说影子银行,还有资管新规所产生的一些资产缩表。”银行如果要上市,一些财报中体现不出来的问题就必须公开透明。

尽管上市过程缓慢,但中小银行通过IPO等方式补充资本金仍是业务发展的刚需,上市筹集的资金可以有效地补充中小银行核心一级资本。此外,监管部门也在鼓励中小银行通过多种渠道来补充净资本。7月11日,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将督促银行切实补充资本,提高风险抵御能力。此前,金融委等监管部门也多次强调,要建立中小银行的资本补充长效机制。

市场亦有观点认为,厦门银行的过会具有标志性意义,代表着监管层对银行业IPO审批节奏的松动,随着政策红利加快释放以及经济形势逐步恢复,下半年可能会迎来一个爆发期。对此,黄大智持有保留意见,“证监会对银行上市的审慎态度并没有改变。而中小银行存在的问题,短期内也难以得到明显的改善。”

厦门银行的过会,是否具备足够的示范效应,从而扩大银行业IPO的缺口,尚需要时间去观察。但对厦门银行自身而言,将来成功上市后,作为公众公司,需要更加透明和专业的信息披露,也需要更为强劲的业绩去支持投资者的信心,挑战也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