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企业天生资产比较弱,没有大量的固定资产可以做抵押,同时这些企业的财报又非常模糊,导致风险非常难预测,这种情况下,我们其实可以利用政府的数据,利用民间的数据。”8月23日,同盾科技联合创始人、合伙人马骏驱在由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财经》和《财经智库》承办的“2020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上如此表示。
同盾科技联合创始人、合伙人 马骏驱
马骏驱表示,目前服务中小微企业存在两个难点问题:第一,银行等金融机构都有自己一整套很固定的产品,但不一定适合这些企业;第二,信息不对称,对企业不了解,导致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对此,马骏驱建议,可以通过政府主导,给科技公司赋能去解决中小微企业难融资的问题。因为政府有很多不同的数据,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科技公司等服务机构了解中小微企业。
以下为马骏驱发言实录:
张燕冬(主持人):我们联想到海尔,海尔自己有青岛银行,也有海尔金控,所以这一部分,比如说中信集团也是央企,包括保利集团,它们中间也有金融成分,您是这个意思。但是我问的是大企业可以派生出资本,中小企业怎么办?所以下面有请马总,是来自同盾科技,产融结合的角度中小企业应该怎么做?
马骏驱:我们是一家杭州的企业,其实在解决中小微的问题,我刚才听到董首席说的,我觉得是产中的融,但实际上我们现在要看的就是对于中小微,特别刚刚杨老师说的,它可能在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可能是比较模糊的,不同阶段的金融需求是非常不一样,不同行业、不同产业里面的需求也非常不一样。
现在我们一般要服务中小微企业的难点在哪里?就是我们实施银行、金融机构都有自己一整套很固定的产品,大家过来看看哪个产品是适合我的,如果没有适合我的,对不起,就没有这样的产品。第二个问题,其实我们过去20年都在尝试解决的,就是我们想服务中小微企业,但是中小微企业特别是融资难、融资贵,为什么?特别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我们想找它,但是对这些企业一点不了解。这些问题在80年代就想解决,最近有一些尝试。最近同盾跟不同的城市,我跟大家报告一下,很希望有机会过来青岛这边,也可以服务大家。为什么呢?我觉得我们假如一条路过去是没有的,怎么样通过政府去主导,科技公司赋能去解决中小微一直很难去融资的问题。
过去来说,我们对企业的了解,除了比方说从供应链的角度,从上下游对它有了解,这是一个办法,但这只是其中一个维度解决了解这些企业,但其实政府有很多不同的数据,是对我们了解这些企业可以帮助很大的。但过去我们政府的数据不能整出来,不能给金融机构增加风险啊,所以有一个模式我们打通的,就是政府去主导,后来我们跟政府一起做,共同运营这些信息,到最后服务金融。我其中一个我们的例子,我们有几个挺好的城市做试点,我们跟它们一起做了一个唐山市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这是一个政府牵头的平台,同盾帮助运营。我们从2019年12月底上线,到现在获得比较大的成功。我给几个数据,截止到上个礼拜,平台一共入驻9400家中小微企业,有54家金融企业入驻这个平台,中间这个平台的撮合,发布了新的金融产品182个,更多新的金融产品可以服务中小微。同时在过去的几个月,从12月底开始,金额超出268亿。我觉得这个尝试其实对于中小微来说,特别在疫情期间,其实帮了好多好多公司。
过去我们不知道怎么去代理它们,我们想帮它们,不知道。但这种不知道,我也说一下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因为其实中小微企业天生资产比较弱,不是说我有很大量的固定资产可以做抵押,其实它们的财报,我们很多时候不能相信,传统的中小微企业财报非常模糊,这种风险非常难预测。这种情况下,我们其实利用政府的数据,利用民间的数据,简单举一个例子,比方说一个制造业其中一个小企业,我们发现这个类型的企业应该用电量在某一个水平,但我们通过电力相关信息发现其实这个企业不是的,所以我们就会风险更理解。分过来我们看它的用电量的时候,对这个企业过去经营有更好的信心,使过去不敢贷款的,现在有了新的贷款的想法,就可以做到了。比如我们在其他一个城市,就是杭州市的余杭区,我们在这个区域里面做了一些试点,这个区的特点大概GDP3000亿左右,但是在杭州是非常非常多的中小微企业,特别是靠近阿里,在那附近有非常多的。
张燕冬:你的总部现在搬到了余杭区?
马骏驱:对,所以我们帮助这个区域做同样的事情,往后撮合的事情,这些银行,他们需要帮助中小微,有新的方法了。整个行业、整个产业有了新的能源,这个产融结合,在中小微的地方,我们觉得这是一种新的方法,而我也衷心希望把这种方法推到更多的地方,现在我们和全国差不多这个水平的城市都在帮它们去想,怎么样做到政府搭台,科技赋能,可以让金融机构帮助到中小微,我向大家报告一下。
张燕冬:结束之前,每个人再说一句话,对金融生态、对产融结合,您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一人说一句话,做一个总结。
马骏驱:相信科技的力量,我们用好的风险控制,把对的钱送到需要的企业手上。
(嘉宾观点据现场发言整理,未经发言人本人确认)